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展示小鎮動態 示範小鎮 政策研究 小鎮對話 産業經濟 品牌産品 節慶活動 旅遊文化

 

福建特色小鎮調研:現代社區和傳統鄉鄰文明統一的“桃花源”

發佈時間: 2017-01-23 |來源: 人民網 |作者: |責任編輯: 君君

  去年夏天,福建泉州聚龍小鎮業主自發組織的清理湖中淤泥的活動。

葉祥霖第一次到聚龍小鎮的時候,他首先注意到了這裡的一句宣傳語:小鎮沒有陌生人。他對這個口號不以為然,心想這不過又是地産商為了賣房所做出的又一個空洞口號。

和葉祥霖有同樣判斷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在最初來到小鎮的時候,都對這裡持有懷疑態度。如今,他們基本都成為了小鎮的居民,並以此為榮,且在不遺餘力地向親友們推薦這個偏居一隅的幸福之地。

聚龍小鎮是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西部黃塘鎮轄下的一個大型社區,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鎮行政單位。近10年的發展之後,聚龍小鎮如今因濃厚的鄰里關係和豐富的社區文化而聞名。

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以“家人”相稱,見面主動問好,看到地上的垃圾會自覺撿起,鄰里之間經常會組織成百上千人的大型宴會,社區內有幾十個興趣社團,也有無人售貨的自助超市……

在小鎮,鄰里之間的熟絡和人們的道德自律給社區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他們也因這種文化張力而倍感幸福。維繫在業主和項目方之間的則是一份文明契約,共同支撐著社區的精神內核。

小鎮的開發和運營商有著更為遠大的抱負,他們希望打造的是一座百年小鎮,打破城市社區內愈發陌生的人際隔閡。

家人

葉祥霖曾在福建一所警察院校任職,因為弟弟的小孩要到聚龍的學校唸書,已經退休的他就成了可以居住在小鎮照看孩子的人,他和老伴就這樣在小鎮買了房住下來。儘管一開始他認為小鎮的口號聽起來像賣房噱頭,但他很快就被小鎮裏的氛圍所感染。

葉祥霖記得,在他到小鎮沒多久,喜歡吃福州家常菜“酒糟竹筍幹”的兩口子就犯了難。他在小鎮裏折騰了一上午也沒買到酒糟。心灰意冷的葉祥霖在業主群裏打趣稱“買不到糟不敢回家”。

很快就有其他業主回了資訊邀他前去拿酒糟,最終那天早上葉祥霖從3位業主那裏拿到了酒糟。這讓葉祥霖和太太真切感受到了那句口號的真諦:小鎮沒有陌生人。

  逢年過節,小鎮會舉辦大型的宴會,每家每戶拿出一道菜,與其他人分享。

有類似經歷的業主還有很多,來自北京的楊陽就是其中之一。

楊陽了解到聚龍小鎮是2014年的時候。當時在北大進修地産板塊的楊陽常常聽到同組的同學提起聚龍小鎮的好,楊陽對此就很疑惑。她在很多國家和城市擁有房産,但聽到對方一直稱讚物業的行為,楊陽不以為然。她問對方,你們是賣房了有提成還是因為家人就是項目開發商?但答案都不是。

去年,楊陽被“忽悠”到聚龍小鎮,她被小鎮的景觀所吸引。更讓她感動的是,當她看到小鎮中的業主見面時互相問候、看到垃圾自覺撿起,無論是小鎮的員工還是業主都自覺維護社區的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的時候,楊陽的心是暖的。

在小鎮,幾乎每個在此居住的業主都會有讓他們感動的故事。在幾天的接觸訪談中,他們有道不完的記憶,最常提到的關鍵詞是“感動”、“感恩”。其中既有業主之間的互助故事,也可能是物業對業主的關懷。

他們彼此以家人相稱,業主之間都很熟絡,經常串門吃飯。物業對各家各戶也都了若指掌,常常在業主之間聯絡感情,物業也經常會被業主拉在家中吃飯。鄰里之間的互助更是常事。

讓汪宗英經常念及的事情是去年春節期間,有一天晚上她80歲的老伴心肌梗塞突發,她匆忙給小鎮物業副主任打了電話,幾分鐘內物業員工就和眾多的業主趕到她家,迅速把老伴送到了惠安的醫院,第二天又送到了晉江。

