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保健品、收藏品、理財… 老年人如何遠離騙老陷阱

時間:2018-01-19來源 : 人民日報

如今,經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受騙上當的新聞。理財欺詐、保健品推銷、“以房養老”騙局,甚至傳銷、非法集資……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人口加速老齡化這樣一“快”一“老”的新趨勢下,針對老年人的騙局也呈現出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的特點。即使媒體頻頻曝光提醒,即使不少老人文化程度較高,但仍會掉入陷阱,這背後有哪些社會原因與心理原因?老年人怎樣才能遠離陷阱?每個人都將老去,如何從制度層面堵漏洞、補短板,讓老人們安享晚年?希望我們的報道能推動更多人關注這些問題。

——編者

“騙老”陷阱五花八門

除了保健品消費,收藏品投資、高額借款、高息理財也成為老年人受騙重災區

“我媽一向勤儉,沒想到買保健品這麼肯花錢。”天津市河西區居民王霞無奈地説。她的母親陳英娥今年65歲,是一名退休教師。“一開始她出去遛彎,經常拿回免費雞蛋、香油、毛巾等,我也沒多想,後來她買回幾盒保健品,説是可以治療高血壓,花了她3個月的退休金——9000多元!”

王霞覺得這錢花得不值,勸母親哪不舒服就去醫院看,不要聽信保健品推銷員的話。陳英娥卻反駁:“我覺得有用就行,再説我花的是自己的退休金。有人買了十幾萬元的藥呢,我花這點你就心疼?”

陳英娥所住的社區有4家養生館,裏面坐滿了老年人。店員在門口看見老人就“爺爺奶奶”地叫得親,通過健康知識講座、免費贈送、誇大藥效等方式一步步讓老年人“上鉤”。

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副理事長朱蓓薇説:“保健品銷售中,個別企業誇大宣傳,主要受害群體就是老年人。”濟南市老年人防詐騙維權中心發佈的《老年人法律觀念及維權意識現狀調查報告》顯示,32.6%的老年人曾遭遇過詐騙,是詐騙的主要受害人群,其中以營養保健品詐騙為主。

近年來,欺騙老人消費的花樣越來越多。比如,以投資養老公寓為名,以高額回報、提供養老服務為餌,引誘老年人加盟投資;通過舉辦所謂的理財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發放小禮品等方式,引誘老年人投錢。

62歲的北京市民楊楠,沒有任何收藏經驗,偶然認識了一名收藏品公司的工作人員,被“忽悠”購買了一幅“名人字畫”,花了10萬元。之後,又有一家自稱是拍賣公司的人説可以幫她找客戶,將收藏品賣出去,但需要交一筆過海關及鑒定、拍賣的費用。楊楠將5萬元匯過去後,再也聯繫不到對方。

北京律維銀齡研究與服務中心對1萬名老年人開展的養老服務需求問卷調查顯示,保健品消費、收藏品投資、高額借款、高息理財成為老年人被騙的重災區。

老人被騙原因複雜

經濟上有不安全感,情感上被家人忽略,管理上有不少漏洞

“投了3萬元,就這麼打了水漂。”提起幾年前的“e租寶”理財投資,天津居民劉東氣不打一處來。

當時,70歲的劉東和朋友一起到天津市某寫字樓聽投資理財課,高額回報讓他心動。“兒子每月要還房貸,還要供孫子上學,壓力很大,我想多幫幫他。”抱著僥倖心理,劉東投了3萬元。沒想到,半年後,劉東發現這裡人去樓空,“別説利息,本金也沒了著落。”劉東嘆口氣。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針對老年人的騙局越來越多。即便受過高等教育的老人,不少也難逃騙子“手掌心”。老年人為何這麼容易被騙呢?

——缺少經濟安全感。

六七十歲的老年人,是改革開放後居民收入水準持續增長的受益者,有一定儲蓄,但普遍缺乏投資理財觀念和知識。特別是年輕時沒有個人養老規劃,退休後收入銳減。很多人不僅指望不上子女,還可能被“啃老”,這都讓退休後的老年人倍感經濟壓力,缺乏財富安全感,容易落入騙子的圈套。

——心理需求被家人忽視。

朱蓓薇説,一些保健品公司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長壽或者患病又不願意去醫院的心理,通過銷售人員遊説,甚至是雇託兒設局欺騙。而家人往往忽視老年人的心理狀態。“平常我們工作太忙,業餘時間還得陪孩子上興趣班,確實和父母交流的時間不多。”王霞説。

