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國國際動漫節開幕 十年成就世界動漫盛會·深港國際教育展將於6月底亮相·2014年重慶香港周開幕 去會展中心品美食...·唐山世園會將於5月初面向國際國內招商招展·廣西昭平舉辦茶王節 致力打造成中國綠色...·科博會下月13日開幕 將辦京津冀發展論壇·2014中國ECR大會將於6月在廣州召開·第十六屆上海車展移址國博綜合體 規模或...·第二十三屆福州車展開幕 國內外300余個 ...·廣州“海陸空盛筵”開幕 首日簽約金額逾...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快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車載應用市場前景展望:連接標準仍待統一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4-30 來源: 騰訊汽車  微網志

美國科技部落格ReadWrite今天刊登題為《智慧手機如何逐步掌控汽車》的評論文章稱,車載應用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蘊含著巨大潛力,但發展過程中仍要克服很多障礙。以下為文章全文:

似乎在一夜之間,汽車的駕駛性能就讓位於應用相容性。

汽車廠商都已經意識到這一趨勢,意識到應用在消費者的購車決策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埃森哲去年12月的一項調查就佐證了這一趨勢。

開發者也希望利用這股浪潮,但卻遭遇了很大的問題。市場研究公司VisionMobile在最新報告中稱,汽車應用市場對開發者來説規模很小,但碎片化卻很嚴重,而且在渠道和商業化方面面臨著很大阻力。

換句話説,汽車應用市場是一場噩夢。不過,也並非全無希望。

整合模式

從現階段來看,將應用與汽車整合的最佳渠道就是車載資訊娛樂系統。雖然黑莓(QNX Car)和微軟Windows Embeded Automotive)在移動市場落後於人,但在車載領域卻是領導者。不過,這一狀況不會持續太久。

考慮到車載技術的重要性,及其過於緩慢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轉而通過智慧手機推動創新。雖然人們換車的頻率很低,但每過兩年左右就有可能更換一部智慧手機,使得這類産品成為了車載應用創新的理想之地。

福特開發者項目主管約翰·艾利斯(John Ellis)解釋説:“唯一在車載音響上配備軟體的就是福特。我們不允許你直接訪問車載音響,而是需要通過一組專用的API(應用編程介面)來實現。在我們理念中,應該由手機驅動車載音響,車載音響只是顯示屏。手機的創新速度遠快於車載音響。我們很看好這種模式,人們已經看到這種模式開始發揮作用。”

正如VisionMobile的報告所述,有三種方式可以將汽車與智慧手機整合到一起:

1、用方向盤上的按鍵或內置的語音識別來控制手機應用。

2、反過來使用手機的語音識別功能(蘋果Siri或谷歌Google Now)來控制車載資訊娛樂應用。

3、內置的資訊娛樂系統可以成為手機應用的第二個顯示屏,既可以使用API,也可以直接將手機應用投射到車載顯示屏上。

連接標準

當然,前提假設是汽車與手機之間的無縫連接方式存在統一標準。然而,目前有好幾套相互競爭的標準,最近開放了AppLink系統源代碼,並將其更名為SmartDeviceLink的福特,便在其中扮演了領導者的角色。另外,多家消費電子公司和汽車廠商還聯合組建了汽車連接聯盟(CCC),並推出了Mirrorlink標準。

但除了這些汽車廠商外,蘋果和谷歌也分別開發了CarPlay和開放汽車聯盟兩大平臺。然而,這兩個項目都存在局限:任何同時擁有iOS和Android設備的家庭,都不希望自己的汽車應用平臺只能相容其中的一種設備。對於這些家庭來説,SmartDeviceLink這樣的開源平臺或許是更好的選擇,畢竟它能整合不同的智慧手機作業系統。

未來展望

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車載市場的潛力,智慧手機無疑是最好的切入點。但目前的現狀卻十分不利:雖然2012年的全球新車産量達到8400萬輛,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支援應用模式。據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測算,2012年,全球只有不到800萬量汽車在出廠時安裝了車載遠端資訊處理系統。

如果要通過汽車廠商推廣新技術和新應用,進程無疑會十分緩慢。蘋果和谷歌更有可能通過OTT模式直接將應用與汽車相連,可能會通過車載診斷(OBD-II)端口來實現。OBD-II端口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強制安裝在汽車上,這也給應用開發者打開了一扇大門,可以不必等待福特、菲亞特等汽車廠商的批准,便可直接與汽車相連。目前,Google Play應用商店中已經有將近200款應用使用OBD-II端口。

雖然OBD-II不允許應用直接控制汽車,但卻可以讓開發者獲取足夠的許可權和更多的開發自由,而這恰恰是促進創新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