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大會近日在北京發佈了2018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在這份年度報告中,國家電網以4065.69億元的品牌價值榮登本年度最具價值品牌榜首。佔據榜單前五名的還有騰訊(4028.45億元)、海爾(3502.78億元)、工商銀行(3345.61億元)、中國人壽(3253.72億元),這些品牌已經邁進世界級品牌陣營。
“山東軍團”位列前五,超浙江、江蘇
一個區域內的超級品牌集中,很容易形成品牌集群效應,直接影響著地區比較優勢的形成和發展。從本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區域分佈來看,北京有94個品牌入選,名列第一,主要原因是營利能力強的央企總部集中在北京;廣東和福建分別有90個和49個品牌入選,位居第二和第三。山東以40個品牌入選,名列全國第五。榜單中具有全國範圍影響力的品牌有439個,佔87.80%;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品牌數為51個,這一數據比去年有所提高。
本年度《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中,共有來自食品飲料、紡織服裝、文化傳媒、資訊技術、家用電器等在內的25個相關行業的品牌入選。其中食品飲料業是入選品牌最多行業,共有85個品牌入選,佔總入選品牌數的17.00%。入選數量位居第二到第五的行業分別是輕工(56個)、建材(46個)、傳媒(36個)、汽車(33個)、紡織服裝(33個)。本年度共有41個中國品牌的價值超過1000億,比去年增加了1個。其中品牌價值在3000億以上的品牌有6個;品牌價值在2000億至3000億之間的有9個;品牌價值在1000億至2000億之間的有26個。
而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前十榜單,還是延續去年排名,唯一的變化是,位居第三的海爾主營業務變了——貼在中國一汽頭上的標簽還是“汽車,華為還是“通信電子”,而貼在海爾頭上的標簽,已經不再是“家電“,而是”物聯網生態“。
作為全球白電第一品牌,撕掉“家電”標簽的海爾還是原來的海爾嗎?仔細分析這個品牌價值榜單,海爾的這個“大變臉”其實在揭示下一個時代,最大的機會在哪。
海爾“高速換道”啥信號:重新洗牌的時候到了
這是一份基於財務數據、品牌強度和消費者行為分析而來的年度報告。它的權威性毋庸置疑:世界品牌實驗室是一家國際化、專業性的品牌研究機構,總部在美國紐約,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擔任主席,全資附屬於全球領先的戰略諮詢公司世界企業家集團,專家和顧問來自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牛津大學、康橋大學等世界頂級學府。
這個品牌研究機構專家顧問團隊的説法,代表了它的價值觀。
羅伯特·蒙代爾説,技術創新是品牌創新的支撐。技術的落伍,將導致品牌競爭優勢的喪失。美國許多高新技術企業的無形資産已超過總資産的60%,高新技術産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5%。沒有技術的創新,就如同人沒有新鮮血液一樣,品牌就不可能發展壯大。
英國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行銷學教授斯蒂芬·沃格説,在傳播層面,“中國創造”比“中國製造”好得多,“創造”(Created)表示要擺脫先前的舊印象,與“製造”(Made)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管理學教授伊利·歐菲克博士説,最盈利、最高端的産品蘋果,過去和現在都在中國生産。中國産品已經展示出世界一流的品質,他們缺乏的是品牌情感資産。若要改變外界對中國品牌的看法,首先要有優秀的産品,産品不僅僅是模倣西方領先品牌,而是要超越它們。
其實,任何公司都會被歷史淘汰,被技術所革命。能在這個榜單前十穩穩待著的企業,每天都在踐行著三位大咖話裏的的關鍵詞:技術、創造、超越。不變的排名只是露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早已暗潮涌動。而海爾由“家電”跨界到“物聯網生態”,還能保持排名不變,這已經是一次驚險的“高速換道”了,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世界正處於劇烈變革中,隨時都會重新洗牌!
海爾都在上演“高速換道”,你以為騰訊、阿裏的排名沒變,主營標簽未變,它們就一點變化沒有嗎?
