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社會期待與現實困境

發佈時間: 2014-07-14 14:30:57   |  來源: 中國科學報   |   作者:王卉   |  責任編輯: 君君

 

職業教育:社會期待與現實困境

  核心閱讀

戶籍制度不打破,技工的社會地位不會得到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也不會得到提升;

職業教育要想提高自己的地位,除了高職院校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需要相應的制度保障。

郭建如

鄭也夫

  鄭也夫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就業率直線上升,超過了本科院校。但長期以來,中國的職業教育社會認同度很低,很難招到好生源,學生很少懷著主動、自願的心態入學。

在國家日益重視職業教育的當下,如何更好地提升職業教育的水準和吸引力?

上升通道,未必有預期效果

前不久,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向1103位應屆畢業生授予了“工士學位”證書。校方表示,這是該校探索高職改革的一項試點,目的是使高職生有機會進入學位通道。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這項試點是該校自己的行為,而且其向畢業生頒發的“工士”是榮譽稱號,不代表我國學位序列中已經有了“工士”這一學位。

6月26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強調,新形勢下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要打通職業教育學生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

在珠海市理工職業技術學校校長梁柏健看來,以往職業教育是“斷頭路”,到了高職就斷了,現在明確可以讀研究生,給了大家一個願景,學生就學的渠道更加廣闊,相信會吸引更多孩子來讀職業學校。

但日前,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並不看好這一點:職業學校讀完再去讀碩士博士的,一百個人中有可能沒有一個,這不是給大多數人的希望,只是一小撮特殊的也許是晚熟的學生才有這樣的可能,眼光應該盯著99.9%,不是那千分之一。

“讀了三本都沒多少讀碩,讀職業學校就能讀碩士啦!”鄭也夫説,“不要再製造誤區了,如果特別優秀的話,怎麼著都行,自學成才的數學家是有,比如華羅庚,但有幾個人能學?”

鄭也夫認為,職校不在於畢業了給什麼名號,當然也不是不可以設置一個,但更重要的是提升職業教育的水準,讓學生確實能學一項比較紮實的手藝。


1   2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