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安徽紅色小鎮湯家匯:一個村莊走出25名紅軍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張強 攝
一處處傳統村落、一座座古寺廟、一間間古祠堂都是湯家匯鎮紅色歷史的見證。在這座古鎮裏,有個距今300多年的中國傳統村落——李家老灣,這個村莊曾有25人參加紅軍,被譽為“紅軍村”。
古稀之年的石欲勇在接受記者採訪。 張強攝
湯家匯鎮位於大別山腹地,是安徽省金寨縣的西北門戶,為豫皖兩省的交通要道。大革命時期,湯家匯鎮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度成為豫東南和皖西北紅色革命政權和革命武裝軍事指揮中心。
在“八一”建軍節即將來臨之際,記者近日隨由安徽省中央新聞單位記者站聯合會與安徽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舉辦的“紅色文化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大別山革命老區湯家匯。
安徽金寨縣湯家匯鎮鄂豫皖革命舊址群。 張強攝
安徽金寨縣湯家匯鎮鄂豫皖革命舊址群。 張強攝
1924年,共産黨員詹谷堂來到了筆架山農校,組織周維炯、李梯雲、羅志剛、漆德瑋、漆禹源等12名進步師生,建立了筆架山農校黨小組,後發展為黨支部。
據湯家匯鎮黨委書記邵先成介紹,這是以金寨為中心的鄂豫皖邊區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迄今為止史料顯示中國共産黨在六安市境內建立的第一個黨組織,這批黨員後來成為豫東南、皖西北地區革命鬥爭的核心,並在1929年領導發動了立夏節起義(商南暴動)。
全國僅存的兩所赤色郵政局舊址之一——徐氏祠。 張強攝
全國僅存的兩所赤色郵政局舊址之一——徐氏祠。 張強攝
此後筆架山農校黨支部發展了一批又一批黨員,筆架山農校成為革命火種的熔爐,革命骨幹的搖籃。
邵先成告訴記者,湯家匯鎮是金寨最早爆發革命的地方,曾是豫東南、皖西北道委和道區蘇維埃政府所在地,金寨縣誕生的11支紅軍隊伍,有3支誕生在湯家匯地區,境內遺跡遺存眾多,革命遺址遺存有61處之多,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中共豫東南、皖西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接善寺,赤城縣六區一鄉列寧小學舊址,赤城縣郵政局舊址—徐氏祠,豫鄂皖省委會議、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合編地舊址—胡氏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
公開資料顯示,1934年,紅25軍和28軍在豹跡岩胡氏祠合編成紅25軍,這是長征第一支到達陜北的紅軍隊伍,被譽為長征的先鋒,胡氏祠也因此成為國保單位。
2014年,湯家匯鎮成為安徽省首批紅色小鎮。湯家匯的歷史決定了這裡是紅色革命政權機構設置早、部門全、運轉時間長,有完整的紅色政權道委、道區蘇維埃乃至縣、區、鄉、村五級蘇維埃政府的縱向體系,還有政治保衛局、工會、婦聯、少共委、赤色郵局、槍械局、印刷廠、醫院、報社等部門組成的橫向體系,堪稱一座完整的“蘇維埃城”。
湯家匯鎮現存古跡主要是古寺廟、古戰場、古村落、古橋、古墓等。現存較大較好的傳統村落51處,其中國家級傳統村落3處,省級傳統村落7處;有各類古樹名木205株、古樹群18處,最長的薛山大廟古銀杏樹有1200多年曆史。
近年來,湯家匯鎮以紅色為主題、古色為映襯、綠色為理念,在協調並進推進文化發展的過程中,注重紅、古、綠的有機融合,在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傳統村落保護等工作中,融入紅色文化。
邵先成舉例説到,在豹跡岩美麗鄉村建設中規劃建設鄉村紅色文化大舞臺;在金剛臺國家登山步道建設中,融入金剛臺婦女排、紅軍洞等紅色文化元素,並連續兩年成功舉辦“重走紅軍路”金剛臺登山健身活動。
在突出紅色主題的同時,湯家匯成立特色農業産業聯盟,吸納52個會員,連結種植基地2.3萬畝,養殖畜禽6萬頭只,2016年有11個農特産品獲得有機轉換認證,並規劃建設佔地25畝的特色産業聯盟倉儲加工園區,致力綠色發展。
古稀之年的石欲勇身體不太好,是村裏的貧困戶,記者在鄂豫皖革命舊址群見到他時,他正在打掃路面。平日裏,石欲勇依靠看護著鎮上的3處紅色歷史遺跡來增加收入。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 張強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舊址——豫東南道委、道區蘇維埃政府舊址展館。 張強攝
石欲勇告訴記者,他和老伴養了兩頭豬和五十隻雞,政府每年會根據政策補貼他們家。“一頭豬一年補貼500元,現在加上看護(紅色)遺址,收入比以前多多了。”説話間,石欲勇黝黑的臉上一直挂著笑容。(記者張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