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雲南普洱:8萬人挪出“窮窩窩” 奔向新生活

時間:2020-07-20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臧靈

“如果不搬遷出來,我家現在不可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新房,我和兒子也不可能一個在鎮農村信用社上班,一個在鎮司法所上班。現在家裏除了種植咖啡、茶葉外,再加上我和兒子的務工收入,一年下來有近6萬元的收入,比搬遷前不知好了多少倍。”雲南省墨江縣雅邑鎮座細村軒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村民白志強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普洱市聚焦“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為群眾謀實實在在的福利。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2020年4月底,全市81805人建檔立卡搬遷對象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挪出了“窮窩”,奔向新生活。

搬遷群眾住上暖心房

“以前家裏住的是土基房,漏風又漏雨,進村路是泥巴路,非常不方便。村民主要靠種植稻穀、玉米生活,辛苦一年僅能滿足基本口糧需求,大家都希望搬出那個‘窮窩’。”白志強的願望在2017年實現了。

為改善村民們的生活條件,雅邑鎮將受地質災害影響的座細村軒秀一、二、三村民小組的51戶農戶列為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對象,採取與集鎮規劃建設融為一體的方式建設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多方努力,如今一個集民族特色、河畔風光為一體的美麗新村展現在眼前。

白志強家的變化只是全市8萬餘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一個縮影。為讓搬遷群眾住上暖心房,普洱市聚焦“搬得出”抓建設,成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出臺相關文件,細化落實易地扶貧搬遷決策部署,並建立工作調度週報、月報制度,加強項目日常監管,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對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預警、及時解決。

截至2020年4月底,全市81805人建檔立卡搬遷對象已全部達到脫貧標準,規劃建設的386個集中安置點已全面完成水利、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目標。

搬遷群眾家門口就業

“自從妻子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設立的扶貧車間上班後,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2018年我們家順利脫貧出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提起扶貧車間,瀾滄縣東回鎮東崗村怕令村民小組村民魏軍平讚不絕口。“我是一名退伍士兵,為了照顧父母退伍後回到家鄉。鎮黨委政府了解到我的情況後,讓我到鎮司法所設置的公益性崗位上班,當一名調解員,每個月既能領到固定工資又能照顧家裏,心裏別提有多高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座細村軒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村民白貴品説。

而像魏軍平、白貴品家一樣,受益於扶貧車間及公益性崗位的搬遷農戶在普洱市還有很多很多。

為確保搬遷點群眾既能安居又能樂業,普洱市針對不同安置類型,從傳統産業提質增效、勞動力轉移、配建扶貧車間、適當設置公益性崗位等方面發力,分類推進後續幫扶工作,通過“一戶一策”精準制定産業發展方案、就業(技能)培訓計劃等,確保搬遷群眾就業有門路,增收有希望。

景東彝族自治縣文黑集中安置點村民姜增華便是通過“一戶一策”走上了致富路。姜增華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原來住在距離景東縣城50公里左右的龍街鄉新平村,2019年初才搬到了縣城邊的文黑集中安置點。經過相關部門協助,他在新家附近租了一片地,買了14頭牛搞起養殖業,至2019年底,家裏僅養牛純收入就達3萬元左右。“過去全家的收入1萬多元,搬到新家園和過去相比,收入翻了兩三倍,日子越過越有勁。”姜增華高興地説。

“不僅住上了新房子,而且致富有了新路子,腰包也是一年比一年鼓。”不少易地扶貧搬遷戶表示,如今真正實現了“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足”的雙重轉變。(臧靈/文 王承吉/圖 來源:普洱日報 )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