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陜西省旬邑縣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持續優化提升林長制管理體制機制為抓手,探索“林長+”模式,有力推動了全縣林業工作高品質發展。
“林長+”制度創新,奠定林業發展“新格局”。建立了“林長+法院院長+檢察長+公安局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協作機制,協同辦理林業刑事案件2起,起訴濫伐林木刑事附帶民事案件1件,收回生態修復治理費用14710元。縣鎮村三級林長針對重點時期、重要節點以及問題多發區,定期或不定期、專項或日常開展巡林11319次。根據需要重點關注和推進的工作,推行林長制提示單,明確工作時限和要求,累計發出提示單33份,督促縣級林長解決問題14個,督查發現並整改問題8個,更換履職不到位護林員7人。
“林長+”資源管護,譜寫生態保護“新篇章”。發揮縣級總林長、林長協調各方的作用,成立了全市首個縣級林業綜合執法機構,集中開展了打擊“亂砍濫伐、亂捕濫獵、違規販運苗木、違規用火”四個專項行動,受理林業行政案件32件,行政處罰23人,罰沒款312250.96元。審核、上報項目使用林地12宗,收繳植被恢復費1035.87萬元。投資160余萬元購買了業務用車、無人機、乾粉滅火器、新式防火服等防火物資,發放森林防火物資2121件,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開展無人機噴藥防治松阿扁葉蜂1200畝,投放花絨寄甲成蟲防治松林2700畝,開展産地檢疫復檢70批次,未發現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組織開展“清風行動”,布設紅外相機監測設備40台套,拍攝到金錢豹、紅腹錦雞、豹貓等珍貴影像資料。
“林長+”産業發展,打造綠色經濟“新引擎”。各級林長始終將林業産業發展作為壯大産業經濟,放大生態優勢的有力抓手。投資620萬元,新建雜果經濟林1600畝,開展核桃低産林改造2000畝,在底廟鎮東牛、西牛村、土橋鎮東曹村等7個村開展花椒提質增效2046畝。建成榆林子村大榛子、程王村核桃、北崖頭村花椒,劉西村花椒等4個産業示範園;緊盯苗木花卉産業,開展大田育苗60余畝,培育藤本月季、櫻花、玉蘭等苗木7000余株,定植毛白楊、巴旦木等樹種1300余株,帶動群眾增收30.7萬元。
“林長+”國土增綠,厚植綠色發展“新底色”。各級林長堅持將國土綠化作為提升資源總量、築牢綠色發展根基的重要內容,親自主導、親自參與,高標準完成營造林11.9萬畝,綠化道路35公里、綠化直觀坡面160畝;翠屏山滑坡山體試點栽植膠東衛矛40余畝,“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項目、固溝保垣綜合治理項目正在實施。組織900余名機關幹部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栽植中槐4000余株,綠化道路10公里,折合綠化面積120畝,縣域綠化水準持續提高。
“林長+”康養旅遊,激發生態旅遊“新活力”。立足馬欄、石門綠色生態和風土人文優勢,縣級總林長親自調研,指導謀劃森林康養業發展。投資2.1億元,建設了馬欄鹿野苑森林康養基地項目;投資800余萬元,依託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建設了石門山森林康養二期項目。石門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康養基地推行“林旅+康養”“農旅+康養”“文旅+康養”等模式,主打夏季“納涼避暑”“農家樂+民宿”“農家樂+採摘”等旅遊産品。投用後年接待遊客可達7萬人次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30個以上,帶動周邊“庭院經濟”年增收200萬元以上。
“林長+”鄉村振興,展現鄉村面貌“新顏值”。結合原有村落環境,因地制宜設計綠化方案,各級林長根據包抓區域,積極引導鼓勵群眾在房前屋後、路旁、水旁、村旁、宅旁進行綠化植樹,樹下搭配獨桿月季、格桑花等花種,形成了喬、灌、花相搭配的鄉村綠化結構。今年累計投資200萬元支援10個鎮辦建成鎮頭村、高坪村、前村、井坳村等森林鄉村15個。在集體林管護崗位中,選聘502名身體條件能勝任野外巡護工作的脫貧戶參與生態管護工作,按月兌付護林補助218.37萬元。發放生態效益補償227.8萬元,受益群眾達6350戶,帶動187名脫貧群眾參與林業重點工程建設增收30余萬元。
“林長+”碳匯減排,開啟綠色低碳“新里程”。結合《咸陽市林業碳票管理辦法(試行)》《咸陽市林業碳票碳匯計量辦法(試行)》,堅持先行先試、紮實推進。經過前期宣傳引導,聘請專業公司對清垣鎮2083畝試點林地進行勘界、確權登記核查、碳匯量測量。咸陽市林業碳票發放交易暨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旬邑縣順利舉行,西北地區第一張林業“碳票”順利頒發,並被旬東煤業競拍所得,交易碳匯量4876噸,成交金額近10萬元,標誌著“雙碳”工作進入實質性落實階段。(中國網 劉 景 何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