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遵循生態保護原則修復礦山(新時代新步伐)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生態 人氣: 發佈時間:2020-09-29 13:09:36
摘要: 2019年,自然資源部發佈了《關於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今年6月出臺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21處提到“礦山生態修復”。

近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礦山生態修復。2019年,自然資源部發佈了《關於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今年6月出臺的《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中,21處提到“礦山生態修復”。

全國各地也涌現出一些生態修復典型案例。例如,海南省蓮花山過去靠山吃飯、大量開採石灰礦,留下6個巨大礦坑,植被嚴重破壞、廢石堆積成山,威脅人畜安全。2018年,海南農墾旅遊集團開始著手生態修復,因地制宜地將生態修復、文化産業、旅居産業發展結合起來,將廢棄礦坑“點綠成金”,不僅成功解決歷史遺留露天礦山生態破壞問題,還打造出蓮花山文化景區,修復後的礦坑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400多個就業機會,並且成為海南西部第一個準4A級景區。

對於礦山生態修復,筆者建議在修復過程中須踐行節約、自然、有限修復與宏觀等四個原則。

節約原則。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須堅持節約優先,因為每一度電、每一滴水背後都存在著資源環境代價。對廢棄礦山渣堆的處理,應以自然恢復為主,儘量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來開展修復,以降低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耗費,並減少二次污染。

自然原則。自然講究一個“宜”字,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進行修復。如對遺留廢棄地進行植被恢復時,首先需充分考慮適合本地環境的鄉土物種,確保生物多樣性。如在沙漠地區就不宜大規模種植高大喬木,以避免對地下水資源超量採用。

有限原則。避免過度修復,因為過度修復往往意味著高昂的治理費用。

宏觀原則。礦山修復要樹立礦山生態修復的大局觀、全局觀,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原則,著眼于更為宏觀的時空尺度來考量整個工程。急於求成、做表面文章的修復工程常功虧一簣。成功的修復並非幾年之功,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看到效果。(周晉峰)

(作者係北京大學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