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堅持可持續發展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而可持續發展必須基於健康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提供了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和服務,為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提供動力。堅守生態系統健康的底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能夠推進美麗中國目標有序落實,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生態系統健康:維護人類與地球的共生關係
生態系統的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保護生態系統的健康歸根到底是保障人類的長期福祉。首先,健康的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的根基。健康的生態系統為人類生存提供了空氣、水、食物等基本資源,以及調節氣候和凈化環境等關鍵服務,確保人類的物質需求得以滿足。其次,健康的生態系統是經濟和社會穩定的基礎。生態系統破壞,對經濟發展造成惡劣影響,使得農業、漁業和旅遊業等依賴生態系統的産業發展緩慢。此外,資源的匱乏和環境的惡化可能導致社會衝突和不公。生態系統提供的生態服務是許多經濟活動的基礎,一旦這些服務受損,相關的經濟活動將難以為繼,影響社會的整體發展。最後,保護生態系統的健康也是對未來世代的負責。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維持地球生態平衡至關重要。通過保護和恢復生態系統,不僅能夠維護當前的生態平衡,還能為後代留下一個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生活環境。這是對未來世代權益的承諾,確保他們也能享受到生態系統帶來的豐富資源和服務。
因此,保護全球生態環境,尤其是脆弱生態區的生態系統,不僅是出於道德責任,也是確保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的戰略選擇。通過維護生態平衡,可以促進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逆行向前,在長江源頭姜根迪如冰川監測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對冰川脆弱環境的影響
生態系統挑戰:維持生態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可持續發展與生態系統健康是緊密相連的兩個概念。生態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只有健康的生態系統才能持續提供發展所需的資源和服務,維持經濟社會的穩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績,但是,經濟騰飛伴隨著環境污染、能源大量消耗,自然生態環境亦受到了嚴重破壞,生態系統健康受到劇烈衝擊,可持續發展任務依然艱巨。當前,我國生態系統的健康尚不穩固。今年5月到6月,第三輪第二批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雲南等7省(市),統籌開展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並曝光28個典型案例。“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和處理問題突出”“建築垃圾隨意傾倒破壞生態”“部分高原湖泊保護治理不力”等問題依然存在。
部分高原湖泊出現快速擴張態勢,科研人員正採集湖芯揭秘變化原因
生態系統的破壞會影響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包括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健康。因此,生態系統的恢復和修復對於創造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條件至關重要。通過這些努力,我們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社會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簡而言之,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健康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保護生態系統健康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行動計劃:以高水準保護支撐高品質發展
推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堅守生態系統健康底線,需要採取一系列綜合性的策略和措施。堅守生態系統健康底線的行動方案需要綜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因素。
加強環境監測和生態修復。系統的生態環境監測和評估是生態保護修復的前提。一是加強生態監測和預警體系建設。通過建設先進的數智化平臺監測網路,實時監控生態系統狀況,加強對極端自然災害的觀測網路建設,強化監測預測預警和影響風險評估,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二是強化區域聯防聯治。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實行沙漠邊緣和腹地、上風口和下風口、沙源區和路徑區統籌謀劃,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生態防護網路。優化農林牧土地利用結構,嚴格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控。三是落實法律法規和政策保障。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確保污染物排放和環境品質符合標準,根據監測結果調整和優化政策措施,堅守生態系統健康底線。
推進産業轉型和機制創新。推動綠色産業發展和保護生態系統核心區是關鍵。一是加快促進産業綠色轉型。加大對清潔生産、節能減排、迴圈經濟等綠色産業的扶持力度,促進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二是完善生態保護機制。根據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管理暫行規定》,劃定並嚴格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區、自然保護區、水源涵養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加強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工作。三是科學規劃土地使用。加強土地利用規劃和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土地利用規劃,保護耕地、森林、濕地等重要生態資源,避免土地過度開發和破壞。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生活。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倡導綠色生活方式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一是加大對瀕危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力度。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通過瀕危物種人工繁育、生物遺傳基因保護等方式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並通過“回歸荒野”等修復方式開展動植物棲息地恢復工作。二是加大綠色生活宣傳。挖掘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中生態保護和修復的思想和資源,推出一批生態文學精品力作,促進生態保護意識持續提升。充分利用新媒體、博物館、展覽館、科教館等,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鼓勵綠色出行、節約能源、減少垃圾等環保行為,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三是推進志願服務體系建設。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服務機構、志願組織、公益基金、個人捐贈等形式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
(供稿人:張盛,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清華大學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主要從事可持續生態學、能源與資源經濟學等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