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跨境電商“貓膩”多 物流成痛點

時間:2019-06-28來源 : 中國經濟網作者 : 劉洋

作為各大電商平臺的“狂歡日”,結束不久的618陣地火藥十足,戰火也延伸到全球品類。這其中,消費者熟悉的跨境電商也不再只是垂直電商,它成為各大玩家們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在此背景下,6月25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了《2018年度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對中國進口消費市場進行分析與解讀。

縱觀中國跨境電商發展,自初期的個人代購,到2007年形成了常規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跨境網購用戶的消費渠道逐漸從海淘代購轉向進口跨境電商平臺,加之物流速度的不斷提高、國家政策等推動,我國跨境網購人數迅速增加。

據《2018年度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包括B2B、B2C、C2C和O2O等模式在內的中國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9000億元,同比增長26.7%;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國經常進行跨境網購的用戶達8850萬人,同比增長34%。

這些數據表明,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升級步伐的加快,國民對進口消費品的需求不斷增強,越來越多國外品牌希望進入中國市場並獲得持續發展;同時,隨著用戶基數日趨龐大,跨境電商的增長率將會逐漸降低然後趨於緩和。

報告中的相關數據顯示,在進口跨境電商爆髮式增長的過程中,市場消費主力群體逐漸過渡到80、90後群體。

據網經社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跨境網購用戶集中在25-35周歲的青年群體,佔56.3%,19-24周歲的跨境網購用戶佔比達20.2%,36-40周歲的跨境網購用戶佔17.8%。而18周歲以下以及41周歲以上的跨境網購用戶只佔總人數的5.7%。18-40周歲群體他們的消費能力強、需求大,是跨境網購用戶的“主力軍”。

《2018年度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通過對全國近百家跨境電商全年度真實用戶投訴案例大數據分析,依據反饋率、反饋時效、滿意度等多項指標的模型評估,公佈了“2018年全國跨境電商TOP10消費投訴榜”。報告顯示,跨境電商網購投訴佔網路消費整體投訴的6.82%。

隨著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的不斷攀升,跨境商品真假難辨、流通資訊不透明、物流慢、退換貨困難等一系列問題困擾著消費者,是跨境電商平臺在提升用戶體驗方面必須跨越的門檻。此外,跨境交易還存在逃稅避稅、涉嫌走私、部分跨境經銷商真假摻賣、不提供售後、私下交易、現金交易以逃避監管以及侵犯智慧財産權等問題。報告中,對用戶滿意度綜合指數方面相對較低的小紅書、西集網、海狐海淘等平臺給予了曝光,並相應給出“謹慎下單”和“不建議下單”購買評級。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蒙慧欣認為,跨境電商平臺用戶投訴的多少與其發展模式有直接關係。

相比買手制、C2C模式以及直郵模式,自營模式在産品品質、服務標準、物流配送方面更有保障,如網易考拉、豐趣海淘,通過保稅倉發貨的商品物流配送更有時效性,且有平臺作為擔保,服務、售後等更便捷、放心。

此外,網易考拉、豐趣海淘平臺反饋率和反饋時效性表現較好,且平臺反饋率均為100%,用戶滿意度相對較高,獲“建議下單”購買評級。

買手制模式分為買手制C2C(以個人買手為主)、買手制B2C(以商家性質買手為主),其中以洋碼頭為典型代表。該模式由海外買手直採,並通過自營物流發貨或第三方物流發貨,對商品貨源以及品質的把控相比自營電商弱,洋碼頭用戶滿意度3.846,,綜合指數為0.649,獲“謹慎下單”購買評級,用戶服務等方面還有大的提升。

蒙慧欣認為,跨境網購消費糾紛頻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消費者認知問題,很多消費者剛開始接觸跨境網購,對於跨境網購不能提供國內意義上的發票,且難以判斷商品的真假,導致很多商家以提供正規發票等條件誘導消費,産生系列消費問題。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