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生梁思成攝
上市僅兩年多,三夫戶外就開始虧損。日前,三夫戶外發佈的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戶外用品業務佔據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在2017年實現營收約3.33億元,佔總營收的95.03%,同比減少1.68%。2017年,公司戶外用品毛利率43.18%,同比下滑2.65%。
在戶外用品快速增長期已不在了的大背景下,業內人士對於三夫戶外以“多元化”換取發展空間的做法評價不一,有人認為這是未雨綢繆的明智之舉,也有人認為其健身、建設場館的多元化路徑回本時間太長,恐怕“遠水難解近渴”。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周紅艷
戶外用品行業整體低迷
根據前瞻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戶外用品行業市場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在經歷了2009-2013年的黃金髮展時期之後,我國戶外用品市場增速逐步放緩,到2016年行業增速已經低於10%,進入到深度調整時期。而造成戶外用品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實體零售業的低迷,令依託其成長的戶外用品市場也受到衝擊,戶外用品線下實體店關門事件時有發生。以國內首家戶外市場公司——探路者為例,2015年其線下店舖數量銳減222家,2016年也減少了85家。
對此説法,戶外用品的代理經銷商們大多表示認同,許軍(化名)是在北京奧體公園附近經營戶外用品銷售的個體店主,他告訴記者,最近兩年,體育用具、戶外用品的銷售都是走下坡路的,“不像前兩年什麼都好賣”,而銷售好壞的差異一般不體現在品牌上,而是産品的價格、功能上。
“100元到300元之間中低價的服裝、鞋帽銷量還算是正常,一般顧客過來買裝備的時候,服裝都是順便購置的項目。專業的用具方面,帳篷、燈具、登山杖等這些必備用具的銷量也算平穩。但像是一些專業的高價器具,如眼鏡、專業手錶等就賣不動了。”許軍概括稱:“目前戶外用品店銷售狀況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不管是賣雜牌的,還是直銷代理大牌的應該都差不多。最近不像是前些年奧運前後‘運動熱’,沒什麼銷售的熱點,最多也就是有個淡季熱季的分別。”
記者隨後走訪了三夫戶外位於北京CBD、方莊的三家門店,發現即便是在週六、日的傍晚、周邊商場的客流高峰期內,這幾家戶外用品店仍舊是顧客寥寥,有一些顧客被服裝促銷的資訊吸引進到店內,但最終達成成交的很少。店員介紹稱,三夫戶外在戶外專賣店中口碑“還是數一數二”的,獨家代理許多高端專業品牌,如專業玩家們喜愛的始祖鳥、Sunnto表等。不過,因為最近銷售情況不佳,店內的産品説不上很全,一些新品、型號的補足也説不上快。
多元化“外延”佈局仍在加碼
近日,三夫戶外在説明其2017年業績情況時表示,這一財年內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職工薪酬、房租、存貨跌價損失等費用同比增加所致。據市場機構發佈的比較數據顯示,三夫戶外這家公司無論是在營業收入增長方面,還是在凈利潤增長方面,都是低於行業平均水準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三夫戶外在“外延式”方面的投入卻並不手軟。
《三夫戶外:募集資金年度存放和使用情況鑒證報告》中的數據顯示:三夫戶外用於行銷網路建設的項目在2017年虧損339萬元。在這一情況下,此公司開始尋求“活動賽事、營地+培訓”的“外延式”生長。2016年9月份發佈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定增不超過6億元,其中,3.98億元擬用於三夫戶外活動賽事、營地+培訓、零售+體驗綜合運營中心建設項目;2.02億元擬用於三夫總部辦公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2017年3月,三夫戶外宣佈斥資4億投建7個營地,項目建設期預計為3年,每年分別投入1.41億、1.86億和9140.30萬元。項目達成後運營期年均營業收入為4.14億,年均凈利潤6670.94萬元,稅後內部收益率為13.78%,稅後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7.47年。
而引發市場、股民關注討論的是其2017年在北京買房的這一行徑。
三夫戶外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已經由公司2016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擬用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入“三夫總部辦公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其中擬在北京購置辦公樓。
過往公告也顯示:在去年5月,三夫戶外與招商局嘉銘(北京)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北京市商品房現房買賣合同》,購買位於北京市昌平區陳家營西路3號院23號樓-101、101、201、301,共計四套房産。本次購買辦公樓所需資金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向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雙秀支行申請貸款人民幣5000萬元並以上述物業作為抵押擔保,及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借款2600萬元先行投入。若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成功發行,則用再融資資金置換公司此次已先期投入的自有資金及貸款、借款資金。
一位三夫戶外的股東透露稱:“這是三夫戶外在給自己置辦總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三夫戶外雖然已經“貴為A股上市公司”,但一直也沒有一個“像樣的總部”。所以,對這筆錢的募集及其花法,大多數股東還是“喜聞樂見”的。他們(中小股東)比較擔心的方面,是這家公司在管理方面的問題,就比如説在股東大會上,該集團解釋稱“公司主營業務業績下滑的原因在於代購出現後,被他們興起的價格戰所打壓”,這種説法在他看來“有邏輯上的問題”:代購是會對零售商産生一定的影響,但在分析三夫戶外業績虧損時,僅列出“和全國的代購打價格戰”這一條原因是不夠的,這種説法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
戶外用品市場潛力猶在企業擴張應側重戰略
從2017年的業績報告中,我們還能看到,新的多元化業務尚未能給三夫戶外帶來可觀業績。
數據顯示,2017年,在三夫戶外子公司中,負責策劃組織戶外運動與體育運動的北京三夫戶外運動管理有限公司凈虧損126萬元;負責策劃組織戶外營地的推廣及營地教育培訓的北京三夫戶外運動技能培訓有限公司凈虧損335萬元。
對於三夫戶外的多元化佈局,業內的評價不一。有些人認為,在經歷過前些年的爆炸式發展後,戶外用品市場步入了調整期,相關企業應該多思考一些外延的業務佈局。但也有對立觀點認為,這一市場的潛力依然很大,未被充分挖掘,相關行業企業應該多思考一些更網際網路化、更具新科技特點的轉型佈局,而不是把眼光放得太分散、太多元。
在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程偉雄看來,如上的兩種説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當下,大眾化戶外市場和中高檔個性化戶外市場確實是發展潛力沒被滿足,需要在各自原有定位上加大發展或者互補發展。
而另一方面,消費升級帶來戶外市場生活方式的多元變化,需要戶外品牌企業在做好自己主業的同時夯實基礎,包括對於品牌、産品、管理各方面進行研究與擴展,去應對這類需求帶來的商業模式改變。這部分的“多元化”是可以有的,但是不要將一些場景理解得太狹隘,就比如零售部分,現在的入口非常多,包含線上線下,商業模式與行銷玩法都變得越來越豐富,企業應該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有戰略性,沒必要還局限在健身、購物中心等傳統的業態去佈局。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