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9位大學生逃離手機一個月 收穫什麼

時隔整整30天,在2014年的倒數第二天,南京審計學院的王茜再次打開手機,正對著久違的開機畫面“百轉千回”,然後手機像抽風一樣震動起來——足足128條未讀短信。一個多月以前,大三的她在學校的官方微信上看到了一條特殊的“志願者徵集令”:“據調查,年輕人平均刷屏時間為6分鐘一次。手機似乎成了我們挂在身邊的一個器官……有沒有想過,作為數字原住民的你,做一回數字難民,體驗一回一個月不用手機的生活?”...[詳細]

 
“逃離手機”顯現代人際交往之憂
本著返璞歸真的初衷,由志願者發起的“逃離手機”體驗活動確實給我們上了一課,不同的體驗者有不同的感觸,或“孤單寂寞冷”,或重拾對時間的珍貴感……事實上,無論對此活動感觸如何,結果都不免讓公眾擔心手機對人們的“異化”(人類創造的東西反過來“統治”人類)程度:手機是否已經在“支配”我們的時間?年輕人是否該放下手機?...[詳細]
學會逃離手機重在找回自我
學會逃離手機,學會找回自我,通過這一事件的出現,告訴了我們,無論看似多困難的人生難題,只要用心去解答,只要努力克服,山重水盡之處總有柳暗花明,試驗讓他們認識了青春的可貴,實驗讓他們認識到了時間的可貴,實驗讓他們認識到了人身的包袱沒有不可以甩掉的,只要有信心,人生的轉機同樣精彩。逃離手機,原來人生同樣多彩多姿。...[詳細]
“逃離手機”是個偽問題
手機是工具,它為我們所用,但不要將手機當作“生活伴侶”,更不要讓我們成為手機的“奴隸”,那樣,我們的生活就被手機所主宰了。我們要學會卸載,手機不必逃離,我們卻要讓生活變得更精彩。...[詳細]
“逃離手機體驗”應該要學會揚棄
從學習的專注度來看,從一些人受手機影響的“病態”來看,逃離手機去過“原住民生活”確實很有必要。但要徹底告別也不現實,也大可不必。這樣豈不是倒退到農耕社會或原始社會了嗎?智慧手機只是是一種科技進步的載體,它是能為提高人們生活水準服務的,它的本身無須遠離,重要的是考驗用它的方式方法問題。換言之,手機並不是一個人滑坡蛻化頹廢的“罪魁禍首”,而重在用手機的那個人自己的本質如何。...[詳細]
“逃離手機”起碼表明一種態度
今天的手機,早已經改變了生活,打電話發短信甚至都已經成了附加功能,睡前玩一會遊戲,登錄一下淘寶,與朋友QQ聊天,躲在被窩裏刷一下微網志微信,就著網路小説進入夢鄉……這已經成了許多人的生活。不客氣地講,很多人的生活已經被手機綁架。我們總是把手機想得那麼重要,其實忽視了手機改變了生活,但手機不是生活。...[詳細]
“遠離手機體驗”倡導詩意生活回歸
打開手機,豐富多彩;放眼生活,卻枯燥無味。朋友圈的琳瑯滿目,貼出的是光鮮亮麗大放異彩;手持手機、雙目緊盯螢幕的長時間定格,卻是“現代病”最真實的描摹。虛擬,於是成為科技最美的幻象;現實,卻讓生活的詩意消失殆盡。“做一回數字難民,體驗一回一個月不用手機的生活”的倡議,正是對科技與生活扭曲關係的歸謬與調整。...[詳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