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舒城縣位列全國第17位(全省第2位)。位於大別山東麓的國家級貧困縣舒城縣,2012年財政收入9.7億元,2018年財政收入24.2億元,近15億元的增長,這個數字不算大,關鍵是增長時間只用了6年。了解舒城過去和現在的人都由衷地感嘆:“這幾年舒城變化太大了!”“加速度”中飽含著奮鬥者的努力和追求。
解放思想,讓“務實創新”之翼放飛
歷史上,舒城縣因處於合肥去往桐城、安慶的必經路段,工業和商貿一度繁華,有著“皖西之光”的美譽。直至2002年,舒城縣財政收入躋身安徽十強縣之列。然而,此後十年間,卻跌到全省縣域財政收入排名第43位。
“‘區位優越、交通制約’是現狀、政治生態不優等是主因。”談及發展落後的原因,舒城縣委書記金德元説。
出路在於思路,思路在於思想。舒城的快速發展伴隨著不斷解放思想的過程。2016年2月,舒城縣學習考察團隊相繼趕赴合肥市肥西縣、包河區、新站區、經開區考察。2017年2月,舒城縣黨政考察團分別赴“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學習考察,縣四個班子主要負責人親自率隊。2018年3月,又到重慶市、四川省和河北省、湖南省考察。
解放思想改變的是觀念。舒城縣委書記金德元介紹,在面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舒城縣創造性的通過探索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一大批重點項目。2016年2月27日,基礎設施投資260億元、産業投資1000億元的舒城産業新城項目正式簽約。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這塊熱土隨即書寫了一個個速度:3月14日上午,總投資110億元的舒城産業新城信利平板顯示項目在全國政協禮堂簽約。
2016年7月1日,11家企業集中簽約,合同金額超120億元;同年11月27日,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新型顯示、半導體設備等20個産業項目簽約入駐。
如今,落戶杭埠工業産業園的杭埠電子資訊被列入六安市九大百億級特色産業集群加以培育。
改變觀念決定的是力度。“把風氣搞正,把作風搞實,按規矩辦事,樹舒城形象。”這是高高懸挂在縣城十字路口一個建築物上的大幅標語。“你們就是這樣創建文明縣城的嗎!”曾經,一位考核創建第四屆安徽省文明縣城的領導,面對著標語顯得十分生氣。
雖然“搞”顯得霸氣武斷,但正是在這樣非常規情況下的舉措,彰顯了縣委、政府改變作風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從2013年開始,謀劃了總投資105億元16項重點工程,2014年,全縣確定了39項、總投資269億元的重點項目。針對以往重點工程建設中存在推諉扯皮、敷衍了事、效率低下等問題,縣委、縣政府確定以項目工作為總抓手,按照“重點工作項目化、項目工作責任化”的總體要求,實行“七個一”的工程項目推進機制,即一個工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個合同、一筆經費、一抓到底。一個月一回報,一個季度一調度,一年一總結。自此,該縣按照“七個一”工作機制,一年接著一年幹。
力度決定的是速度。萬佛湖5A級國家旅遊度假區成功申報,“四好農村路”全國先進,2000萬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設立,投資15億元43.15公里環湖馬拉松路建成通行……
2013年以來,舒城縣投入50億元,對境內三條國省幹線公路進行升級改造,全長127公里,形成了31.28公里的縣城外環。舒城縣已經形成以縣城區為中心,分別向合肥、六安、安慶、萬佛湖、三河5處的“一環五射”路網格局,實現“八條通道連合肥”,城市發展通道被打開,為舒城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溢出效應,激活縣域經濟騰飛新動能
舒城毗鄰合肥。面對合肥對周邊越來越明顯的輻射帶動作用,舒城縣“服務合肥、發展舒城、等高對接、全面融入”的戰略定位逐漸清晰,面向合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圍繞合肥抓配套,完善配套引龍頭的精準招商思路,也逐漸成形。
舒城縣瞄準合肥電子資訊産業配套需求,引進了聯寶第一大供應商——安徽勝利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當初其實已經選好了其他的投資地,但還是被舒城人的真誠和幹勁感動了,2013年,我們來這裡的時候,還是遍地的油菜花,2014年再來這裡時候土地已經平整好了,路已經修通了,這讓我們最終下了決心,下一步我們還會在這邊增加投資。”安徽勝利精密製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嘉龍説。
如今,走進杭埠經濟開發區,不僅能看到羽絨輕紡、農副産品深加工等傳統産業,還有一大批以勝利精密、聯科表面處理、中鑫模具、國風塑業、亞盛幕墻為代表的新興産業集群。
根據麥肯錫研究,一個中心城市的發展適應“滿則溢”的道理,中心城市發展到一定階段肯定周邊有幾個衛星城市供它承接轉移。“我們一定要抓住合肥經濟發展的輻射效應。”舒城縣委書記金德元一再強調。