已經暈厥過去的汪宗英是事後才知道老伴2萬多塊錢的手術費是在場的鄰居和物業員工湊起來墊付的。

在小鎮,付出和分享是最高的幸福,人們交出信任、付出勞動,同時也收穫喜悅。業主們會自發組織幫助周邊的農民,富足的業主會從各地帶來不同的産品在小鎮裏分享,其他的業主則通過付出勞動或分享而獲得快樂。

逢年過節,小鎮會舉辦大型的鄰里宴,來自五湖四海的業主每家每戶都會拿出一道菜,人們聚集在廣場吃飯,規模大的時候甚至達到了3000多人。

而在平時,業主之間則會在家中舉辦小型宴會。如果人數較多,他們則會前往“鄰里情”廚房,它是一個全自助的公共廚房。業主可以在旁邊的菜園採摘新鮮的純天然蔬菜,在廚房自己動手烹飪,這些蔬菜也都是業主自己種植的,事後也需要業主把廚房打掃乾淨。宴會結束後,業主會把費用自覺放入門口的收銀箱,這些費用由業主自己決定放置多少。

公約

小鎮這些年的變化陳小香都看在眼裏。她如今是物業公司的總經理,從2008年入職後一直在小鎮工作至今。最初以銷售身份入職的她甚至不能理解公司開展的培訓活動。

她回憶到,在招聘的時候,公司是明確要求招的人是不能做過房産銷售相關的工作的。他們白天在學習了解鄉鎮已有的規劃情況,晚上則是不斷開會培訓銷售的理念,即小鎮賣房不單單是賣一套房子,更重要的是要給業主一個有溫暖、有愛的家。

“那時候我們先是不大懂,你不就是為了銷售嗎?講得那麼好聽。”陳小香説,那時候他們也就半推半就地學習了,在賣房的時候從來不介紹房子的情況,而是介紹小鎮往後的景觀配套以及將會出現的生活方式。

較早來到小鎮的福建聚龍養生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都還記得,最初的小鎮只不過是一片荒山。擺在他們面前的緊要問題是,如何讓小鎮在開發一兩年後當業主入住時,讓他們感受到在小鎮居住和外面社區的不同。

最開始的著力點就是像陳小香所經歷的那樣,小鎮首先進行內部員工方面的人文建設,培養他們的行為規範以及對小鎮的認知,並讓他們學會把小鎮的理念、所要打造的方向正確傳達給業主。

隨著2010年小鎮迎來了第一批入住的業主,社區的文化建設逐步向鄰里之間的關係、環保以及社區活動而傾斜。公司意識到,如果光靠物業這邊的努力,很難打造社區豐富多彩的文化,重要的是,如何讓業主在其中發揮最主要的作用,物業只是輔助的部分。

小鎮有一份正式的文明公約,每個在此居住的業主都需要簽訂這份約定。比如它的前三條規定:1.我們見面主動微笑問好;2.我們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尊老愛幼;3.我們積極參加小鎮活動,熱心公益,分享快樂。

在小鎮,無論是公司的管理層、員工還是業主,都共同遵守並踐行著文明公約的精神。這裡的人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哪怕是互不認識。這裡有“愛心義工社”這樣的數十個社團,社員涵蓋了業主、管理層和員工,他們以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為理念,發起和倡導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和講座,努力使這裡的每一個人獲得快樂,同時也讓每位居住在這裡的業主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樂趣。

72歲的程秀菊是小鎮中的一位文明督導員,最顯眼的標誌是她手臂上別著的紅袖章,以及胸前挂著的一個塑膠瓶,那是她和老伴每天早晚兩次在社區內撿垃圾時裝垃圾用的。雖然小鎮的業主基本做到了不會亂扔垃圾以及自覺撿拾,但也無法完全避免那些到小鎮參觀的遊客或新入住的業主不會在路上丟棄垃圾。

小鎮中的互助氛圍讓她感動,程秀菊常常感嘆她已經72歲,而不是27歲,那樣的話她將能為社區做更多的貢獻。

最讓業主自豪的這裡的自助商店。店內沒有售貨員,也沒有監控攝像頭,每樣商品上明碼標價,購買時,客人自己取用、自己按照價格把錢放進自助錢箱,自己找零。如果沒有帶錢,可以自己在店中黑板上寫下欠賬,下次自行支付。店內經營的農副産品也大多來自小鎮自己的生態農業莊園。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劉建軍認為聚龍小鎮既有田園式熟人社會的特點,又有現代式公共治理的理念。他將這種現象概括為“制度起點”。

