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2元一條,還能訂制:誰賣了我的簡歷?

時間:2021-01-06來源 : 新華網作者 : 潘旭、吳振東

2021屆畢業生求職工作陸續展開。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資訊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

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産業鏈,不法仲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資訊,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2元一條大學生簡歷遭販賣

復旦大學大四學生小羅日前在招聘網站上投遞簡歷時選擇“不公開”自己的簡歷,根據網站規定,“不公開”的情況下資訊只能被投遞對象企業看到。但自從投遞後,她收到陌生來電,稱讓她做“兼職”。

“對方一開口就叫我真名,對我的資訊一清二楚,甚至還知道我曾經實習的單位,肯定是簡歷洩露了。”小羅説。

不少畢業生都有類似遭遇。在一些QQ群裏,這些洩露的簡歷被公開出售,並分為“一手”和“二手”,意為首次出售和再次出售的簡歷。“一手”簡歷每條2元,100條起售,其中包含了姓名、地域、電話、學歷等資訊。

資訊名單上一位李姓求職者表示,在2020年6月通過幾大招聘網站投遞簡歷,隨後一週內就密集接到陌生來電,對方邀請自己加入微商、刷單等行業,並稱可以兼職,收入豐厚。事實上,這些團體大多無工商主體資質。

“剛接到電話時是驚喜,但瞬間就感到憤怒。”這位求職者説。

不少大學畢業生對招聘網站産生懷疑。小羅説:“即便是我在平臺上投遞簡歷選擇‘公開簡歷’,也應該只能被站內的用人單位看到,而非流向站外被所有人知道,更何況我選擇的是‘不公開’簡歷。”

“批量化”到“訂制化”竊取資訊手段多

記者以買家的名義聯繫了幾位簡歷販賣仲介。經了解,他們至少通過三種非法方式收集簡歷。

首先,通過企業賬號在招聘平臺收集。上述2元一條的簡歷正是仲介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發招聘資訊所獲取。他們利用公開的企業註冊登記資訊,偽造營業執照,在招聘網站上註冊賬號,發佈虛假的招聘資訊,引誘求職者投簡歷。

“手頭有多個企業賬號,可發佈各類招聘資訊,獲取各類簡歷。”一位仲介稱。

仲介冒充用人單位,將在招聘網站上收集到的簡歷轉到個人郵箱中,用提取軟體大批量提取姓名、所在城市、學歷等關鍵資訊,形成文本文檔後出售。但由於提取軟體功能有限,這類方式所獲取的資訊量不大,往往只有簡單的個人資訊。

“郵件數量太大,郵箱都爆了。”有仲介還“抱怨”道。

其次,借助招聘平臺內部人脈收集。一個“某某招聘平臺簡歷下載”群的群主稱,自己以前在某招聘平臺工作過,雖然現在平臺查得比較嚴格,但也可以通過平臺內部工作人員的關係拿到簡歷。該群主可以利用網站內部的獵頭賬號,按8元一份的價格出售簡歷全部內容。

記者發現,這些簡歷將求職者的個人資訊和盤托出,包括照片、詳細履歷等,甚至還包括了求職者在某網站上的“簡歷ID”“最近活躍時間”等資訊,如同將招聘網站上的簡歷照搬下來。記者致電了幾名求職者後發現,資訊基本無誤。

最後,通過幫助買家“一條龍”註冊企業賬號牟利。有的仲介還“授人以漁”,出售各大招聘網站的公司賬號,售價在200元至400元不等。先是製作假的工商執照,再在招聘網站上註冊、認證“一條龍”服務。一旦買家拿到賬號,就能自己發佈招聘資訊,收集簡歷。

人社部出手新規定出臺

針對網路求職被騙、簡歷被賣等問題,2020年12月,人社部公佈了《網路招聘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要求從事網路招聘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用人單位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不得洩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其收集的個人資訊,違者將被處罰。管理規定還明確了網路招聘求職資訊規範、資訊審查規範、網路安全與資訊保護規範以及收費規範等。

某招聘網站公關部工作人員對記者説,公司對內部員工洩露資訊有著嚴格的規定,“發現就開除,還會移交司法”,但對公司外的不法分子竊取資訊“查起來很困難,因為鏈條比較長”。

人社部流動管理司負責人日前就管理規定答記者問時表示,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運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措施,提升網路招聘服務效能,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

BOSS直聘招聘平臺梳理了已經採取的人防、技防手段,其中包括:企業認證須提交企業營業執照、在職證明等相關資料,進行對公打款驗證、企業郵箱驗證、辦公環境視頻認證等,專門的團隊會對部分企業進行到府實地認證。此外,招聘者發佈招聘資訊前須動態人臉認證,獲取簡歷前必須線上徵得求職者同意。

有網民呼籲,網路招聘行業應聯合製定統一規範,完善內部管理流程,保障畢業生安全、高效地進行網路求職。

多位專家表示,我國的刑法、網路安全法等都有保護隱私的條款,個人資訊保護法(草案)正在研究制定中,人社部的管理規定也已出臺並將於3月起施行,如今對於這類事件可以説是有規可循、有法可依,具體落實時也必須做到違法必究。(記者潘旭、吳振東)


(責任編輯:曹洋)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