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守一方碧水 河湖長制打造“幸福河湖”

來源:經濟參考報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0-11-05 14:29:09
摘要: 2019年11月,水利部啟動示範河湖建設,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建設一批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為全國河湖管理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樣板。

2019年9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明確提出“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19年11月,水利部啟動示範河湖建設,計劃用一年左右時間,通過實施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建設一批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為全國河湖管理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樣板。

時隔一年,“幸福河湖”建設成效如何?記者近日在湖南、浙江等地實地採訪調研發現,多地加快推進河長制、湖長制各項工作,河湖保護和系統治理落地見效,實現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多地“幸福河湖”的打造,不僅換來河清水秀,也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優勢。

綜合治理打造美麗河湖

躍龍河位於湖南長沙瀏陽市西南部,流經葛家、鎮頭兩個鄉鎮,全長13.7公里,是瀏陽河的重要支流。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漫步在躍龍河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令人心曠神怡。

很難想像,這兒曾是讓沿岸居民避之不及的“臭水河”。瀏陽市鎮頭鎮黨委書記劉國泰告訴記者,2018年以前,因為養殖污染、缺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躍龍河污染十分嚴重,水質一度為劣V類。

如今變化的背後,是“三減三增”綜合治理帶來的河清水秀。劉國泰介紹説,所謂“三減”就是減畜禽養殖污染、減生産生活污水、減河道淤積垃圾;所謂“三增”就是增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增農業綠色生態防控、增河道景觀創建示範點。通過持續加大投入和治理,躍龍河生態環境建設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目前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

這並不是個例。在瀏陽市高坪鎮,九曲灣所在的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以瀏陽河永久性河流、株樹橋水庫以及兩岸森林組成的濕地——森林複合生態系統,孕育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濕地公園兩岸峰巒競秀,古樹青藤茂密,河水碧綠清澈。

“在公園建設前,九曲灣原是一塊荒地,內有一處廢棄砂廠,雜草叢生,缺乏管理,垃圾隨意傾倒,水質不佳,人居環境較差。”高坪鎮鎮長、鄉級河長張義根告訴記者,2019年底,瀏陽市全面啟動瀏陽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通過建設河道型濕地、水源涵養林,瀏陽河九曲灣段得到全面治理。

因地制宜,文旅融合,如今長沙市正加快打造“一河一景一品一韻”的多個美麗河湖樣板。

在浙江湖州,這樣的蛻變事例也不少見。走進東苕溪畔的吳興區道場鄉菰城村,乾淨整潔的村道兩旁青山連綿、鬱鬱蔥蔥,村口溪水潺潺、鳥鳴聲聲。而這裡曾經是“炮聲”連天的礦山村。從“賣石頭”到“賣風景”,菰城村依託東苕溪綠道工程,生態興村,走出了一條特色綠色發展之路,該村還獲評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

“家門口就有這麼美的風景,村民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菰城村黨總支書記陳新龍説。

在談及對“幸福河”的展望時,湖州市水利局副局長陳旭華説,湖州要走前列、當表率,努力把每一條河都建設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河湖長制守好一方碧水

守好一方碧水的背後,離不開河湖長制的深入踐行。“自河湖長制實施以來,全市河湖水質持續提升、生態逐步修復,26個國省控考核段面水質優良率從2013年的80%提升至100%,51個市控段面平均水質達標率達到100%,瀏陽河、溈水河等河流水質從原來的V類、劣V類提升至穩定達到Ⅲ類。”長沙市水利局副局長孫沅介紹説。

在瀏陽市小溪河(高坪段)的河長制公示牌上,記者看到河(段)長職責以及鄉級河長、村級河段長、社會監督員、巡查保潔員、義務勸導員的姓名、聯繫方式等。張義根説,他每次巡河都要走至少5公里,看看沿河有沒有破壞河湖的情況。每次巡河後,還要在“河湖長制APP”上打卡,並把拍的河道情況照片上傳至河長的微信群,定期“曬河”。

小微水體整治成為河湖長制深入推進的重要佐證。“下塘,3.2畝,認養人謝科良”,在瀏陽市鎮頭鎮雙橋村每個水塘邊,都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認養牌,藍底白字的牌子上寫著管護人姓名。村主任羅軍山介紹説,雙橋村去年啟動小微水體管護示範片區創建工作,整村推進,目標是各種小微水體全部管護到位,水質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發動群眾力量,共同守護一河清水,“民間河長”以及環保志願者等力量也在彰顯。

80後小夥陳豪是深圳市水務規劃設計院湖南分公司的員工,同時也是一名長沙縣“民間河長”。陳豪告訴記者,他一般上午8時和晚飯後都會巡河,對河道保潔、非法捕撈等進行日常監督。在巡河時,他還注意蒐集百姓的想法和建議,與河長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陳豪説,他正在籌備成立長沙市“民間河長”協會,準備開設“民間河長”大講堂,讓更多人參與到河流保護中。“幸福河是建設出來的,也是共同守衛出來的”。

據湖南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湖南全面建立了與官方河長形成有益互補的“雙河長制”,招募“民間河長”“百姓河長”“記者河長”等1.57萬人,引導公眾參與河湖管護監督,形成了保護江河湖庫的強大合力。

率先在全國試行“河長制”的湖州市長興縣,同樣以全民治理為理念,推行河湖管護共參與。長興縣水利局副局長徐建平告訴記者,長興縣全面發揮“青年河長”“巾幗河長”“紅領巾河長”“企業河長”在一線監督中的生力軍作用,330名民間“河小二”已帶動萬名青年志願者開展志願服務410余次。

不僅如此,河長制管理資訊系統APP、“無人機巡查”數字化管理系統、電子眼監控、水質監測等科技手段也被運用到河長工作中,共同構建“水陸空”智慧一體化的“智慧河長”管理體系。

金山銀山效應加速釋放

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隨著一幅幅詩畫韻味的江南水鄉畫卷徐徐展開,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也在加快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經濟優勢。

浙江省德清縣鐘管鎮蠡山村劉家港的河湖綜合治理就是一個典型。步入這裡,鷗鷺紛飛、魚翔淺底、綠植護岸,一派美景引人駐足。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這裡此前是魚類養殖地,水土流失、富營養化污染嚴重。通過治理,蠡山村劉家港水生態環境全面改觀,不僅從“黑臭河”變身“西施河”,還促使該村成功申報成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古村落,吸引了總投資5.8億元的古婚俗文化基地項目成功落地。項目負責人唐仲磊説,他們此前因環境惡劣無意落戶於此,後來看到當地治水後的良好生態環境,感受到了當地治水的決心和魄力,最終決定在這裡發展文旅項目。

在湖南瀏陽市高坪鎮,當地在優先保障濕地生態功能前提下,正著力將濕地公園南車灣、九曲灣納入全域旅遊路線進行整體規劃,帶動鄉村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發展。高坪鎮石灣村關閉了河邊的砂石廠,同時通過産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蜜蜂養殖、柑橘種植、農村電商等特色産業。“如今這裡的農家樂紅紅火火,村花土特産也做成了美食土特産,居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高坪鎮鎮長張義根説。

做好“水文章”,答好“生態卷”,深入推進河湖長制,打造“幸福河湖”,正在倒逼地方進行動能轉換,打造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