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離長江幹流僅800余米的尾礦庫隱患有多大?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1-09-10 17:18:56
摘要: 尾礦庫最大的環境風險是什麼?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尾礦庫是一個由尾砂堆積形成的具有高勢能的危險源,一旦發生潰壩會産生泥石流,可能對其下游居民和設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

原標題:離長江幹流僅800余米的尾礦庫隱患有多大?

第二輪第四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的第一批典型案例中,提到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集團)下屬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冶有色公司)豐山銅礦尾礦庫距離長江幹流800余米,尾礦庫廢水直排長江,風險隱患突出。這讓尾礦庫環境風險隱患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原本為保護環境而建的尾礦庫為何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隱患?一座尾礦庫距離長江幹流如此之近,又折射出哪些問題?

距離太近,尾礦庫的風險變成對長江的威脅

位於鄂贛交界的豐山銅礦尾礦庫,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面築壩且瀕臨長江,屬山谷型尾礦庫,距離豐山銅礦大約兩三公里。按照建設方案,豐山銅礦尾礦庫的設計總庫容為261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000萬立方米,1971年投入使用,距今已50年。

目前,我國共有尾礦庫近8000座。實際上,尾礦庫是礦山企業最大的環境保護工程,可以防止尾礦任意流向江、河、湖、海、沙漠及草原等處。企業在生産過程中,出於成本的考慮,通常會根據選礦廠的位置來確定尾礦庫的位置。

尾礦庫最大的環境風險是什麼?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尾礦庫是一個由尾砂堆積形成的具有高勢能的危險源,一旦發生潰壩會産生泥石流,可能對其下游居民和設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據了解,2019年1月25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尾礦庫發生潰壩事故,造成350多人死亡或失蹤。

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時還發現,在尾礦庫運作過程中,各種自然的(雨水、地震、鼠洞等)和人為的(管理不善、工農關係不協調等)不利因素時刻或週期性地威脅著尾礦庫的安全。因此,提高對尾礦庫的管理水準並保證其距離人類活動區域有適當的距離至關重要。

“豐山銅礦尾礦庫離長江幹流太近了,才800多米。”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工作人員站在豐山銅礦尾礦庫的壩頂指著前方説道。順著手指的方向看去,不遠處便是村民自建樓和池塘,武穴長江大橋也清晰可見。

“尾礦庫與常見的水庫不同,它並不是一次建成的。一開始尾礦庫只有初期壩,在後期的生産運作中會形成堆積壩,逐步堆積加高,類似于梯田狀。”督察人員介紹,“豐山銅礦尾礦庫是典型的‘頭頂庫’。”

督察人員所説的“頭頂庫”,是指下游1公里左右有居民或重要設施(學校、廠房、醫院、辦公樓、敬老院等)的尾礦庫,而豐山銅礦尾礦庫壩體與江堤之間有兩個自然村近30戶居民。企業提供的資料顯示, 2020年底,豐山銅礦尾礦庫已經修築到第十八級子壩,庫壩高超過設計標高的2/3,已經堆存尾礦189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僅剩110萬立方米。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頭頂庫”1425座(佔尾礦庫總數的16.1%)。這類尾礦庫一旦發生潰壩,後果不堪設想。

2020年3月2日,應急管理部等八部門聯合發佈的《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從2020年起,全國尾礦庫數量原則上只減不增,不再産生新的“頭頂庫”。到2022年年底,尾礦庫安全生産責任體系進一步完善,安全風險管控責任全面落實,堅決遏制非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潰壩事故。

“豐山銅礦尾礦庫離長江太近,管理不規範,它的風險就是對長江的威脅。”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

截洪溝建設緩慢,單位産品排水量是限值的3.48倍

典型案例還指出,大冶有色公司豐山銅礦一直未建設截洪溝,導致大量雨水混雜尾礦廢水直排入江。2020年排水量達279萬立方米,實際單位産品排水量達3.48立方米/噸,是《銅、鎳、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單位産品基準排水量限值的3.48倍。

“6月份來黃石暗訪時,我們發現尾礦庫在向長江排水,接著立刻調取了企業的排水數據,並對排水口的水樣進行檢測。”督察組工作人員介紹。

順著尾礦庫往長江的方向走去,入江口位於一座石橋的前方,排水溝被茂密的草叢覆蓋,走近些才能看到。

督察發現,大量山洪進入尾礦庫,導致每年約200萬噸含重金屬的廢水直排長江。“雖然尾礦庫廢水的重金屬含量沒有超標,但是排水的總量超標了,這意味著有更多的重金屬排入長江,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

督察組梳理資料後發現,2012年,豐山銅礦尾礦庫擴容環評要求建設截洪溝2550米,2019年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發佈的《湖北省尾礦庫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9-2020年)》也明確要求其完善截排水系統,減少雨水入庫量。當地有關部門多次督促企業整改,但大冶有色公司整改工作進展緩慢,一直未建設截洪溝,導致大量雨水混雜尾礦廢水直排入江。直到2021年6月,督察組暗訪指出這一問題後才開始啟動建設,截至2021年8月30日,建成截洪溝465米。

“截洪溝是尾礦庫管理的重要一環,因為一旦遇上山洪災害或極端降雨天氣,大量的雨水進入尾礦庫,極有可能發生潰壩。”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尾礦庫選址距離長江較近,一旦出現潰壩、漫頂,不僅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還易導致長江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破壞。”

同樣,為了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決策部署,從源頭上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中已明確嚴禁在距離長江和黃河干流岸線3公里、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範圍內新(改、擴)建尾礦庫。

尾礦庫為何問題頻出,又該何去何從?

據2019年8月發表在《中國鉬業》的《中國尾礦庫潰壩與泄漏事故統計及成因分析》統計,2001年到2015年間我國發生的尾礦庫事故中,尾礦庫潰壩有69起,佔到總數的一半以上。此類事故嚴重影響了周圍居民的生産生活。

《第一財經日報》也曾報道,2013年5月14日晚,湖南省醴陵市均楚瑩石礦發生決堤,庫內約2000立方米尾礦隨洪水傾瀉,部分菜地、堤壩受損,4座小橋被洪水衝垮。在尾礦庫下游沿河15公里範圍內,共有9家農戶被淹,約130畝農田受到影響。

如今,《防範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工作方案》對尾礦庫實行總量控制,這意味著新建尾礦庫必然會受到嚴格限制。“有一部分尾礦庫企業有可能通過加高擴容來延長尾礦庫的服務年限,如果不對壩體穩定性和排洪系統是否能夠滿足加高擴容需要進行充分論證而盲目加高擴容,則極易導致潰壩事故發生。”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2006年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尾礦庫“4·30”潰壩事故、2007年遼寧省鞍山市海城西洋鼎洋礦業有限公司尾礦庫“11·25”潰壩事故,以及2008年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新塔礦業有限公司980溝尾礦庫“9·8”潰壩事故,都是由於企業擅自對尾礦庫實施加高擴容造成的。

此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尾礦庫安全管理粗放,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設計運作,線上監測系統運作不穩定,應急物資儲備不足,沒有開展應急演練等,都成為尾礦庫問題頻出的原因。

“那些到了服務年限的尾礦庫主要由企業承擔主體責任進行監管。如果企業破産清算了,只能由政府兜底。”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

應急管理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表示,將切實提高尾礦庫安全監管的資訊化水準。2022年6月底前,濕排尾礦庫要實現對壩體位移、浸潤線、庫水位等的線上監測和重要部位的視頻監控,幹式堆存尾礦庫要實現對壩體表面位移的線上監測。(肖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