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在自治區“兩會”期間,有關縣域經濟發展及民生等話題,依然是代表們討論的重點。那麼,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內蒙古電力公司在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引領下,在服務縣域經濟方面發揮的作用如何?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為此,記者深入到商都縣、化德縣、鑲黃旗等地,了解縣域經濟發展狀況。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國家實施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特別是供電保障給力,推動了基礎農業設施的轉型升級,促進了廣大農牧民的增收,加快了城鎮化、工業化建設的步伐,增強了縣域經濟實力,昔日邊遠落後的農牧業旗縣在促進農牧民增産增收、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一)
商都縣,如今是馬鈴薯的重鎮。有人説,全國的馬鈴薯40%在烏蘭察布,而烏蘭察布90%的馬鈴薯在商都。近年來,商都馬鈴薯經濟快速發展,得益於噴灌圈的逐年增多和滴水灌溉面積的逐年擴大。隨著希森、太美等一些知名企業入駐商都,昔日名不見經傳的馬鈴薯如今已走出國門,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
小海子村支書梁佔金説,過去靠天吃飯,每畝馬鈴薯産量最多2000斤,上了噴灌圈後,每畝産量增加1倍多。一個噴灌圈噴灌的面積達300至500畝。2013年,商都噴灌圈發展到389套,噴灌面積達18.5萬畝;滴水灌溉面積達6.4萬畝。每個噴灌圈的配套電力設施投入為20萬元。僅此一項,電力配套設施的投入共達7780多萬元。
從2012年開始,商都實施節水灌溉。商都縣電力公司做可研時,根據節水灌溉功率,測算變壓器容量。如果安裝100千伏安變壓器,容量大,會增加變損;如果安裝50千伏安變壓器,容量小,無法保證可靠用電。在充分調研基礎上,他們與一些生産廠家商量,專門生産一種66千伏安的變壓器,既保證節水灌溉,又可降低變損。從此,區內獨一無二的66千伏變壓器開始在商都落戶。2013年,已有270台66千伏變壓器安裝在節水灌溉的田間地頭。
李家村支書何友文説,感謝黨的惠民政策,從2012年6月開始,電力公司下調井灌電價,每度電由0.519元下調至0.237元。他家20多畝滴水灌溉電費,由500多元降至200多元;每個噴灌圈的電費從8萬下降至4萬元。宋家村支書張海龍説,國家鼓勵搞家庭農場,現在每戶都有二三十畝水澆地,除種植馬鈴薯外,還種植西芹、甜菜等經濟作物。收入可觀,現在的農民活著很有體面!
小海子供電所所長張守德説,前幾年,由於水澆地面積擴大,用電負荷也隨之增大,供電高峰時難免有限電現象。為此,2013年新增1座110千伏變電站,緩解地區供電緊張局面。商都縣電力公司轄9個供電所,多年來,從初春開始供電局便成立黨員先鋒隊,服務到秋收,確保農民用上安全電、放心電。
據統計:商都電力公司執行農灌電價後,一年為農民讓利592萬元。該公司總支書記黃東渤説,2013年售電量完成2.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加上市局大用戶負荷,2013年商都地區售電量完成達17.4億千瓦時,6年翻了兩番多。
(二)
化德縣,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城,如今向工業化鎮方向邁進,且步伐很快,2013年新增工業負荷18萬千瓦,全年工業負荷售電量達14.8億千瓦時。該縣常務副縣長郭守玉説,他有三個想不到,一是想不到這麼多民營企業在貧窮的化德縣落戶;二是想不到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會這麼快;三是想不到地方財政收入會增加了許多。
化德縣礦産資源豐富,2013年落戶化德的重化工企業有21家,當年投産的有9家。作為地方政府,特別感謝電網建設超前,感謝電力出臺的保增長電價政策,2013年電網建設超過以往10年的總和,兩座220千伏變電站增容兩台主變,兩座35千伏增容兩台主變,新投運1座35千伏變電站,共增容38.26萬千伏安。
郭守玉説,從2010年開始,電網建設推動了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工業化帶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2013年化德實現生産總值46億元,增長12%;完成固定資産投資47億元,增長23%;城鄉每人平均收入分別增長11%和16%,各項主要指標增速均高於全市平均水準。他説,下一步市場配置資源後,化德縣的發展會更好。
化德縣發展重化工,環保問題政府非常重視。記者在化德縣工業園區專訪,看不到粉塵,聞不到焦油氣味。化德縣天成鐵合金有限公司是一家建廠10多年的老企業,年産10噸硅錳合金,當年兩台6300千伏電小石爐,去年拆除,新上兩台2.5萬千伏電大石爐,加裝除塵設備,從設計、施工,到安裝、驗收,供電部門全過程協助。主動優質服務贏得客戶的聲聲讚譽。
(三)
鑲黃旗,一個牧業旗縣,如今是石材之鄉。當年,由於電網建設相對滯後,110千伏單回路供電,造成線路末端電壓低,供電沒保障,所以礦山開發時,大都採用柴油機發電打風鑽的技術,造成礦山開發成本高。
過去的兩年中,鑲黃旗加快電網建設步伐,新建2座11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新增容量9.3萬千伏安,新增輸電線路長度115千米,形成110千伏雙回路供電,變電容量增加了2倍。同時新增10千伏及以下農網線路414千米。2013年實現牧區戶戶通電工程(其中風光互補297戶),一戶一表改造完成8216戶。
電網堅強,吸引了區外10多家石材加工企業、還有煤礦、金礦、泥鉭礦等企業在鑲黃旗落戶。副旗長付志剛説,泥鉭礦是一種用於航空工業的稀有金屬,鑲黃旗是國內第三家,對方之所以選擇在鑲黃旗辦廠,除資源優勢外,更看重這裡的電價優勢和可靠的電力保障。如今的鑲黃旗電網,有4座110千伏變電站、5座35千伏變電站,整個線路環繞38個礦山開發點和工業園區的28家企業,而且所有礦山企業距離電源點沒有超過10公里的,企業不用再自建變電站了,也不用柴油機發電了,降低了礦山開發成本,加快了縣域經濟發展速度。
鑲黃旗2013年售電量達2.2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比增加539萬千瓦時。付副旗長説,自治區確定在錫林郭勒盟培育兩個“雙百億工業園區”,鑲黃旗是其中之一;鑲黃旗規劃建設百萬級風電場,2013年風電上網3.2億千瓦時,已全部就地消化。眼下當務之急是應該新上一座220千伏變電站,可消納更多的風電上網。
(四)
內蒙古電力公司所轄旗縣電力公司52個,其中有38個躉售電力公司。2013年公司主網投資安排102億元;農網升級改造工程投資30億元,項目82項,其中110千伏項目30項,35千伏及以下52項。當年底,2010、2011、2012年工程全部完工,2013年工程完成80%,共解決20519戶通電問題,實現“戶戶通電”工程。公司在所屬8個盟市營業區內推行城鄉用電“同網同價”、井灌優惠電價,減輕農牧民電價負擔;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繼續出臺保增長電價政策,兩項合計讓利19.18億元。2013年除巴彥淖爾市中旗、後旗、五原3個旗縣售電量略降外,其他35個躉售旗縣售電量均為增長;38個躉售旗縣共完成售電量16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5%。售電量做為一項基礎指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內蒙古縣域經濟發展狀況整體情況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