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雲南紅河縣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從梯田走向世界

時間:2020-06-23來源 : 中國網七彩雲南作者 : 李智英

紅河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多流傳于紅河縣阿扎河鄉東部,主要位於以普春村為中心的幾個哈尼族村落,此區域80年代前自然環境封閉、交通不便,歷史上一直是瓦渣長官的轄域,為單一的民族分佈格局,加之由土司政權長期統治的政治歷史背景,使得外來的異質文化始終未能滲透進普春一帶,獨具一格的“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原生態傳統文化得以系統保存下來。

在1986年紅河州民族音樂整合調查活動中被資深哈尼藝術家吳志明發現。1989年在“世界文化考察團”展演活動中嶄露頭角,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目前正在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栽秧山歌》曲目被雲南藝術學院教授採錄的8個聲部原生形態調式組合,這在採錄過程中極為罕見,故俗稱“八聲部”,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研究價值。目前,慕名而來的國際國內資深人士已採錄到14個聲部,故改稱“多聲部民歌”,且有增加趨勢。

原生態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包括了歌頌勞動、讚美愛情、謳歌山野田園美景等多方面的內容。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普春一帶人凡在16歲以上男女都會唱。

(國家級傳承人陳習娘、車格)

歌唱形式為主唱和幫腔,一般都8人以上,主唱1人,幫腔多人。歌唱時,分為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幫腔2種,如有樂器伴奏,則樂器起奏後主唱再開腔,主唱結束一個段落時,幫腔者先後分聲部進入,形成多聲部的效果。在屋內歌唱時樂器為直笛(拉比)、小三弦(拉核)、三弦小二胡(拉核慈窩),在田間地頭則用野姜葉做成吹管樂器“梅琶”和樹葉為伴奏樂器,伴奏樂器均由民間歌手自己製作。

唱詞結構以開腔用詞、主題唱詞、幫腔用詞三部分構成一個小的基本段落,其音樂形態在歌節結構、調式音列、調式色彩、調式組合與多聲部組成的各方面,都顯示出了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徵。

演唱內容以原生態的《栽秧山歌》(哈尼語譯為“吾處阿茨”)為主體,以《歐樓蘭樓》《情歌》等為附體。

演唱場合多樣化,梯田、山林和村寨都是表演空間,以栽秧時節(每年開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最為普遍和熱鬧,有的地方有專門的歌手在梯田間現場演唱助興,更多的則是栽秧的婦女邊勞動邊即興演唱。

非遺原生態“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深藏哀牢山系腹地,其傳承完全依賴民間歌手,目前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2人(陳習娘、車格)、省級2人(陳俄多、車克三)、州級12人(白牛收、李初角、張陽牛、張陽鬥等),有傳承小組4個、民間藝人80余人,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有組織的管理制度,鄉里一批熱心於保護文化遺産的文化人和民間藝人,自製民族樂器,自主開展文化傳承活動,默默為地方民族文化的堅守傳承作出貢獻,希望在有組織、有計劃的保護下,發展更多有音樂綜合素質的傳承人。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非遺原生態“哈尼族多聲部民歌”與社會生産,尤其是與梯田稻作農耕勞動相伴而生,凝聚著哈尼族的音樂智慧和才能,展現出哈尼族獨特的演唱天賦,是中華民族文化大園林中“獨一無二的”音樂文化瑰寶。

2015年4月25日,在阿扎河鄉普春村委會切龍中寨舉行首屆中國紅河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原生態展演活動,至今已開展了三屆展演活動。並且曾到日本、荷蘭、台灣、香港、北京、上海等多地演出,同時,在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評選活動中榮獲“山花獎”及“中國原生態民歌盛典”活動銀獎,且多次登上CCTV央視頻道,通過熒幕展示在大家面前,一系列的宣傳舉措,引起了國內外音樂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李智英)

(責任編輯:黃俊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