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天下黃河青海清”:黃河發源地青海繪千里生態長卷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1-06-25 16:35:34
摘要: 提到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常常是滾滾黃流,奔騰不息。

原標題:“天下黃河青海清”:黃河發源地青海繪千里生態長卷

提到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人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常常是滾滾黃流,奔騰不息。若溯流而上,來到黃河發源地青海高原,會看到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黃河清澈見底、碧波盪漾,多年生態保護,繪就了黃河青海段一幅多彩的千里生態長卷。

擦亮“天下黃河貴德清”的金字招牌

在擁有“天下黃河貴德清”美譽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一大片水草豐茂、魚躍鳥翔的濕地公園吸引了不少遊客。

貴德縣河湖長制辦公室高級工程師樊海生日前介紹,這一片濕地公園原本是一處旅遊度假村,當時未重視環境保護,久而久之這裡成了死水塘,“滿地是污泥,味道很大。”

為了擦亮“天下黃河貴德清”的金字招牌,當地引流縣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創新打造多層過濾水生態修復項目,水清了,林綠了,白天鵝等鳥類也在此安家落戶,貴德縣黃河風情線又恢復了“水-草-魚-鳥-人”的共生。

樊海生説,“大家對環境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環境不好,大家怎麼會去那裏。如今,貴德縣的整個黃河大堤都成為風景線。”如今,“天下黃河青海清”成為更多人的共識。

創新“牧光互補”的綠色收穫

從貴德縣迎流而上,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一片叫“塔拉灘”的地方,中國多個能源巨頭在此建設的光伏電站猶如藍色海洋。

“塔拉”在當地少數民族語言中意為“草原”,但後來沙化嚴重,失去了原有之義。

而光伏電站的建設,一份“牧光互補”的計劃讓當地生態修復有了意外收穫。按照這份計劃,發電企業定期清洗光伏電池組件流下來的水,能夠滋養地表植被,而植被豐富起來後,又能形成天然的牧場資源,實現良好生態迴圈。

“按照我們的經驗,三年時間,光伏電站的植被就會很茂盛,”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平價光伏項目部主任陳濤説,“我們2500畝場地,可以養200隻‘光伏羊’,實現‘牧光互補’。”

海南州是青海省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之一,是世界首條以輸送新能源為主的輸電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的“電源”所在地。

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該公司將在海南州興海縣推進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規劃,建成興海—共和百萬千瓦級新能源項目群。

推介多姿多彩的文旅資源

從貴德縣溯流而下,黃河千百年來滋養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國家級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所在地和國家藏羌彝文化産業走廊核心區。

6月18日、21日,黃南州先後在天津、上海舉辦文化旅遊資源推介會,線上、線下推介黃南州多彩資源。被當地人稱道的七必看(看騎馬點火槍、黃南藏戲等)、八必買(買唐卡、冬蟲夏草等)、九必吃(吃雪多牦牛肉、血腸等)、十必去(去黃河坎布拉、郭麻日古堡等)受到熱情關注。

“以前,不到青海旅遊,很多人都不了解我們藏鄉的‘非遺’産品。”黃南州尖扎縣文化館館長扎西才旦説,該縣參與推介的一些“非遺”産品被一掃而光,“希望有更多推介的機會,讓更多人了解西北的‘非遺’産品。”

黃南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副局長李俊説,今年,當地策劃了黃河廊道民俗風情之旅、熱貢藏鄉六月會探秘遊、石書奇觀浪漫結緣之旅、蒙旗遊牧文化體驗遊四大旅遊産品,希望實現旅遊業全域、全季、全時的均衡發展。(張添福 尹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