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一盤數字經濟大棋 北京爭“先手”

時間:2021-01-27來源 : 北京商報作者 : 楊月涵

數字經濟站上了時代的浪潮。對首都北京而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理應一馬當先,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順勢而為,寫進了《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規劃綱要草案”)。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政府服務與市場參與協同……面向建成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詳細的建設路徑隨之出爐,北京已然“火力全開”。

一張新名片

長遠規劃要從當下起步。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今年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數字化引領“高精尖”産業發展,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強頂層設計,佈局全域應用場景,一體建設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

北京對數字經濟的重視是一以貫之的。去年6月,北京就曾發佈《北京市加快新場景建設培育數字經濟新生態行動方案》,不久後,北京市經信局又印發了《北京市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行動綱要(2020-2022年)》,提出了許多細化的內容,比如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GDP比重達到55%,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産業化能力不斷夯實提升,建設完善的數字化産業鏈和數字化生態等。

“數字經濟肯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市人大代表、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儒欣稱,北京第三産業佔比是全國最高的地區之一,其中的資訊技術佔比也是最高的,這些對於北京發展數字經濟而言,是很好的優勢。

産業大升級

“我們目前提到的數字技術、數字城市、數字社會以及數字經濟,講的就是數字的産業化和産業的數字化,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市科委主任許強如此總結道。

産業數字化或許是近些年來常常見諸報端的問題,也就是外界常説的數字化轉型。規劃綱要草案也提到,要加速傳統産業數字化賦能,加速數字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發展,體現在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文娛消費、文化教育、醫療健康等領域。

市人大代表、北京格靈深瞳資訊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趙勇稱,産業數字化就是以數字化能力和網際網路渠道進行賦能的産業。近年一些傳統的行業也開始出現了數字化趨勢,包括金融業、農業、醫療等。目前來看,整個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在向各行各業滲透。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我國産業數字化探索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邁進,數字技術帶動傳統産業産出增長、效率提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産業數字化增加值規模達28.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8%。

數據變身生産要素

如果産業數字化強調的是轉型,那麼數字産業化可能就要講“培育”了,相對來説,這可能是孕育更大希望的一條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的規劃綱要草案中,還特別提到了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這一點。

當數據升級為要素,由此就産生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市人大代表、九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澤瑋稱,市場數據也是有商業價值的,“比如我們匯集了1000家企業數據,最終做出了一個針對這些企業的商業服務模型,通過這個模型,能拿到銀行貸款的企業可能就會從原來的100家變成200家,即便剩餘的800家沒有拿到貸款,但我們做模型的時候也是付費的,這就形成了價值”。

事實上,早在去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數據便已作為一種新型生産要素寫入文件中。

趙勇在採訪中提到,對政府來説,數據資源也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因素。“例如政府要通過智慧化改進停車的精細化管理,就需要首先建設相關的智慧化識別設備,把停車情況精準地轉化為數據。政府要在疫情期間給小微企業提供稅費減免的政策,也需要看到這些企業運營的真實數據。只有這樣,政府才能知道這些政策是否制定得比較精準,以及是否被濫用了。”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我們逐漸開始明白,大數據其實不是把所有的東西堆積在一起,就像建築工地的沙土,無論堆積多少土石方,都無法成為建築的要素。”市人大代表、中護航(北京)資訊科技集團股東會主席劉峰稱,建築的要素是鋼筋、混凝土以及燒制的過程等。對大數據來説,它需要的是會“説話”,自己能流動,這才是最重要的。而當我們講到數據要素的時候,也意味著我們數字化的程度以及數字化的發展開始成熟了,知道要往什麼方向走。

數字不能形成孤島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綱要草案中,也點明瞭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一系列關鍵動作,比如制定數據管理條例,探索制定數字資源産權、資訊技術安全、數據隱私保護等重點領域規則,制定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推動公共數據安全共用,鼓勵網際網路平臺公司、大型研究機構向社會共用公共數據,驅動商業數據有效聚集等內容。

此外,規劃綱要草案在系統構建數字發展新生態中還提到,要推動數據資源資産化,其中就包括制定數據開放計劃,培育數據交易市場,組建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圍繞數字貨幣流通、數字資産交易、數字貿易、産品溯源等,開展一批數字資産交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試點等。

交易可能就是數字産業化的另一大要點。“數字不能形成孤島,它必須要有很好的流動、交易。”在許強看來,數字經濟也有國內的大迴圈和國際之間的雙迴圈,一方面是北京以及國內的數字交易流動,同時還有國際間的數字交易,也包括一些標準的制定,“都是我們發展數字經濟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周儒欣也稱,數據已經形成了一種生産要素,或者説變成了一種商品,所以它必須要交易。而且北京也有這樣的優勢,所以北京要探索建立數據交易的平臺、建立相應的機制。

而數據的交易也蘊含著大量的機會,尤其是對中小企業而言。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發展的機遇已經成型。許強提到,北京發展數字經濟的第一個要務就是加大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大數據中心、雲服務、資訊傳輸、感知、數學孿生、邊緣計算技術的佈局和運用,要部署底層技術,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字“可用不可見”。

實際上,數據“可用不可見”本身就涉及到了數字經濟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

如何在發展數字經濟的同時,平衡隱私保護的問題?許強提到,要重視對數據權利的保護,通過一些法規來保護涉及個人隱私的資訊,以及數據權屬。趙勇也認為,從國家戰略層面和産業發展層面等來講,用戶數據作為一種資源,一方面需要通過法律法規進行嚴格規範管理,一方面不能因噎廢食、過度管理。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歐洲在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在隱私數據管理方面過度嚴格,導致整個歐洲的本土網際網路企業在面臨國際競爭中徹底落敗。今天,整個歐洲的網際網路市場都被美國企業壟斷。整個歐洲的數據資源,都被美國企業收集和利用。以至於歐洲國家必須通過美國企業配合,才能調用網際網路數據進行本土的反恐調查。

“用得好,數據資源可以轉化成積極正面的社會資産;用得不好,數據資源會成為浪費、負擔和風險。”關於這一點,趙勇建議我們要謹慎積極地出臺數據資産的産業政策,一手抓司法保護,一手抓産業競爭力。政策一定既要保護消費者權益,又要為産業提供一個合法獲取數據資産的路徑。

(責任編輯:沈曄)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