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小憶當年當農民:荷鋤持鐮田地間

來源:中國網生態中國頻道 編輯:清風 人氣: 發佈時間:2022-06-24 20:32:33
摘要: 小憶當年當農民:荷鋤持鐮田地間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這是二十世紀農民的真實寫照!那時我也是其中的一員。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當時臟點累點,但值!

鍛鍊了筋骨,體會到農民的艱辛。我生長在農村,真正當農民是從“文化大革命”開始的。剛剛小學畢業,因為學校“關門歇業”,只能務農。一陣雞鳴狗吠之後,天剛濛濛亮,正是小孩睡回籠覺的時候,生産小隊隊長的哨子聲響了——上早工的走了,走了……春天,社員們肩扛設草爬子,前前後後幾十人,在睡眼朦朧中,來到莊稼地裏,一字排開,用爬子背敲打一堆堆冬天從池塘裏挑上來的肥泥,為滋滋綻放綠色的小麥苗松土施肥;夏天社員們頭頂烈日搶收搶種,手握鐮刀剛剛割掉金燦燦的麥子,又要彎腰咚咚咚地插起秧來,讓一塊塊麥田漸漸地變成了波光粼粼秧苗搖拽的綠色田野;秋天社員們成群結隊挑著沉甸甸的稻把子,一陣陣號子聲,一把把汗水,迎來的是一個又一個豐收年;冬天社員們男的興修水利,女的挑起田間管理重擔……一年四季,他們都是在這樣忙忙碌碌聲中度過的。因為,在這些繁重而又精彩的勞動場合都有我的身影,所以他們的勞動狀況我記的非常清楚,至今仍歷歷在目。那時,我當農民留下的最深刻印像是與他們比著挑擔子。十幾歲的我,時常一挑麥把子稻把子就是一百多斤,比我身體還重,即使汗流浹背扁擔在肩上打滑,也從不歇步。其力量源泉主要來自勇氣,來自不服輸,來自好勝心理!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我身體好像越來越強壯,抗壓能力越來越大。全縣、全公社、全大隊那幾年興修的水利工程——河南河、葛塘河、程橋河等等,我都積極報名參加。開鑿這些人工河,都是靠一鍬一鍬挖出來的,一擔一擔挑出來的。在那“洪荒”年代,如果盼望機械化作業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想都不用想。在施工中,有時一個人一天要完成1.5至2立方米的土石方,挑著上百斤的擔子,哪怕是從河底爬到幾百米高的地方倒土,我也能保質保量完成一天的任務。什麼苦什麼累,一覺醒來,勁頭十足,又出發了。在工地上,我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幹起活來,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大家你追我趕,互相攀比,都想第一個完成一天的勞動任務。雖然沒有獎勵,但也要為自己為生産小隊爭光!榮譽感那時在我身上體現出來的就是埋頭苦幹,一馬當先!以實幹證明自己當農民也是一個不甘落後的農民!

也許是勞動鍛鍊了人,也能鍛鍊身體。我在農村生活了25年,前後有一半時間是在勞動中度過的。黑黑的皮膚,仿佛就是一個莊稼漢。耕田耙地,播種收割,樣樣農活我都能夠熟練地操作。讀小學、中學期間,我經常利用放學早的時間和週末時間到田野裏,幫助媽媽幹活,以減輕媽媽的勞動強度。因為媽媽個頭小,屬於體單力薄的人。也許是過去經常參加勞動鍛鍊,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年年在交公糧的時候,我背著200斤麻袋,扛著一百多斤巴鬥,通過一層層跳板,把糧食倒進約有10米高的糧倉裏,都能做到心不慌,腿不軟。現在我脫離農村已近50載,在人民日報援藏3年,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夜班近20年,身體仍然像在農村的時候一樣,腰板挺的直直的,眼不花耳不聾,思維清楚,尚可“舞文弄墨”,發揮“餘熱”。這完全得益於過去在農村勞動鍛鍊積累下來的身體“本錢”。在今後的日子裏,我要好好珍惜它,讓它成為安度晚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

糧食來之不易,汗水澆灌,必須珍惜。尤其是在當下,糧食變成了緊俏商品,是“香餑餑”,一天“俄烏戰爭”不結束,這種情況還會持續下去。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節約糧食非常重要。雖然現在提倡的“光碟行動”已有多年,但效果並不盡如人意。在賓館餐廳、單位食堂、自助餐桌上,一日三餐頓頓有剩饅頭剩米飯剩菜剩肉的現象,比比皆是。每當我看見有些人用餐“堆盤滿桌”吃幾口就“揚長而去”的時候,就會感到心痛不已!就會想起那首膾炙人口的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這首婦孺皆知的《鋤禾》詩勾起了我塵封多年的記憶——我又回到了當農民的年代:一天旁晚,天空佈滿星辰。我和其他大小農民一起正在麥場上忙著給牛拉著石磙子打的小麥稭稈翻身的當兒,突然飄來的一陣烏雲遮擋了月亮。我們馬上意識到,説變就變的水鄉天氣,告訴我們一場狂風暴雨將不期而至。説時遲,那時快。轉眼間,驚雷伴隨著瓢潑大雨嘩嘩而下!好在,我們人多,搬的搬,掃的掃,一會兒,就把鋪著一大場小麥稭稈趕在大雨到來之前收拾好堆起來了;打下來的小麥做到了顆粒歸倉。像這種如同“救火”場景在農村夏秋兩季號稱“雙搶”的搶收搶種中會發生許多次。有一年晚上脫粒稻穀已到深更半夜,加班的農民快要收工的時候,蒼天驟變,滂沱大雨眼看就要來臨。一時間,他們有的用稻草掩蓋剛從脫粒機脫下來的稻穀,有的舉稻草蓋稻場上高高的裝滿稻穀的蘆席摺子糧倉。大家爭先恐後,自掃“門前雪“,使脫粒機前呈現的一堆堆金燦燦的稻穀“毫發無損”。在回家的路上,衣服被大雨淋濕透了,像個“落湯雞”,他們也毫無怨言。因為淋雨對他們來説是家常便飯。在插秧季節,尤其是女性,經常冒著大雨穿著蓑衣戴著斗笠插秧搶農時。好多時候,我像他們一樣,從早到晚泡在雨水裏插秧,吃飯在田埂上。腰酸背痛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得到緩解一下;螞蝗叮咬的腿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護理一下。晚上收工回到家裏點著煤油燈做飯,簡單洗涮一下就上床睡覺了。我和他們這樣辛辛苦苦地勞作,其目的就是為了不誤農時多打糧食。儘管付出代價比較大,我們仍然不改初衷。從那時起,我就對當農民産生了一種自豪感。即使現在我已告別農村“面對黃土背朝天”的勞動生産方式多年,但我無時無刻不在用實際行動維護農民樸實、勤勞的形象,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一日三餐我從不剩下多餘的食物。吃多少做多少,厲行節約,已成為我和我家過日子的“座右銘”!

(李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