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沾化濱海: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魯北樣板”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網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0-10-22 18:53:42
摘要: 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實施漁鹽産業“六大工程”,打造鄉村振興“魯北樣板”

原標題:沾化濱海:立足優勢搶抓機遇,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魯北樣板”

立足當地資源稟賦,實施漁鹽産業“六大工程”,打造鄉村振興“魯北樣板”

10月17日,“中國漁鹽之鄉-沾化·濱海”授牌儀式在濱州市沾化區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中國鄉建院、中國民俗學會、中國規劃學會、中國建築學會、中國特産協會等機構中的2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由濱海鎮人民政府、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共同策劃、組織申請的“中國漁鹽之鄉”正式落地沾化區濱海鎮。

濱海鎮位於濱州市沾化區北部,是濱州市的北大門,鎮域面積529平方公里,擁有162.6公里海岸線,自然資源豐富,盛産各種魚、蝦、蟹、貝等海産品。目前,濱海鎮海水鹽田蝦養殖面積38.8萬畝,鹽田40萬畝。

據了解,濱海鎮提取海鹽的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五帝”時代,鹽業生産也持續了幾千年,該鎮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傳統海鹽生産基地。該鎮位於北緯38度線附近,終年溫差大,海水鹽度高,海鹽微量元素含量豐富,適宜海洋生物生長和曬制海鹽。由於一直採用傳統的曬鹽工藝,原鹽品質高。出産的鹽田蝦含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肉質鮮美。依託海水資源,大力發展滷水産業鏈,形成了初鹵養殖、中鹵提溴、高鹵曬鹽、苦鹵提取鉀鎂的海水利用鏈條。

近年來,濱海鎮持續進行産業轉型升級,不斷推進漁鹽及相關産業健康發展。大力推行“繁育推”現代養殖新模式,實施“南苗北育”工程。2020年,濱海鎮蝦苗標粗16億尾,出産鹽田蝦7000余噸。鹽田曬鹽工藝不斷優化,優一級品率95%以上,原鹽180萬噸。

據統計,2019年濱海鎮原鹽産值1.9億萬元,魚、蝦、蟹、貝等海産品産值3.4億元,漁鹽産業累計産值5.2億元。

今年以來,濱海鎮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緊緊牽住産業振興這個“牛鼻子”,與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進行戰略合作,深挖漁鹽潛力資源,高標準規劃打造了“中國漁鹽之鄉”,並開展産業體系認證、商標註冊、區域品牌推廣、行業標準制定等工作,進而挖掘文化歷史資源,設計開發“魯北民宿·渤海漁村”文化旅遊項目,構建全域“一村一景”集中連片示範區,創建“漁光一體”“上風下鹽”資源互補綠色能源基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

濱海鎮黨委書記闞玉輝説,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重點。我們在産業振興中的總體思路是:發揮區位優勢,利用優勢資源,結合沾化區整體産業發展規劃,壯大漁鹽産業規模,優化漁鹽産業結構,延伸産業鏈條,提升産業層次,做強産業品牌,拓寬産品銷售渠道,讓五千年漁鹽歷史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據闞玉輝介紹,下一步,濱海鎮將深化“中國漁鹽之鄉”品牌效應,實施漁鹽産業的優良苗種培育、標準化養殖、生産加工增值、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經營主體培育、科技支撐驅動等六大工程,讓漁鹽産業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引擎。

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劉煥利表示,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作為一家全面服務鄉村振興的綜合性平臺,我們將發揮自身優勢,放大濱海鎮的資源稟賦,深度服務於漁鹽産業的發展壯大,延伸産業鏈,增加産品附加值,拓展産業形態,促進産業振興,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據了解,目前,濱海鎮已經建立南美白對蝦養殖、鹽業科研基地,對接國內外的科研院校等工作站,打造科創平臺、實訓基地、研究交流平臺,助推轄區企業技術升級,深化産學研合作交流。建立漁鹽産業園,為第三方服務入駐提供平臺,根據水産養殖企業需求,引進冷藏、物流行業。順豐物流公司已與濱海鎮部分水産養殖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劉煥利説,“中國漁鹽之鄉”落戶沾化濱海,這是星火鄉村振興研究院與濱海鎮人民政府戰略合作的開篇之作,共同打造濱海“漁鹽特色小鎮”的重要佈局。我們正在積極推進濱海“漁鹽特色小鎮”整體形象提升項目,進行“魯北民宿·渤海漁村”項目的立項申請,開展漁鹽特色産品品牌建設,拓展電商運營渠道,以擦亮“中國漁鹽之鄉”金字招牌,塑造濱海特色的農耕、漁耕、鹽耕歷史文化品牌。

授牌儀式後,與會專家學者深入當地農村進行實地調查了解,並參加了“鄉村振興·魯北樣板-建築與民俗文化”學術研討會。大家圍繞當前鄉村振興的熱點,結合各自領域,從突出地域建築特色,保護傳承民俗文化的角度出發,著重總結研究山東傳統建築與民俗文化如何以人為本,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發揮助推作用,探索山東鄉村建設的實現路徑,最終打造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魯北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