被阿里巴巴收購的大潤發隨時提醒著馬雲,打敗大潤發的不是大潤發自己,而是時代變了。
今年6月,馬雲子浙商總會的演講中説,形勢正在發生變化,我組織公司內部學習了六次十九大報告。未來30年,還將迎來一次重新洗牌,企業家要有緊迫感。
阿裏和騰訊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王者,但當移動網際網路成為基礎産業時,下一個時代最大的機會在哪?正在崛起的新産業是什麼?
在物聯網,在跨界融合上。道路、汽車、森林、河流、廠房,甚至一個垃圾桶都會被抽象到數字世界,連到網際網路上,實現物與物交流,人與物交互。
今年618,阿里巴巴曬的是新零售的成績單,物聯網技術被廣泛用於線下,去改變像大潤發這樣的傳統零售業。而在工業領域,阿裏雲ET工業大腦正在和徐工集團合作,數不清的感測器被安置在全球最先進的智慧工廠的各個角落,而ET工業大腦背後的飛天系統,可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電腦,ET工業大腦靠它來指揮各種類型的工業生産線。
這是一場更加深刻的技術變革,一場全新的生産力革命。移動網際網路正在變成基礎産業,新的産業正在崛起,品牌崛起的路徑也在發生變化。
2017年,海爾集團營收增幅在20%左右,並沒有像一些網際網路企業顯示出100%以上增幅,但一個物聯網生態卻出現在這個曾經的製造業頭部企業搭建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COSMOPlat上,這是世界品牌實驗室最看重的品牌價值——輸出極具借鑒意義的創新觀點和方法論,成為深刻改造中國社會的偉大企業。
新賽道上競跑:製造業巨頭掌握話語權
那麼,行業是怎麼判斷的呢?
今年3月,在阿里巴巴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阿裏雲總裁胡曉明深度解讀了IoT為什麼會成為阿里巴巴的新的主賽道。他認為,整個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才剛剛開始,下一個20年將是一個持續創新的20年。對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大家已經形成了共識——只有這些新技術才能驅動數字中國的發展,才能驅動工業、農業的升級轉型,驅動金融,公共服務管理的創新。
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的判斷是:過去10年,生於雲的網際網路公司主導了第一波數字化浪潮,現在是Cloud2.0時代,由行業領軍企業對數字化轉型進行探索和創新,2.0時代的關鍵詞是行業平臺+生態。
2018年,在工業網際網路這個新賽道上,擠滿了製造業和網際網路巨頭。
今年6月,在製造業領域,有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事件是,年滿30的富士康在A股上市。郭臺銘表態,要對標GE的Predix平臺,這意味著富士康要撕掉“全球最大代工廠”標簽,轉戰工業網際網路。而富士康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包括雲計算、移動訊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機器人七大板塊。
從今年開始,海爾COSMOPlat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第一陣營的榜單上。這個榜單不光包括阿裏、騰訊這樣的IT企業、華為、浪潮這樣的ICT企業,海爾、三一重工、徐工、富士康這些製造業巨頭也在搶佔這個新賽道。
為什麼騰訊、阿裏這些網際網路頭牌難得那麼低調,搶著和富士康、三一重工合作?阿裏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的一句話耐人回味:沒有網際網路的製造業沒有未來,沒有製造業的網際網路更沒有未來。我相信,未來10年,網際網路超過80%的計算資源和流量,來自於製造業,物聯網蒐集了大量工業大數據,而大量算力也將消耗於此。
每個企業都在築墻挖壕扎籬笆。但這不是在玩概念趕風口,是要用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實實在在把産業做深做透,那麼,我們看一下,發端于製造業這個最厚重土壤的海爾COSMOPlat,它所構建的物聯網生態所撬動的能量又有多大?
