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厚植生態底色 譜寫美麗陜西建設新篇章

來源:陜西日報 編輯:喬喬 人氣: 發佈時間:2024-07-17 14:11:17
摘要: 厚植生態底色 譜寫美麗陜西建設新篇章。

靖邊縣天賜灣鎮延綿的青山間,風機林立。

近年來,榆林市堅持綠色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資料照片)。記者 李旭佳 攝

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3%;漢江、丹江幹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十年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流域內7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Ⅰ類;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余公里……

近年來,陜西堅定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聚焦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築牢生態屏障,以更高標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厚植高品質發展生態底色。

柔性治水守護碧水清波

漢江,肩負著“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的使命。

7月4日,晨曦微露。陜西省漢中市天漢濕地公園內,連片荷花開放,不少人在晨練。

64歲的漢中市民劉濤雄早早架好相機,記錄荷葉沾露的美景。“濕地公園水清景美,白鷺、綠頭鴨是這裡的常客。每天來這兒轉一轉,心情別提有多好了。”劉濤雄説。

很難想像,10多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灘,雜草叢生、亂石堆積。2012年,漢中市啟動“一江兩岸”規劃建設,隨著河道疏浚、堤壩加固、生態修復等漢江綜合整治工程加速推進,一個集生態堤防、水上棧道、蘆葦群島、灘地溪流於一體的濕地公園呈現在人們面前。

“在打造城市濕地過程中,我們運用柔性治水和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保留漢江河道原生態岸線,利用河道裏的砂石堆積成各式鳥島,同時依託江灘天然形態進行島嶼修復。”漢中市一江兩岸辦公室副主任閆曉明介紹。

如今,漢江漢中城市段共有大小生態島嶼219座,為水源涵養和動植物棲息生長提供了良好環境。當地已觀測到超30種魚類、90種鳥類在此棲息,314種植物在此生長。

在陜西省漢中市寧強縣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漢水源村坐落在濕地核心區。三千里漢江正是從這裡發源,一路奔向遠方。

赤日炎炎。漢江邊,幾名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一手提袋子,一手握夾子,撿拾垃圾。守護漢江水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共識。

68歲的廖正儒退休後做起了漢江源的環保志願者,閒暇時就來撿拾垃圾。“現在,越來越多人參與到漢江源生態環境保護中,為保護漢江作出貢獻。”廖正儒説。

作為漢江源頭所在地,寧強縣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全力保障水源地生態環境。

漢江源頭水質達到Ⅰ類標準,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植物有10余種、珍稀動物有20余種。

植綠增綠築牢生態屏障

7月3日傍晚,陜西省延安市吳起縣退耕還林森林公園內,不少市民在此納涼、散步。全國唯一的退耕還林展覽館就坐落在這裡。館內展出的不同年代的珍貴資料圖片,展示了延安退耕還林的成果。

“20世紀末,延安市水土流失面積達2.88萬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77.8%。”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總工程師趙東説,“‘下一場大雨脫一層皮,發一回山水滿溝泥’。特別是春秋兩季,延安沙塵暴頻發,遮天蔽日。”

作為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延安市大力實施以退耕還林為主的林業生態建設,在黃土地上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1998年,吳起縣在全國率先啟動封山禁牧;

1999年起,延安市推行植樹種草、封山禁牧、天然林保護、舍飼養畜等退耕還林工程措施;

在南泥灣,退耕還林“先鋒”侯秀珍帶領村民植樹造林,栽下的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

在安塞區雷坪塔村,村民張蓮蓮在荒山荒坡上造林1750畝,種植樹木20余萬株,綠染山川滿目翠;

……

從黃沙飛舞到綠波盪漾,從荒山禿梁到層巒疊翠。如今,綠色成為陜北大地最美的底色。

“延安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千萬餘畝,僅2016年以來就完成營造林569萬畝、義務植樹5000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達53.07%,植被覆蓋度達81.3%;年入黃河泥沙量由過去的2.58億噸減少到0.31億噸。”趙東説。

延安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更好的棲息環境。據統計,延安現有陸生野生動物264種。子午嶺林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北豹數量增至110多只,是迄今全國已知華北豹野生種群最密集的區域。褐馬雞、原麝、黑鸛等珍稀野生動物數量也不斷增加。

好生態帶來好光景。退耕還林第一縣吳起縣南溝村,20多年退耕還林3萬餘畝,林草覆蓋率達92%。靠著綠水青山,南溝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成集休閒旅遊、生態農業、文化體驗、森林康養于一體的3A級旅遊景區,實現農旅總産值2950萬元。全村戶年均增收3000多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80萬元。

在延安,越來越多的地方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産業有機結合,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文旅等産業,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綠生“金”“碳”尋發展密碼

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的榆林,因煤而興,是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基地。

近日,陜西省榆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彥軍很是欣喜: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開發區節能減碳專項2024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2500萬元。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400萬噸/年CCS示範項目40萬噸/年CCS先導試驗項目獲得此次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援,用於規模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建設。”7月3日,張彥軍介紹。

張彥軍提到的400萬噸/年CCS示範項目,是目前擬建的全國最大二氧化碳捕集封存項目。

“該項目將採用‘集約化、大規模、清潔利用和有效利用’現代潔凈煤技術模式,對二氧化碳地質封存、監測技術進行系統性研究,配套煤化工産業低碳減排,建設西北地區二氧化碳減排國家級示範基地,為煤化工行業碳減排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工業示範。”項目負責人白治學介紹。

7月2日,在陜西省神木市錦界工業園區,一輛輛貨車滿載陜西北元化工集團生産的聚氯乙烯産品陸續駛離。不久後,這些産品將出口至80多個國家和地區。

“雙碳”背景下,傳統化工企業該如何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我們結合化工、電力、水泥、電石四大板塊,氯鹼、火電、冶金、建材、井礦鹽五大行業特點,構建起以PVC産品為核心的‘煤、原鹽、蘭炭、電石、發電、聚氯乙烯、燒鹼、水泥’一體化迴圈經濟産業鏈和‘精細化工+綠色材料’的低碳、高效、綠色化工産品産業鏈,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機統一。”陜西北元化工集團副總經理徐生智介紹。

為探索氯鹼行業減碳固碳新路徑,該公司依託現有氯鹼迴圈經濟産業鏈,建成生産能力4萬噸/年的碳酸鈉生産裝置。徐生智介紹:“該項目年可消減二氧化碳1.67萬噸。”

近年來,陜西著力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一項項由“黑”轉“綠”的項目相繼落地,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現代煤化工産業鏈已基本形成。

“榆林正全力打造‘風—光—火—儲’一體化新型電力體系,著力突破多能融合領域關鍵共性技術難題,推動煤化工産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榆林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馬宏革説。(記者 段承甫 王婕妤 李旭佳)

來源連結: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407/17/content_875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