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碼”之外,部分企業又多了一項身份認證——“企業綠碼”。工業和資訊化部日前公佈了2023年度綠色製造名單,並面向綠色工廠試點推行“企業綠碼”,對綠色化水準進行量化分級評價和賦碼,直觀反映企業在所有綠色工廠中的位置以及所屬行業中的位置。
公佈綠色製造名單、推行“企業綠碼”,是為了引領提升製造業綠色化水準。綠色工廠在獲得“企業綠碼”後,可向其採購商、金融機構、有關政府部門等出示,證明自身綠色化發展水準。“企業綠碼”每年更新一次,此次發佈的綠色製造名單會動態調整,有進有出。顯然,這是要加強綠色工廠梯度培育和動態管理,樹立領軍標桿,引導綠色工廠持續對標、提升水準,帶動綠色技術推廣應用、産業鏈供應鏈協同轉型,推動綠色製造邁上新臺階。
綠色製造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題中應有之義。發展新質生産力是要走生産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新增長路徑。綠色製造是現代化製造模式,其核心在於推動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環境影響最小化。當前,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嚴峻,綠色低碳發展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我國還處於工業化快速發展期,産業結構仍未跨越高消耗、高排放階段。要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瓶頸,守護好美麗藍天,必須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製造體系,厚植高品質發展綠色底色。
發展綠色製造不僅有低碳環保的“面子”,也有經濟價值的“裏子”。相較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動力往往不夠,不少企業認為這是“賠本賺吆喝”。事實上,在綠色製造過程中應用的綠色技術、綠色材料等,不僅能幫助企業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減少能耗、降低成本,還能提升産品品質、科技含量和品牌附加值。已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青睞綠色産品,願意為綠色創新買單,綠色消費蔚然成風。比如,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新能源産品産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44.5%;太陽能工業用超白玻璃、單晶矽等綠色材料産品産量均增長30%以上。
在中國製造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綠色化和數字化互為補充、相互促進。一方面,數字化技術和成果能推進綠色製造。比如,生産銷售等環節互聯互通,將數據要素投入生産等,有利於減少資源消耗、提升生産效率;再如,企業數字化轉型後採集到的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數據,可以自動監測並分析節能降耗情況。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和綠色技術相互融合,能産生更多新技術。比如,數字技術與綠色能源技術融合,帶來了數字化的綠色能源低碳技術。下一步,著重推進人工智慧、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綠色製造領域的應用,將産生更多化學反應。
推進綠色製造,既要開源也要節流。事實證明,綠色産品大有市場空間。以環保裝備製造業為例,近年來産值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3%。地方政府、企業等都更有積極性去培育綠色水準更高的新興産業,大幅增加綠色産品和服務供給,逐步構建起從基礎原材料到終端消費品的全鏈條綠色産品供給體系。同時,也要注重推動傳統製造業綠色升級,鼓勵企業用高效綠色的生産工藝和技術裝備去改造傳統製造流程,支撐起綠色製造的“基本面”。
齊頭並進、有增有減,才能有效推動産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迴圈化、生産過程清潔化、産品供給綠色化、製造流程數字化,為中國製造加入更多綠色動能。(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