一顆物聯網“小心臟”如何撩倒金鄉大蒜
2017年初,海爾創新年會上提出要引爆物聯網,這一年,海爾COSMOPlat平臺實現交易額3133億元,定制訂單量達到4116萬台,為3.5萬家企業、3.2億用戶提供了增值服務,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制解決方案平臺。
作為一個開放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COSMO目前已經複製到建陶、家居、農業、服裝等12個行業及上海、廣州、天津等11個區域。
在汽車行業,COSMOPlat為房車企業提供智慧製造升級方案,實現房車的大規模定制,使其訂單量提升43%。那麼,COSMOPlat如何重構農業産業價值鏈?我們來看看,一顆物聯網的小心臟是如何撩倒一顆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金鄉大蒜?
今年5月,北京的曹先生收到了一箱金鄉大蒜,這盒金鄉大蒜是今年2月他通過海爾COSMOPlat農業物聯網平臺訂購的。手機掃描大蒜外包裝的二維碼,曹先生知道他訂的這盒大蒜出自於金鄉縣魚山鎮村民劉四海的蒜地,他還可以查看到這一盒大蒜從從種植、施肥、收割到物流配送的全過程。
對於金鄉蒜農劉四海而言,如果曹先生認可了他家大蒜,那麼明年他還會續訂。有了COSMOPlat這樣一個便捷、易操作平臺,劉四海直接跨過傳統農産品供銷諸多中間環節,直接和終端用戶交流,收集反饋資訊,迭代大蒜産品。
在交流中,他還能挖掘曹先生需求,提供一些個性化産品。比如,北京人吃雜醬面時喜歡就著糖蒜吃;家裏有三高患者或者防癌需求,黑蒜是不錯的選擇。劉四海可以根據曹先生的具體需求提供個性化的大蒜産品,增加産品附加值。
那麼,劉四海是怎麼種出這三畝”透明大蒜“的呢?
2017年10月,在金鄉魚山鎮這1000畝大蒜準備育種時,海爾COSMOPlat便介入進來,通過數據可視化系統,全方位實時監測大蒜生産過程,包括環境溫度,濕度、風力等級、風向、光照強度、土壤溫濕度、降水量等指標;通過對採集的各類數據及歷史數據對比分析,測出大蒜采收時間,給農戶和企業對市場預期的評估提供參考依據;同時根據土壤成分分析進行科學種植,保證大蒜品質及高産。
今年蒜價降到了近年最低點,但劉四海種的3畝大蒜整體增産900多斤,收割後第三天全部被訂購,而且比臨鎮蒜農多賣了1000多元。
除了金鄉大蒜,COSMOPlat農業物聯網平臺上還有小米、黑豆、紅豆、調味品等60余個品種。曾幾何時,中國農民階層被城鄉二元結構剪刀差重壓,但現在,他們通過COSMOPlat這樣的便捷、低成本的物聯網基礎設施,把用戶抓在手上,並且擁有了更多固定用戶,劉四海再也不用擔心成為莊家操控蒜價下的犧牲品。
這就像10年前,人們用地理大發現的眼光去打量淘寶:原來做生意這麼簡單,普通人也可以低門檻地淘寶網上實現財富高速積累。
現在,就像劉四海這樣再普通不過的金鄉農民,能和全球最先進的物聯網技術“零距離”,本身就是時代大變局下的縮影。而純製造業的時代也過去了,未來的製造業就是服務業。未來的利潤在於技術含量,不在於市場有多大,而是深耕的深度。
而任何産業升級都要建立在已有的産業鏈生態、技術研發積累和上下游資源連結能力上,憑空是飛不起來的。在這裡,網際網路燒錢圈地模式不靈了,比拼的是對行業的理解、深耕,生態構建能力有多強。
從2005年開始,海爾在製造業領域開始推行以用戶為中心的人單合一模式,在製造端推動把産品改成連結萬物的網器,企業平臺化、生態化,這為海爾在工業網際網路開局之時構建COSMOPlat平臺,形成領跑勢態打下基礎。
而海爾這次”高速換道“,把品牌之間的競爭轉到生態構建上,也印證了世界企業家集團首席執行官丁海森所説,從傳統行銷時代,數字行銷時代,再到智慧行銷時代,每一步突破想像的發展背後,都是技術迭代後的深入賦能,這給品牌成長帶來新的希望。
(責任編輯: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