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把美麗陜西建設擺在全省自然資源工作突出位置

來源:中國網 中國自然資源報 編輯:澤宇 人氣: 發佈時間:2024-01-19 15:39:04
摘要: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報道。

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列報道:

把美麗陜西建設擺在全省自然資源工作突出位置

陜西省自然資源廳黨組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是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綱領和科學指南。“四個重大轉變”“五個重大關係”“六大戰略部署”等重要論述,鮮明提出了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全面領導的重要要求。自然資源部門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必須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以最堅定的決心、最嚴格的制度、最有力的舉措,當好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

要把貫徹大會精神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對陜西生態環境保護寄予深厚期望,為建設美麗陜西提供了根本遵循,為陜西生態文明建設指明瞭前進方向。我們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刻汲取秦嶺違建事件的教訓,持續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要清楚認識陜西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局中的特殊地位。秦嶺是我國的“中央水塔”,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主要水源地匯集區和供給地。毛烏素沙地和白于山區荒漠化治理是“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的重要板塊。這些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全局性生態功能的重要生態系統,決定了陜西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局中的特殊地位,也是我們必須時時放在心上的重點關切。

要時刻牢記黨中央賦予自然資源部門的重要職責。自然資源部門的“兩統一”核心職責,無一不與生態保護息息相關。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厚積成勢,再到加強系統整合、協同高效,持續推動機構職能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變革,既要有強大的政治勇氣,也要有足夠的政治智慧,還要有過硬的政治定力,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唯有念茲在茲、久久為功,聚沙成塔、積水成淵。

當前,陜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品質發展新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把美麗陜西建設擺在全省自然資源工作的突出位置,結合發展實際,細化目標路徑,抓好工作落實。

——心懷“國之大者”,堅決守好耕地保護紅線。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作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的一員,耕地既是“飯碗田”,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田”,必須守好耕地紅線,全力保障糧食和生態安全。一要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堅持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全面建立五級田長責任制,推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網格化監管,對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盯得緊、管得住。二要優化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空間佈局。推動永久基本農田和高標準農田佈局“由北向南”向關中集聚,建設“關中糧倉”,推動果業、林業“由山下向山上”轉移,使農業生産空間佈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農業生産規律。三要規範耕地佔補平衡管理。合理確定全省不同區域補充耕地路徑、範圍、規模和時序,進一步規範項目實施的全流程管理,全面規範交易行為及資金管理,穩定耕地數量、提高耕地品質。四要加大土地執法力度。以“零容忍”的態度、“嚴起來”的態勢,及時查處違法違規佔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行為,持續保持耕地保護的高壓態勢。

——重塑山水底色,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要時刻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一要健全秦嶺生態保護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發揮秦巴山區自然資源遙感監測平臺作用,全面整治違法佔地、違規經營、越界開採等“五亂”問題,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守護綠水青山。二要守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基準線。發揮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的作用,配合建立採煤礦區地下水位監測系統,防止超采地下水,科學合理劃定煤炭井田開發距離,留足江河生態緩衝帶。三要強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加強陜南硫鐵礦污染綜合治理,強化漢丹江濕地整體性保護與系統性修復。四要著力推進重點生態工程。做好全省荒漠化、沙化底數調查,保持與林業工作數、位、圖一致,推進全省國土空間規劃與“三北”工程六期規劃的銜接落地,打造我國北方綠色長城。五要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圍繞國家級陜西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加快實施秦嶺區域、黃河流域等19個省級山水工程和125個歷史遺留礦山修復項目,實現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

——堅持治本之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關鍵環節。一要以更高起點構建規劃體系。配合自然資源部編制《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組織編制《漢丹江流域國土空間規劃》等專項規劃。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二要支援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統籌空間規劃佈局、用地審批供應、不動産權登記等調控政策,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開工,推動傳統産業綠色改造升級,支援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等新産業新業態發展。三要加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管住總量、控制增量、盤活存量,嚴格配置新增計劃指標,明確土地利用優先序,引導項目優先利用存量土地,嚴格執行用地標準,推動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用存量換增量、地下換地上、資金技術換空間,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四要持續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從嚴管控礦業權登記和現有礦山規模,推動礦山數量“只減不增”、位置“由散到聚”、工藝“推陳出新”。

——深化體制改革,履行好職責使命。圍繞全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完善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和用途管制制度,自覺履行好“兩統一”核心職責。一要築牢國土調查監測基礎。紮實開展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和季度遙感監測,強化對“三區三線”以及秦嶺、黃河流域、漢丹江等重點部位的專項監測,確保生態環境問題的“早發現、早制止、早規範”。二要推進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有序開展重要自然生態空間確權登記,明晰産權,讓生態保護告別“公地效應”,奠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自然資源資産清查、領導幹部離任審計等工作基礎。三要加強資産權益管理。紮實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産所有權委託代理機制試點,有序推進資源資産清查統計、分等定級、價值核算、價格評估,不斷完善全省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制度。四要嚴格空間用途管制。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嚴格對照産業準入清單,加強規劃審批等行政許可,強化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監管,不斷完善全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確保自然生態空間面積不減少、生態功能不降低,逐步提高生態服務保障能力。

生態治理,千年大計;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新征程上,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忠誠踐行初心使命,堅定生態保護的決心,保持生態保護的定力,用心用情用功書寫新時代答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