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特色小鎮緊盯産業不偏移
因特色産業而生因特色産業而興
浙江:特色小鎮緊盯産業不偏移
編者按:近兩年,特色小鎮建設在國內很多地方開展得如火如荼。其中不少特色鮮明、富有活力。但在有的地方,也出現了一些苗頭性的情況,專家提醒謹防盲目建設導致空殼鎮及房産泡沫等問題。
特色小鎮,發端于浙江。從2015年起步發展至今,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如何?有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教訓?初春,本報記者深入浙江各地進行了調查。
2月10日,農曆正月十四。走進位於嘉善縣大雲鎮的“甜蜜小鎮”,這裡的“年味”獨具特色:寬敞明亮的車間裏,散發著香味的巧克力在流水線上流轉。遊客操作間裏,一群小朋友正在親身體驗蛋糕製作,奶油、可可粉涂得滿手滿臉。旁邊,幾對戀人對著車間背景拍攝婚紗照……
大雲鎮鎮長陸蕓説,以往,工廠僅是生産的地方。現在,“甜蜜小鎮”整合了“巧克力、溫泉、水鄉、花海、農莊、婚慶”等元素,以産業支撐旅遊,以旅遊服務産業。
特色小鎮重在打造適合特色生長的土壤,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且強”
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發地區,30多年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塊狀經濟”:一個區域內,專業化強,産業高度集中。如諸暨的襪業、寧海的模具製造、嵊州的領帶業等。自1997年始,全省88個縣市區中就已有66個形成了塊狀經濟,年産值超過億元的區塊達到306個。
如今,曾經依靠粗放方式發展起來的“塊狀經濟”遭遇了新難題:諸暨的襪業,一雙襪子利潤縮到兩三角錢。往深層次追究,主要是缺乏創新、轉型升級不到位。
如何解決?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據浙江的發展階段、産業特點,提出了特色小鎮建設理念——以産業為導向,通過特色小鎮建設,引領以資訊産業為代表的七大新興産業發展,同時也促進茶葉、絲綢等傳統産業轉型升級。
特色小鎮的定位是:重在打造適合特色生長的土壤,而不是盲目製造特色。每個特色小鎮都必須在規劃時就確定主打産業,只主攻最有基礎、優勢的特色産業,凸顯特色、放大特色,一鎮一業,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且強”,著力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單打冠軍”。
因産業而存在,因産業而興旺,特色小鎮有效地避免了城鎮空殼化。
如何培育“單打冠軍”?
管窺諸暨襪業的變化,可見一斑。在“襪藝小鎮”,但見“智造矽谷”“時尚市集”“眾創空間”三大功能區已經開始運作。最惹眼的當屬投資達5.8億元的“襪業智庫”——紡織襪業研究院、襪業指數發佈中心等機構已入駐運作。在創美公司,一雙新型運動襪擁有4項專利技術;在海潤精工,新研製的智慧襪機可節省用工70%以上……“不少襪廠曾有的設計短板,如今在‘襪藝小鎮’都補齊了。”一位叫張海帆的制襪業老闆説。
龍泉青瓷聞名遐邇,過去處於“散養”狀態,産業做不大。如今咬緊“青瓷文化”這一核心內涵,精心打造青瓷文化創意園、青瓷産業創業園、青瓷商業一條街。去年全年,小鎮農家樂天天爆滿,僅前三季度就接待遊客近40萬人次。
本報記者 王慧敏 方 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