舒城産業新城主動承接合肥中心城區的産業外溢,與合肥現有的裝備製造、積體電路等産業形成“補鏈”,引領合肥南部區域産業發展和經濟崛起。入駐以來,累計簽約工業項目45個。
除新型顯示模組基地項目外,園區內儀佳觸摸屏及3D弧面蓋板項目、鼎峰汽車智慧裝備項目、全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項目、上海精連智慧終端結構件項目等十余家企業正開工建設中。
大項目頻頻落地,也帶動了舒城縣産業結構不斷升級。2018年,舒城縣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增長17%,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長15%,多項指標位居六安全市前列。
2018年2月底,一則“舒城縣經濟開發區進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培育名單”的消息,在六安市舒城縣不少人微信朋友圈中“刷屏”,點讚。
“最近5年,我們共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8個,總投資333.44億元。僅去年就新簽約落戶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38個,總投資103.6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大項目10個”縣招商局局長毛令霞很平靜這樣介紹,而她告訴我們,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
“當前,舒城縣戰略性新興産業基礎已初具形狀。”舒城縣委書記金德元介紹,“舒城縣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已形成了‘三大産業一座新城’(即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和華夏幸福建設的舒城産業新城)的大格局、大框架、大平臺。”
立足實際,特色産業煥來滿園芳菲
“如絲香椿嫩雨前,開後不忍傷牡丹。君若有心戀佳人,闕紅一片轉水灣。”這首《咏轉水灣闕紅香椿》,説的就是是闕店鄉轉水灣村“一村一品”特色産業。
三年前的轉水灣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集體經濟一片空白。近年來,轉水灣村圍繞“一村一品”香椿主導産業,轉變一家一戶粗放式經營模式,發展香椿基地30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五個村種植香椿2000多畝。成功申報香椿有機農産品認證,註冊“闕紅”商標,進行香椿産品深加工通過産超(市)對接、電商銷售等渠道,拓寬行銷市場。新鮮的香椿頭,年産量達到200多噸,“闕紅”香椿醬,年銷售量達10萬瓶,香椿産業作為“一村一品一遊”特色産業,不僅富了一方百姓,同時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轉水灣村是舒城縣大力發展特色産業的一個縮影。舒城縣地貌特徵多樣,“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莊園”。多樣的地形,優越的自然條件,正成為該縣發展産業的最大優勢,徽菊、杭菊、絲瓜、簍瓜、蘆筍、水芹、香椿、山芋、百合、板栗、茶油、綠色蔬果……舒城縣的“一村一品”正成為村民脫貧的有力抓手。
近年來,該縣搶抓機遇,制定出臺了《舒城縣油茶産業發展規劃》,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大戶帶動、政策推動、多措並舉”的發展思路,把油茶産業作為縣域經濟的特色産業、山庫區經濟的支柱産業、林農增收的主導産業來抓。加快構建現代油茶加工體系,形成油茶産業産加銷、貿工農一體化,鼓勵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提高産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引導企業進一步開展新産品、新工藝、新設備研發,延長産業鏈,以油茶深加工的突破帶動産業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全縣油茶面積達30.87萬畝,其中成林面積16萬畝,2009年以來新造油茶14.87萬畝,油茶資源面積位於全省前列,建有全省規模最大、全國知名的德昌油茶良種繁育基地。全縣擁有華銀、新源等油茶精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能力5.6萬噸,2017年實際油茶籽産量1.9萬噸、茶油産量0.55萬噸、産值4.8億元。
此外,該縣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去年,累計接待遊客6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0億元;依託獨特的地理位置,大力發展“舒城小蘭花”茶業,全縣茶園面積7.5萬畝,年産名優茶近千噸,年産值近4億元。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