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在2024光谷馬拉松的第36個企業接力跑站點,武漢達夢數據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皮宇接過中國光谷的旗幟後,帶領36人方陣向終點——形似馬蹄蓮的武漢未來科技城跑去。
降溫後的武漢寒雨飄飄,但“80後”皮宇一路跑得鬥志昂揚。“我們是帶著使命感和成就感跑最後一棒的,心情激動而自豪。雖然最後一段賽道需要爬坡,但方陣沒有一個人掉隊。就像企業的發展歷程一樣,經歷風雨後慢慢成長壯大。”
今年是中國光谷成立36週年。除了全馬、半馬、健康跑等常見項目外,光谷馬拉松組委會還專門設置了由光谷高新企業、科研院所、青年團體等組成的36個創新創業方陣,以接力形式完成全馬。各行各業的跑者以馬拉松之名,致敬一座從無到有的科創新城;在挑戰極限的過程中,傳承“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敢於冒險、崇尚成功”的光谷精神。
一場馬拉松,推介一座城
2024光谷馬拉松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6840人報名,最終2萬餘名跑者中簽,兩項數據均創下“光馬”歷史新高,不少人因其獨特的賽道而來。
與不少“打卡”城市美景的馬拉松賽道不同,“光馬”的賽道以科技含量著稱。
從華中科技大學出發,沿著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前進,跑者一路會經過在光谷紮根成長的上萬家企業,其中不乏長飛光纖、高德紅外、華工科技、小米武漢總部等在業界擁有話語權的高新企業。全球首款128層三維快閃記憶體存儲晶片、全國首臺最大功率10萬瓦的工業光纖鐳射器、國內首款2K高頻PWM柔性屏等諸多“第一”誕生於此。如今,這裡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光纖光纜研製基地、光器件研製基地,全國最大的鐳射産業基地之一。
來自江西的“00後”康同學已有5次全馬參賽經歷,但這次他並不以刷新個人最佳成績為目標,而是選擇邊跑邊看。“一路接連看見那麼多知名的高科技企業,感覺很震撼。途中我還看見了懸在空中飛馳而過的空軌列車。跑在光谷,就像跑進了未來。”他説。
來自重慶涪陵的肖郭奪得女子全馬冠軍,這次跑馬經歷讓她對武漢的科技與熱情留下深刻印象。“賽道沿途的學生志願者非常熱情,一直在給我們加油,讓我們越跑越興奮。”肖郭説,希望通過這次比賽拿到直通2025年武漢馬拉松的名額,在不久後重返江城。
一場馬拉松,映射一座城
中國光谷的發展,就如同一場馬拉松。
奔跑在鱗次櫛比的高樓間,60歲的武漢跑者毛靜民不禁回想起這方土地30多年前的樣子。“那時,這裡是一幅農村景象,泥土路、莊稼地,沒什麼人願意來。”
1988年,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迎接全球新技術革命的浪潮,中國光谷應運而生。彈指一揮間,昔日的泥土路變成寬闊的柏油路,昔日的城中村矗立起幢幢高樓,曾用於種植養殖的土地上“長”出高新技術産業園區。
河南小夥丁團偉2016年在光谷安家立業。“8年來,光谷的經濟發展、創新創業氛圍、生活環境都有顯著提升,生活在這裡,我覺得很幸福、很榮幸。”他説。
當日,丁團偉在妻子與子女的助威聲中奮力衝過終點,以3小時18分完賽,將個人最好成績提高了14秒。“如果將光谷的發展比喻成一場馬拉松,我覺得它剛邁入後半程。過去幾十年,是光谷打好基礎、儲蓄實力的階段,後半程的路還很長,它將進入提速衝刺的狀態。”丁團偉説。
年輕的科創新城,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向前邁進。2023年,中國光谷的GDP達2715億元,以武漢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市13.6%的地區生産總值。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光谷的GDP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一場馬拉松,激活一座城
“跑馬時,我時常會反思,覺得自己的人生還可以再努力一把。研究策略、充分練習,我相信自己還能一次又一次突破PB(個人最好成績),不論是在馬拉松裏,還是在家庭和事業中。”丁團偉説。
像丁團偉一樣,不少平時散佈在光谷各個崗位的科技工作者、投資人、創新創業者都參與到家門口的這場馬拉松裏,在挑戰身體極限的同時,思考人生與企業的未來。
“企業的發展需要持久的耐力、不斷的創新和堅定的目標,就像跑馬拉松一樣,得咬定目標,一步步堅持下來。”皮宇説,明年8月,達夢將搬到面積8萬方的新基地,公司發展將翻開嶄新的一頁。“但我們還是會繼續堅持自主研發、原始創新的技術路線,這樣才能在事業的馬拉松賽道上不斷前進,取得更好的成績。”
時至今日,“光馬”已不僅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區域文、旅、體、商深度融合的示範場景,也是光谷人與光谷情感上的紐帶。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部長瞿淩雲説:“光谷的發展與馬拉松精神高度契合,越來越多的新光谷人通過馬拉松賽事找到在這片熱土上的歸屬感。‘光馬’賽道恰好從光谷的起點跑到光谷建設的新終點,大家因此能實地感受光谷的變化,感受創業和發展的不易,並積蓄創造更好成績的力量。”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