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過程中,消費者往往出於對主播的信任和喜愛下單。主播們需要加強自律,避免虛假誇大和誤導性宣傳;嚴把品質關,確保商品品質可靠、宣傳真實可信。
“3·15”晚會曝光的槽頭肉梅菜扣肉,影響還在持續蔓延。目前消費者討論的焦點已從個別企業轉向預製菜行業,對其安全性提出質疑,而帶貨的幾名頂流主播也受到衝擊,網友追問如何處理的留言幾乎在直播間刷屏。
槽頭肉踩到了食品安全問題的紅線。一些企業為了利潤鋌而走險,不惜使用劣質甚至禁用的食材,危害公眾健康,觸犯法律規定,必須嚴查嚴打,絕不姑息。涉事生産廠家首當其衝,面臨一系列處罰措施。今年,國務院食安辦、公安部、農業農村部、市場監管總局還將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嚴厲打擊肉類産品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這不僅針對肉類産品,更是對整個食品行業的警示;不僅在“3·15”前後,食品安全監管時刻不能放鬆。
處於風口浪尖的預製菜屢屢被“推到火上烤”。消費者本就高度擔憂預製菜食材品質不透明、添加劑較多,此次被曝光的梅菜扣肉恰恰驗證了這些擔憂。預製菜屬於新興行業,還沒有哪家企業建立起足夠強大的口碑和品牌,基本處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階段。槽頭肉事件後,整個行業遭遇更多質疑,消費者也會更謹慎選擇。
從另一個角度看,害群之馬早點暴露,對行業健康發展是好事。一些商家通過使用劣質食材壓低成本,導致優質商家失去市場競爭力,形成“劣幣驅逐良幣”。隨著違規商家被清理出局,誠信經營者反而有望獲得更公平、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企業需以更高品質、更嚴格標準提供産品和服務,才能逐步贏回消費者信任。
曾帶貨涉事梅菜扣肉的主播們也不好過。消費者才不管生産商和經銷商是誰,就想找主播們要個説法,這是因為直播間不同於傳統廣告發佈平臺。直播帶貨過程中,消費者往往出於對主播的信任和喜愛下單,尤其是頂流主播用自己的形象和影響力為帶貨産品背書,實際作用介於廣告發佈者與廣告代言人之間,一句句“家人們”釋放的信號就是“相信我,我不會坑自己人”。
主播享受了直播帶貨行業的巨大紅利,同時也必須盡到選品、售後等職責,才對得起“家人們”的信任。遺憾的是,根據《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2023)》,虛假宣傳和産品品質一直是直播帶貨平臺的主要輿情問題,且佔比高於30%。
此次槽頭肉事件驚醒了部分迷信主播的消費者,也為直播帶貨敲響了警鐘。直播行業要加強自律,避免虛假誇大和誤導性宣傳;嚴把品質關,確保商品品質可靠、宣傳真實可信;還應改進售後服務,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面對看似優惠的直播促銷,消費者也應該保持理性和警惕,一不要輕信商家宣傳,二要依法理性維權。同時,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儘快明確直播帶貨各方責任,為消費者創造一個更加安全、透明的購物環境。
這碗槽頭肉雖然糟心,但還不至於重創預製菜和直播帶貨行業,但類似的事情多了,把消費者信任磨沒了,再火熱的賽道也可能啞火。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穎)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