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築牢“綠底”工程,促進高品質發展

來源:中國網 編輯:澤宇 人氣: 發佈時間:2024-06-12 21:02:45
摘要: 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

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新時代以來,推動高品質發展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自覺行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底色,堅持綠色發展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內容,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解決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一是科技創新驅動綠色高品質發展。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創新是第一動力”原則,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發展新質生産力,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産力加快發展。加強綠色科技創新,使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形成綠色智慧高端製造産業鏈。積極發展清潔能源,以更大力度推動我國新能源高品質發展,壯大綠色能源産業,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産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産業升級的新增長點。發展綠色服務業,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産業集群,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經濟體系。

二是“四位一體”協同轉型。堅持全面轉型、協同轉型、創新轉型、安全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色轉型是系統工程,需要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全過程各方面綠色化升級,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的系統性和有效性。綠色發展是對生産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方位、革命性變革,涉及結構優化調整、資源節約利用、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系統品質和穩定性等多個方面。為此,要堅持協同轉型。堅持目標協同,注重領域協同,突出主體協同,強化區域協同。創新是第一動力,堅持創新轉型,強化整合創新、科技創新、標準創新、制度創新,為實現綠色高品質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匯聚強大動力。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堅持安全轉型,確保轉型平穩有序、過程風險可控,確保能源安全,確保産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人民群眾正常生活,有利於築牢綠色高品質發展的基礎和屏障,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在高品質發展中的具體體現。

降碳,需要立足國情處理好“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係,平衡好“四個結構”、新能源與傳統能源、新興産業和傳統産業發展,推動能耗“雙控”逐步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減污,需要遵循減污降碳內在規律,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多管齊下,強化多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擴綠,需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統一監管,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增長,需要協同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和含綠量,降低含碳量。

三是聚焦重點領域,促進綠色低碳轉型。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加快結構轉型。聚焦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等重點領域。通過強化技術創新驅動,推進傳統産業工藝、技術、裝備升級,加強産業數字化、智慧化同綠色化深度融合,推動形成科技含量較高、資源消耗更低、環境污染較少的産業結構,促進綠色低碳轉型。

統籌好新能源發展和國家能源安全,堅持規劃先行、加強頂層設計、搞好統籌兼顧,注意處理好新能源與傳統能源、全局與局部、政府與市場、能源開發和節約利用等關係,推動新能源高品質發展。我國的能源稟賦“富煤貧油少氣”,統籌實現能源安全和碳中和戰略目標,能源高品質發展應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依靠顛覆性科技創新,鍛長板,補短板。及時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産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産業升級的新增長點,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

加大對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優化完善綠色交通標準體系,鼓勵綠色智慧化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研發和應用。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水準、自然資源稟賦差異明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強化生態環境區域協同治理,構建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空間格局。引導社會公眾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和責任,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是優化綠色低碳迴圈政策體系。健全支援綠色低碳轉型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相關市場化機制,為綠色轉型提供政策支援和制度保障。持續優化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築牢財政的國家治理基礎和重要支柱,發揮綠色財稅調節功能。新一輪稅制改革應科學設置綠色稅制,重點是完善碳稅制度,包括遵循碳稅中性原則、合理設計碳稅稅率、有計劃分步驟完善稅制要素、合理使用稅收收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強碳稅與其他政策工具搭配組合。

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優化政府對綠色發展的引導效率和服務品質,推動綠色資金配置效率持續提升。建立健全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市場價格機制,引導和激勵企業增強“排碳有成本、減碳有收益”的意識。

(作者:胡一鳴, 係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 梁雲鳳,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