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羅平:花美油香 古法榨油成旅遊新亮點
發佈時間:2019-03-17 11:34:4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羅英  |  責任編輯:常曉姣

“依魯”是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菜籽油的商標,也是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的標誌。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制油技藝,堪稱民間手工榨油技藝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埃及、印度等古老國家就開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時《詩經•國風》和西漢《禮記•內則》中的膏指的就應該是油脂,也就是説從西周時期起,已經有了原始植物油制取的方法,中國制油業的種子從此萌芽。西漢末年,《汜勝之書》“豆有膏”是我國最早記載大豆含有油脂的一本農書。11世紀蘇頌著《圖經本草》經將油菜列入油料作物,説它“形微似白菜,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涂發黑潤,餅飼豬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這説明人類從油菜“供作蔬茹”發展到“採苔而食”直至“亦得取子”榨油歷史,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的進步過程,並使油菜植株性狀朝向人類需要的方向改變。



元代王禎所著的《東魯王氏農書》一書中記錄了榨油技術。該書《油榨》一章詳細記錄了油榨車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取油具也。用堅大四木,各圍可五尺,長可丈余,疊作臥枋于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圓鑿小溝,下通槽口,以備註油于器。凡欲造油,先用大鑊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輾碾令爛,上甑蒸過,理草為衣,貯之圈內,累積在槽;橫用枋桯相桚,復豎插長楔,高處舉碓或椎擊,擗之極緊,則油從槽出。此橫榨,謂之臥槽。立木為之者,謂之立槽,旁用擊楔,或上用壓梁,得油甚速。”明朝科學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詳細總結古代用油菜籽榨油的經驗和方法:“菜籽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然後碾碎受蒸。”炒菜籽要選用“平底鍋深六寸者,投籽仁于內,翻拌最勤。”怎樣才能提高菜籽的出油率呢?“既碾而篩。擇粗者再碾,細者則入釜甑受蒸;蒸氣騰足,取出以稻秸與麥秸包裹,如餅形。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或破篾絞刺而成。凡油原因氣取,油生子無。出甑之時,包裹怠緩,則水火鬱蒸之氣遊走,為此損油。能者疾傾疾裹的而疾箍之,得油之多,訣由於此。”宋應星還指出,菜籽油餅粕“皆重新碾碎,篩去秸芒,再蒸再裹,而再榨之。初次得油二分,二次得油一分”。在當時一般每百公斤菜籽可榨油三十公斤。“耨勤而地沃,榨法精到者,可榨油四十斤”。

雖然古法木榨油工藝早已被專業化現代生産方式所取代,但古法榨油榨出的油質純、色亮、口感香潤,不含任何人工調味及防腐劑,營養豐富,是現代追求生活品質的階層人士所喜歡的。而且這種榨油工藝作為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不僅僅是一種傳統、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羅麗江2012年組建了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依魯商標對古法木榨菜籽油進行保護;2013年10月,被命名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2月羅平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被雲南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3年12月在羅平掛牌成立“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習所”;2018年2月在羅平建起菜油博物館;2018年10月,依魯木榨菜籽油獲“曲靖市十佳旅遊商品(文創類)獎。



<  1  2  3  >  


分享到: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中國網旅遊官方微信

與主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