進入晚年,人的體力和精力都在衰退,需要家人關懷。“老年人對關愛、歸屬的渴求使得騙子有機可乘。”清華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蔡瀏陽説,“騙子們不會一開始就向老人推銷保健品,其行銷過程會針對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循序漸進地騙取信任。”研究發現,年輕人通常根據對方的行為決定是否投資,但是老年人做決策時容易輕信看上去“靠譜”的面孔。

——正規老年服務市場發育不足。

陳英娥退休後不愛跳廣場舞,也沒什麼去處。王霞説:“我偶爾陪她逛街,她總説那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適合老人的商品太少了。”目前,許多正規金融機構、營養機構、醫療機構等忽視老年群體需求,很少深入基層開展專門知識講座,反而讓不少騙子佔領了這塊市場。

蔡瀏陽認為,老年人對傳統媒體普遍有較高認同度,一些出現在電視或報紙上的假“專家”“教授”雖然屢被曝光,但還有很多老年人蒙在鼓裏。“應儘量多地科普相關知識,讓老人接收正確的資訊。”

——相關部門監管缺位。

“錢要不回來,騙子抓起來有啥用?”劉東感慨。“相關執法部門在處理老年人騙局案件時存在監管有漏洞、執法有盲區的現象。”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會長劉俊海説,很多案件不能及時處理,無法給老年人一個説法,再次傷害老年人。

據了解,監管部門打擊違法推銷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但很多商家有正規的手續,銷售人員往往暗地裏向老年人肆意誇大功效,很難取證。對此,法律界人士建議,保健食品常常以會議形式行銷,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産管理法》,禁止賓館、廳堂等場館機構出租房間用來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由工商、公安等部門聯合建立房屋租賃資訊實時登記平臺,讓上述場所保證不為保健食品虛假宣傳、欺詐銷售等會議行銷活動提供場所,從硬體上斬斷虛假宣傳的銷售鏈。

別讓騙局繼續害人

老年人傷財傷心又傷身,“騙老”竟成為一種新職業

“我爸總念叨錢白瞎了,有時候還自言自語,我真擔心他會抑鬱。”劉東的兒子劉建民很發愁。

“我媽只吃保健品,結果沒控制住血壓,造成視線模糊,去一趟醫院,花了不少錢。”王霞説。

“老年人受騙後,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對他人信任度明顯降低,家庭成員如果處理不當,會給老人精神上造成很大壓力,嚴重時可能會伴有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陷入消極狀態。”蔡瀏陽説。

針對老年人的騙局往往給受騙老人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危害。有的老人被騙走多年積蓄,家庭生活陷入困境,家人關係緊張;有的因服用保健品不當而出現身體不適,甚至人財兩空。

更嚴重的是對社會的危害。由於違法成本遠遠小于違法收益,行騙老年人竟然成為一種新“職業”,一些年輕人甘願充當陌生老年人的“孫子孫女”騙錢謀生,不尋求正當職業發展。“高收益使違法分子猖獗,污染社會風氣,助長不勞而獲、見利忘義的不良風氣,産生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劉俊海直言。

蔡瀏陽建議,如果家中老年人被騙,家人不應一味責備,而應給予足夠的關愛,多陪伴老人,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多溝通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多為老人普及知識,給予適當提醒。此外,子女與其責怪老人,不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維權,或到公安機關報案。

“老年人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迷信理財産品、保健品,其實天上哪會掉餡餅呢?”劉俊海提醒受騙老年人及親屬,要注意保存證據,如協議書、保證書等。

“相關監管執法部門,比如工商、食藥監、公安等,應鑄造監管合力,消除監管盲區,形成監管網路,針對老年人騙局建立無縫銜接的預防和打擊機制。”劉俊海説,消費者協會也要做好消費者教育工作,按時發佈消費警示;投資者保護公司、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應加強老年人風險教育工作,實現協同共治。

此外,社區等基層組織以及老年人子女也要從多方面入手,幫助老年人了解新資訊、認清騙局、提高警惕,為老年人“紮好籬笆,看緊錢袋”。(林麗鸝 吳科)

(責任編輯:君君)

推薦新聞

三隻松鼠:打造新時代新經濟改革名片
時間:2018-07-12來源:中國網
誕生於蕪湖的三隻松鼠,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代表著“網際網路+”風潮中創新創業的標桿,成為新時代不斷創新的改革名片。
匹克球星世界行,德拉維多瓦空降羅馬
時間:2018-07-12來源:中國網
伴隨著亞洲站的落幕,#2018匹克球星世界行#來到了歐洲,羅馬。在這座充滿歷史底蘊的世界古城,匹克球星德拉維多瓦也用自己親和的一面為這座歷史名城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