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來源:中國網 編輯:楊丹 人氣: 發佈時間:2024-12-06 11:53:19
摘要: 推動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推動中國和世界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

綠色化、數智化、融合化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和要求。共建“綠色一帶一路”亮點紛呈,在綠色、能源、基建等領域成績卓著。“一帶一路”建設強調綠色低碳,推動清潔能源、環保産業等領域的深度合作。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合作項目,通過共同研發和推廣綠色技術,幫助沿線國家提高環境保護水準,促進區域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與中亞國家在能源領域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重要成果之一。通過實施一系列戰略項目,如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等,不僅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也加強了各國之間的能源安全合作。在新能源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中國與沿線國家正在探索更多形式的能源合作,推動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的協同發展。通過加強鐵路、公路、橋梁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以及通信網路、電力電網等現代基礎設施的合作,推動了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和發展升級。同時,共建“一帶一路”也面臨著地緣政治複雜性、沿線國家經濟發展差異性、國際環境與社會風險等挑戰和形勢。

在推進“一帶一路”高品質共建的過程中,機制建設確實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對於能源及綠色低碳領域,應重點優化以下機制促進雙方的合作共贏。一是加強政策對話與協調機制。通過定期的政策對話會議,加強各國政府在能源政策、環保政策以及産業扶持措施等方面的溝通與協調。這有助於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動綠色低碳項目的實施,減少貿易摩擦和政策差異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建立産業鏈供應鏈協作平臺。搭建一個開放、包容的産業協作平臺,促進上下游企業間的緊密合作。通過共用市場資訊、協同研發創新、優化生産佈局等方式,提升整個産業鏈的競爭力,同時降低對單一市場或供應商的依賴,增強抗風險能力。三是完善綠色金融和投資體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産品與服務,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支援。通過建立專門的綠色投資基金、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可再生能源、清潔技術等領域的開發與應用。四是強化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技術在國家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先進綠色低碳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同時,建立人才培養和交流計劃,為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保障。

綠色金融助力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設立創新創業扶持基金、天使投資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綠色能源和數字零碳産業投資基金等。建立多方風險共擔機制,與銀行、擔保機構、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合作,提供各類金融信貸産品和服務。進一步釋放投資基金效能,積極推動政府和企業、社會共同出資設立産業創投基金,加快促成綠色低碳領域重大合作項目落地。把握“一帶一路”機遇,著力推動綠色低碳及基建産業走出去。圍繞綠色環保、智慧製造、數字經濟等領域,積極鼓勵與全球範圍內産業龍頭企業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開展跨區合作,同時,支援國內新興企業抱團出海,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提升産業競爭優勢。支援大型央企、國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積極承擔國際基建項目,推動我國新基建在全球範圍“排兵布陣”;搭建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平臺,分享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綠地投資模式的最佳實踐經驗,為更多企業走出去“牽線搭橋”,中小企業在國際上“站穩腳跟”。通過建立在綠色低碳産品生産、研發、品牌、服務等各領域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實現外資企業與中資企業“強強聯手”,切實增強外資與中資企業在綠色低碳前沿技術領域的深度聯合研發與創新協作。

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地緣政治衝突頻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機遇與挑戰並存。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進程中,應積極應對挑戰,更好地把握機遇。一是堅持多邊主義,在面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挑戰時,我國應堅守多邊主義立場,倡導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分歧和問題。二是進一步加強政策溝通,優化合作環境,加強政府間的溝通與協調,為合作項目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完善相關政策,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共同開拓新的市場空間。通過投資興業、貿易往來等方式,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四是進一步通過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和友誼。五是提高規劃科學性,注重前期調研和論證工作,確保項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加強項目風險評估和管理工作,及時發現並化解潛在風險,健全風險預警機制和應急預案,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確保項目平穩運作。

(供稿人:梁雲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