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舒城縣山七鎮:大學生李月兒返鄉記

時間:2019-04-08來源 : 中國網六安作者 : 陳勝 薛禮俊

春意盎然的龍舒大地,清風徐徐,菜花飄香。

在舒城縣山七鎮龐畈村綠油油的蔬菜基地,筆者見到“85後”小夥兒李月兒時,他正蹲在蔬菜大棚裏,仔細查看著的蔬菜根、莖、葉,偶爾站起來接聽電話。

大棚外,一輛輛大卡車依次開來,李月兒貓腰鑽出大棚,指揮著工人把整理好的蔬菜搬上卡車。

“最近的訂單有點多,我的菜都有點供應不上了。另外,鎮上安排我到鄰村開展産業扶貧……”可能覺得讓我們等到現在,小李有點不好意思地對筆者説。

“小李很能幹,幹出了一番事業!”田間地頭上,鄉親們對他讚不絕口。

但想當初,小李剛回來村裏時,大家卻並不看好他。“上了這麼好的大學,那麼好的工作都不要了,還是回到了村裏,能有什麼大名堂?”

村民説的不假。李月兒世代都是農民,他是家族裏唯一的大學生,家裏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大學畢業後,他在南京一家跨國公司上班,年收入十幾萬元,曾是父母的驕傲和鄉親們稱讚的對象。

為什麼要辭職?李月兒説,主要是有一件事深深刺痛了我。他説,2010年那個冬季,他回家了,閒暇時,他幫母親賣菜。那天早晨,他與母親推著幾板車菜來到了菜市場。天氣格外的凜冽,李月兒與母親堅守著。菜販一個一個過來詢問,但他們只是瞟了幾眼也就過去了,或者把價格壓得很低。從早上一直到十點多鐘,只賣出了三十公斤菜不到。

西北風颳起來了,溫度又驟然下降,李月兒和母親凍得瑟瑟發抖。這時一個小販過來了,他把菜翻開看看,嫌這嫌那,不斷的挑刺,最後又要極低的價格收購。母親實在忍無可忍,説,你給個良心價吧,這價格實在不行。沒想到小販竟説,我想要就要,不想要就不要。母親當時又生氣又著急,嘴唇都紫了。

事後,李月兒了解到,類似的情形在村裏很普遍。“農民辛苦種點菜本就不容易,又遇菜難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首先要發展産業,只有規模上去了,打開市場銷路,農民才有話語權,農民才能有錢賺。”李月兒告訴筆者。

就在這一年,25歲的李月兒毅然辭職,回到村裏流轉了土地,當起了菜農,自己多年積累的30多萬元,還有借來的20多萬元,全投了進去。

“當時的壓力非常大,不僅父母反對,親戚朋友也不贊成,認為這是瞎折騰。”李月兒回憶道。

由於不懂技術,加之對市場行情把握不準,種菜的第一年,李月兒果然如大家所料:敗走麥城,不僅成本收不回,還欠下了外債。

“只要有決心、方法對,我就一定能成功。”李月兒説。他一面冷靜分析失敗的教訓,一面多方學習請教,外出考察。憑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不懈努力,第二年,他的蔬菜基地終於扭虧為盈,全年收入達到30多萬元。

李月兒成功了,但他沒有忘記父老鄉親,更沒有忘記自己返鄉創業的初心。他成立了蔬菜專業合作社,統一了種植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義務免費教授大家的種植技藝,並鼓勵大家加入他的合作社,帶領鄉親們“抱團”合力闖市場。

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全鎮有意願、有勞動能力的家庭都興起了蔬菜種植的熱潮,年每人平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

現在的李月兒,沒有了城市生活的嬌氣,每天早早起來,到蔬菜大棚走走看看,看著綠油油、長勢正旺的青菜,他總發出會心的微笑。他説,我要種植、養殖、農家樂一起經營。

“不離土不離鄉,照樣奔小康。”李月兒信心滿懷地説: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願更多的年青人回鄉創業,鄉村振興大有可為。(陳勝 薛禮俊)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