“如果一個社區將居民公約或議事規則在入住前進行討論並制定起來,其日後的治理成本會很低。不同的制度起點決定不同的治理水準與治理品質。”劉建軍説。

  小鎮內的信用良品店沒有售貨員,業主自覺放錢找零。

回歸

這一切緣起于郭無爭對居住社區的不同看法。他是福建聚龍養生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也是小鎮的第一批業主,整天和業主們待在一起的他也被大家稱為“郭老闆”。

早年在西藏做工程生意的郭無爭在2003年時被“拽”回家鄉,希望能為當地做點事情。黃塘鎮過去一直是惠安縣最貧窮的地方。在當地,要嚇唬不聽話的小孩,最簡單的説法就是“把你送到黃塘去”。

回到家鄉後的郭無爭最早創辦了臺商創業基地,主要是為了解決周邊農民的就業問題。當時,聚龍小鎮所在的地方被稱為大寨山,一片荒山野嶺。

為吸引臺商,郭無爭開始規劃居住配套的問題,當地政府也順勢推動,為其申報了文明小鎮的規劃。聚龍小鎮也由此開啟。

聚龍小鎮的開發建設和一般的房地産項目不同。小鎮最開始打造的是大面積的景觀,把水庫改造成了聚龍湖、開鑿登山道、建造景觀大道,修路,修橋,修湖邊棧道,然後才是造房子。

惠安人落葉歸根的習慣也讓郭無爭希望把小鎮打造成一個真正適合生活的社區,一個充滿人情味的溫暖社區。郭無爭想要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他希望回到互助式的熟人社區,大家相互幫忙、相互信任,激發人的善念。

在郭無爭眼中,聚龍小鎮的方向就像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這裡的住宅小區也多以“陶然”、“東籬”等詞彙命名。

聚龍小鎮的最初理念是要“挑戰沒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圈”,此後則具體到諸如“遠親不如近鄰”、“小鎮沒有陌生人”、“最美的風景是文明”等較為切實的口號。

郭無爭是最先踐行這些理念的業主。他每天會在小鎮裏步行,撿起地上的垃圾,發現有損壞的地方立刻叫人維修。

很多業主都對郭無爭自覺撿起垃圾的行為所感動,這些行為也逐漸被業主所接受和模倣,並形成風氣。對小鎮的認同感、歸屬感也由此不斷增加。

小鎮裏的物業有一條最重要的原則,無論業主有什麼事,他們都需要在5分鐘內趕到。在小區裏的電梯或其他的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物業管理人員的電話。這種關係也是相互的,對業主關懷備至的物業工作人員常常得到業主的感激,業主常會念及物業的好,他們也經常會邀請物業人員到家中吃飯,並當成家人一樣對待。

很多時候,業主們有什麼想法或者建議,他們也會直接跟郭老闆溝通,郭老闆聽後,大多都會採納。也因此小鎮的規劃更多時候是從業主的實際需求出發,他們有這些需求後,郭無爭則會安排底下的人員跟進安排。

將聚龍小鎮當成公益項目的郭無爭沒有為小鎮打過廣告,房子的銷售基本來自於業主的口口相傳。

行銷總監周水準説,小鎮的房子有93%的比例是通過“老帶新”實現的,這些銷售都是由業主自發給親友介紹和推薦帶來的。小鎮的行銷費用基本只有一些物料費和一些餐飲費用。

退休教師葉祥霖在小鎮居住沒到1年的時候,已經有4個以前的朋友到小鎮里落戶,成為了他的鄰居。

最早的一批客戶是郭無爭和管理層自己的朋友們,這些人在項目沒開發的時候成為了小鎮的準業主。他們又為小鎮帶來了新業主,這些新業主又不斷將小鎮擴散開去。

在總經理郭振輝看來,小鎮的這種體驗式行銷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原來這個地方,不要講它原來很落後,就是這個偏僻的小山坳裏面,你就做廣告,給它説得天花亂墜也好,人家也不相信。”

郭振輝認為,只有把人帶到小鎮中走一圈,讓人們感受到小鎮的文化,他們才會受到感動,也發自內心把小鎮的資訊介紹給親朋好友。

小鎮到今年3月就將迎來10周歲的生日。但這遠遠不是終點,小鎮的開發還遠未過半。

郭振輝説,公司考慮的不是百年企業的問題,而是,小鎮如何維持百年的生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