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在實體藥店購藥存在痛點,網上藥品交易市場得以快速發展。5月23日,京東大藥房聯手醫藥産業研究機構中康資訊發佈的《中國藥品零售市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網上藥店藥品交易規模達61億元,同比增長35.56%。雖然在整體市場規模上仍不能與實體藥店相比,但在增速上已高於實體藥店25.76個百分點。同時,報告顯示,藥品線上上線下銷售呈現出品類側重差異。
從整體市場交易規模看,實體藥店仍是零售購藥核心渠道。報告顯示,2013-2017年,實體藥店市場規模從1870億元增至2690億元,網上藥店市場規模從12億元增至61億元。儘管實體藥店仍是老百姓購買藥品的主要渠道,但藥店分佈不均衡、單一藥店品種少、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仍是消費者在傳統藥品零售渠道購藥時存在的痛點。相較而言,便利性、價格透明、藥品豐富成為消費者選擇在網上購藥的主要原因。
同時,線上線下藥品零售渠道在銷售的藥品品類上存在明顯差異。報告顯示,在實體藥店銷售的主要産品中,藥品佔比達70%以上,其次為保健品,還有少量的食品、器械類用品、日用品等。僅就藥品而言,實體藥店銷售最多的藥品品類為感冒藥、胃腸道用藥、降血壓用藥等應急性藥品;但以京東大藥房為例的網上售藥渠道,銷量較大的前四大品類分別為補腎壯陽藥、風濕骨傷藥、補氣養血藥以及維礦物質等,偏計劃性消費藥品。
消費品類的差異進一步體現在消費者購藥的客單價上。報告顯示,全國百強兩所藥店的客單價在61-72元,而京東大藥房在2-4月的客單價均價分別為162元、108元、119元,後者明顯高於前者。對此,京東大藥房負責人王廣磊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線上藥品銷售更注重計劃性消費,這類消費的産品服用週期較長,本身單價也較高;而應急需求屬於偶發需求,消費者不需要批量購買,客單價自然較低。
(責任編輯:沈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