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重慶力爭2030年底設施蔬菜面積達100萬畝

時間:2024-05-10來源 : 農民日報作者 : 鄧俐

原標題:從“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重慶力爭2030年底設施蔬菜面積達100萬畝

記者從5月6日-7日在重慶市開州區召開的全市設施蔬菜綠色高效生産觀摩交流會上了解到,到2030年底,全市設施蔬菜面積達100萬畝,將進一步提升“菜籃子”穩産保供能力。

發展設施蔬菜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和標誌,是集工程設計、農藝、環境等現代技術和裝備于一體的生産方式,是典型的資金、技術、勞動複合密集型産業,既可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穩定安全供給,又可減少耕地佔用,促進蔬菜産業提質增效,帶動農民增收。

重慶發展設施蔬菜有基礎、有優勢。全市全年冬季氣溫和無霜期均高於全國同緯度省份,因海拔差異和山脈阻隔,形成多樣的立體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物種資源。高中低海拔地區四季均可發展品種多樣的設施蔬菜,豐富市場供給,較北方平原品種相對單一的設施農業有特色、有優勢,且有通過設施農業實現蔬菜等重要農産品全年均衡供應並確保綠色高産高效的基礎。

經過10餘年的發展,重慶市設施蔬菜定植面積78.2萬畝、産量251.8萬噸,初步形成開州辣椒,武隆、璧山番茄,永川藤菜、食用菌,萬盛金針菇,銅梁芽苗菜,黔江、城口羊肚菌發展格局。通過低海拔區冬春設施提早栽培與高海拔區夏秋避雨栽培以及調控食用菌、芽苗菜等設施蔬菜季節産出比例,重慶地産菜基本實現由“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跨越,“春淡”“秋淡”問題已基本解決。其中全市設施蔬菜平均單産約為露地栽培的2倍以上,6%的播種面積貢獻10%的蔬菜産出,為確保全市“菜籃子”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效明顯,但問題短板依然比較突出。重慶市設施蔬菜發展仍存在老舊設施佔比較大、環境調控能力不足、平均單産水準不高、農機農藝融合不夠、土壤連作障礙嚴重、技術人才缺口明顯、冷鏈倉儲設施欠缺等問題。

為促進設施蔬菜提質增效,重慶市將堅持存量改造與增量拓展並重,因地制宜探索推廣先進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設施蔬菜類型,創新應用一批引領性、前瞻性關鍵技術,提升設施蔬菜綜合生産能力、供應保障能力和産業競爭力。

在主城區近圈層和區域中心城市近郊,將重點支援産銷一體化龍頭企業、科研院所建設一批立體種植、智慧調控的連棟溫室、植物工廠和食用菌工廠等主體和現代化生産設施,配套國産化智慧管控系統和智慧作業裝備,發展高端蔬菜種植,打造一批集精品蔬菜生産、科普展示、休閒採摘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智慧化設施種植精品園區。

在渝西等傳統優勢蔬菜産區,將扶持基礎好、實力強的經營主體,帶動合作社和農戶以經濟適用為原則,靈活選取避雨棚、防蟲網、遮陽棚、塑膠大棚等設施類型,以單棟和連棟鋼架塑膠大棚為主要方向,在原有露地蔬菜基礎上,建設一批功能完善、配套齊全、技術先進、集中連片的優質特色設施蔬菜生産基地。

在渝東北、渝東南地區,將重點挖掘荒山荒坡、低效閒置耕地林地等資源,通過開墾復耕等途徑積極開荒建園,發展設施蔬菜生産。同時,針對山區局部氣候多變、山高坡大等特點,積極開展基地宜機化改造,配套集水灌溉設施,提升設施保溫和抗風抗雪荷載標準,提高蔬菜防災減災和週年生産能力。

在武隆、巫溪、黔江等地區,將充分利用高山地區生態優勢,加強高山設施蔬菜品種結構調整和配套技術研究,大力推廣設施蔬菜全程綠色高質高效生産技術,建設一批設施蔬菜新品種試驗示範園、高效種植模式示範基地和高山綠色有機設施蔬菜生産基地。

至2030年底,重慶力爭設施蔬菜面積發展到100萬畝,渝西地區率先建成萬畝級現代設施蔬菜産銷先進示範帶,建成15個以上標準化升級改造示範基地,作業機械化率達50%,全市設施蔬菜週年均衡供給能力和應急保供能力全面提升。(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鄧俐)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