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懷舊點心“出道” 傳統飲食煥新機

時間:2024-11-19來源 : 廣州日報 作者 : 佚名

廣式懷舊手工點心正成為餐飲消費新風尚!歷代粵點師傅研創的點心,經歲月沉澱成為經典。近年來,隨著國潮文化興旺,眾多餐飲企業主動挖掘傳統餐飲文化精髓,並從中發現“明珠”,將其推向廣闊市場,分享給熱愛美食的大眾。承載著廣府傳統文化的懷舊點心,正是那顆“明珠”。

近日,記者從廣州餐飲市場上獲悉,隨著懷舊手工點心“出道”,點心界的傳統與創新正交織出新活力。懷舊點心,以其獨特風味與工藝,成為連接古今中外的新美食橋梁。

蒸“燒賣”原來大有文章

釀豬膶燒賣、釀豬肚燒賣、臘腸鳳尾燒賣、鴨腳扎燒賣、棉花雞燒賣、陳皮鮮牛肉燒賣、柱侯排骨燒賣……“還是頭一回看到這麼多的燒賣品種!”在店內嘆早茶的95後李莉説。不久前,海珠濱江路上主營啫啫煲的知名餐廳“啫八”開啟早茶服務,懷舊的功能表、懷舊的手工點心,吸引食客到店“打卡”。11點左右,記者到店採訪時,見到年輕面孔甚多。

所有的“燒賣”上桌後,眾人一瞧,燒賣形狀各異,與固有關於鮮蝦燒賣的印象毫不搭邊。平日裏大眾所熟知的“鮮蝦燒賣”,是黃色的燒賣皮中包有豬肉與蝦,豬肉肥四瘦六,燒賣呈腰鼓狀,中間掐腰似花瓶,其上開口。

這是何故?主理人伍先生告知,舊時,餐廳以“蒸籠”的形態出售美食給食客享用,由於新鮮滾熱辣,更吃出美食之真味,因此廣受食客歡迎。於是,這種形式在廣東當地被統稱為熟籠或燒賣(同音“捎賣”,即捎出來賣)。説白了,早期“燒賣”指的是一種商家售賣和買家享用的形式。

燒賣分幹蒸和濕蒸兩種,淺顯解釋,就是有燒賣皮包裹著的,內餡被“保護”著的,濕潤度低,如今常見的鮮蝦燒賣,為“幹蒸”;而“排骨燒賣”這類沒有皮包著,蒸汽蒸熟,即為“濕蒸”。

伍先生希望,能將經典點心帶給食客,同時讓大家了解背後的故事。“所謂懷舊,絕非一成不變,而是從經典之中汲取靈感,結合時代口味變遷,啟發創作新的出品。看似懷舊,卻更是創新。”伍先生説。如“鮮牛肉燒賣”,傳承手工切配製作,再加入陳皮令鮮牛肉變得馥鬱鮮嫩。“鮮牛肉燒賣”從規格上特別製成一碟六粒的精巧小點,方便食客享用。

而“棉花雞燒賣”過去是高檔茶樓的出品,由於手工煩瑣,如今絕大多數餐飲店不敢費時費人力製作。所謂“棉花”,就是那一層蓬鬆雪白的魚肚,吸收了鮮美的雞汁,所以就叫“棉花雞”。考究之處是要“發魚肚”、熬雞汁等。

“鴨腳扎燒賣”與前者相同,也是製作功夫多。鴨腳要入味,得先鹵制,再用腐皮把各種食材連同鴨腳包裹好,再用老抽上色後,與自製醬汁共蒸煮而成。

“釀豬膶燒賣”的製作難點是豬肉球上面的“蝴蝶肝”,從選料、刀工、火候都需要精準把握。點心師傅須選擇新鮮且夠厚身的黃沙膶,仔細剔除筋膜後,烹制時控制好火候使其熟度恰到好處。這道點心吃起來口感柔軟,滋味十足。

酥中西融合,交融創新

如果説蒸點是十足本土的點心,那麼廣式點心中的酥類,則是中西融合的“作品”,彰顯了廣州點心創造的開放、包容。

據中國大酒店點心師傅介紹,廣式點心中常見的酥皮深受西式技法影響,一般來説分為暗酥、明酥和混酥三種,像叉燒酥這種表面光滑,內裏成酥的是暗酥,天鵝酥這種表面就能看到紋路的叫明酥,豬油和牛油混合起酥的稱為混酥。

中國大酒店四季中國餐廳裏的“千層鱸魚塊”,是一道源自陸羽居老功能表的“名貴美點”,也是酥類點心。據師傅介紹,這道點心的酥皮採用傳統廣式起酥技藝,結合西式烹飪中的牛油,經過豬油和牛油的雙重起酥,使得酥皮呈現出更加金黃誘人的色澤和更加濃郁的香氣。酥皮的製作過程中,面皮經過反覆捶打和精確折疊,形成大約60層的複雜結構,故得名“千層”。在酥皮之中,巧妙地疊加了冰肉、火腿、鱸魚和欖仁,每一層都為整體的口感增添了不同的風味和質感。

美觀且有趣的懷舊點心“雞粒粟米盞”,同樣重在對酥皮的運用,師傅用暗酥手法製作混酥皮,一部分製成盞形,放上雞粒、玉米粒和蘿蔔粒,再將部分酥皮切條在餡料表面“編織”成竹籃形,入爐烘烤。

“金陵鴨芋角”是源自上世紀的經典鹹點,巧妙地融合了粵菜烹飪技藝與江南風味。如今,在不少餐廳裏,比如廣州酒家等,也能品嘗到。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