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展示小鎮動態 示範小鎮 政策研究 小鎮對話 産業經濟 品牌産品 節慶活動 旅遊文化

 

人民日報連線評論員:用特色小鎮提升發展品質

發佈時間: 2017-02-21 |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 作者:何鼎鼎 |責任編輯: 君君

對話人:

何鼎鼎 本報評論員

張永貴 浙江日報評論員

何鼎鼎:“特色小鎮”在浙江絕對是個熱詞。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浙江數量排第一;浙江自己也推出了兩批共79個特色小鎮。稍作了解不難發現,“聚集”“特色”其實一直是浙江的符號,30多年塊狀經濟和區域特色産業,差異化發展顯著;300多家上市企業,是各行各業的龍頭企業。可以説,“特色”的骨架一直在那。從戰略意義上講,特色小鎮“特”在哪兒?

張永貴: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是浙江發展特色小鎮的最大初心。傳統塊狀經濟和區域特色産業競爭力在下降,特色小鎮正是要為此破題,讓“浙江製造”向“微笑曲線”兩端爬升,破解供給不足的問題,培育未來發展的新動能,也讓産業、環境、文化、政務等方面形成完整的生態圈,同時,集聚創業者、風投資本、孵化器等高端要素,強化生活功能配套,成為開放共用的新型眾創空間。

何鼎鼎:仔細看,國家層面和浙江的特色小鎮還是略有差別。前者是鎮,後者其實不是鎮,而是嚴格限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的産業發展區域。不過,定義或許有差別,核心還是相同的:必須突出“特色”。

張永貴:特色是小鎮的DNA,關鍵是要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在浙江看來,既然要發展特色小鎮,就要追求“特而強”,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産業,不能百鎮一面、同質競爭;要落實“聚而合”,拒絕大拼盤,圍繞文化內核融合發展,讓人眼前一亮;也要強調“精而美”,實現一鎮一風格,打造出“高顏值”;此外還要“活而新”,尊重市場規律,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政府主要是搭建平臺、提供服務。

何鼎鼎:也就是説,沒有好的産業發展,小鎮就會是空心的。

張永貴:沒錯。排在首位的是産業。沒有産業架梁立柱,發展特色小鎮無異於緣木求魚、敲冰求火。特色小鎮的産業必須最有基礎、最有特色、最具潛力,比如資訊經濟、環保、健康、旅遊、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這也是浙江未來經濟發展的“第一方陣”。惟其如此,特色小鎮才能成為擴大有效投資的新引擎,成為提高發展品質的新樣板,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舞臺,成為傳統産業轉型發展的新載體。

何鼎鼎:特色小鎮從提出之初,就有一張“負面清單”,其中最關鍵的是:特色小鎮不應按著“複製鍵”出來。它不是換招牌,不是生硬規劃的結果,而是有引導的孕育。一旦政府大包大攬、盲目造鎮,不僅會出現資源浪費,更會産生巨大尋租空間,善意也會結出惡果。

張永貴:是啊,蛋糕擺在眼前,總是有人巴望著咬上一口。好在,不是誰想咬就能咬。浙江創建特色小鎮,有一套嚴密完整的評估體系。比如“寬進嚴定”,堅持“嚴格條件、擇優選擇”;不定指標,成熟一批公佈一批,杜絕“穿新鞋走老路”;也拒絕面上平衡,浙江11個地市,並非每個地區都有;不分領域,主要是看小鎮的軟硬實力,只要能成為一個行業的佼佼者就有希望。

何鼎鼎:特色小鎮其實可以理解為一種高品質的生産生活綜合體。發展小鎮,産業、資金不可或缺,但最關鍵的還是“人”。如果説杭州的山南基金小鎮、夢想小鎮的崛起因區位優勢更容易吸引人才,那麼初始條件差一些的地方會不會有發展困境?

張永貴:事在人為。以夢想小鎮為例,剛開始也沒那麼多人,為了“築巢引鳳”,政府實施定制服務和貼心管理,建青年創業社區,吸引了一大批泛大學生群體。現在,有夢想、有激情、有創意,但無資本、無經驗、無支撐的年輕創業者不少,真正有心為他們搭平臺,提供令人嚮往的優美風景、宜居環境和創業氛圍,又何愁人家不來?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在特色小鎮工作與生活,一定是讓人羨慕的生存狀態。

《 人民日報 》(2016年11月28日 05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