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生態環保幹部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成科 人氣: 發佈時間:2019-09-11 18:14:46
摘要: “督察工作本身就是鬥爭,同錯誤的發展理念作鬥爭,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鬥爭,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鬥爭。”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鬥爭“以問題為導向”是生態環境系統幹部的高頻用語。江西省創新領導體系,在推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過程中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省委書記、省長為“雙主任”,下設綠色發展、自然資源保護、城市污染防治、交通運輸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10個專業委員會,分專業、分領域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著對年輕幹部的殷切期望,激勵我們始終保持昂揚的戰鬥激情,衝在最前面,幹在最實處,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主戰場上勇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于會文深受鼓舞。

“總書記的教導正當其時,為我們指明瞭鬥爭方向,傳授了鬥爭方法。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葆鬥爭精神。”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陳小平心潮澎湃。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在生態環境戰線的廣大幹部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態環境短板。

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到2020年,要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到2035年,要做到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黨的十九大描繪出一幅宏偉藍圖。而想要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鬥爭。

“當前,我們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保是關鍵。同時,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三大攻堅戰之一,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項必須堅決完成的政治任務。可以説,治污攻堅是偉大鬥爭的重要方面。”于會文説。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成績無不是通過艱辛鬥爭得來的。

四川省因地制宜,增加“散亂污”企業整治攻堅戰,下定決心“斷舍離”,淘汰落後産能;精準發力,強化秋冬季枯水期執法,僅2018年枯水期強化執法專項行動就動用3000多人次;生態環境廳“一把手”帶隊暗訪,壓實責任,打通最後一公里。

2018年,四川全省優良天數比例為84.8%,同比增長2.6個百分點;87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88.5%,同比增長14.9個百分點,其中沱江水質達到十年來最好水準。

環保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經濟高品質發展也因此獲得容量與空間。去年,四川省GDP達到40678.13億元,首次躋身“4萬億俱樂部”,增長率保持在8.0%,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産業結構和生産方式加快形成。

去年,江西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了160余次批示;創新制度體系,開展明察暗訪,利用曝光典型、函告、通報、約談和移交線索問責等多種手段引導整改;在涉及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省直單位“三定”方案中明確其“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夯實職責,分工協作。

2018年,江西省PM2.5年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4%,超額完成44微克/立方米的年度考核任務,地表水水質總體為優,全省還新增危險廢物處置能力28.4萬噸/年。

作為有色金屬大省,湖南省面臨著不同於其他省市的土壤污染防治壓力。去年,湖南省全面展開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工作,布設42696個點位,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形成全省土壤環境大數據,同時推進地方立法,完善體制機制。

“湖南將繼續發力,在啃下重金屬污染整治這塊‘硬骨頭’的同時,開展風險管控,切斷重金屬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説。

“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時候,不進則退,就像滾石上山,稍一鬆懈就滑坡倒退,不是回到原點,而是跌到更低處。”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部長辦處長張華平説,“治污攻堅不會一帆風順,要拋棄幻想,堅定鬥爭意志,投身鬥爭,敢於出擊,敢戰能勝。”

奔著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鬥爭

“以問題為導向”是生態環境系統幹部的高頻用語。

當前,雖然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改善,但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要堅決同口號環保、數字環保,假治理、走過場,平時不用力、臨時“一刀切”等問題做鬥爭。

“個別部門或領導幹部認識不足站位不高,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濫作為;有的企業利字當頭,偷排漏排超排;生態環境系統內的個別幹部得過且過,不敢動真碰硬。”于會文深入剖析存在的問題。

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爭。

“督察工作本身就是鬥爭,同錯誤的發展理念作鬥爭,同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鬥爭,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鬥爭。”生態環境部華南督察局局長岳建華表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中央賦予我們的‘尚方寶劍’,是鬥爭的一大銳利武器。面對問題,更需要我們敢衝鋒、搶高地、奪勝利。”

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生態環境問題15萬餘件、罰款數額達24.6億元、行政和刑事拘留2264人、公開曝光125個典型案例……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的一系列數字反映出督察取得的實際效果。今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以黨內法規形式通過,督察工作不斷向縱深推進。

大環保格局初步形成。“2014年綜合督察試點時,我們在佛山指導市委市政府將生態環保相關工作分解到全市36個部門。如今,管生産的、管發展的、管行業的,都要管環保,黨委、政府、各部門,都要協同發力。”岳建華説。

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整改。“練江過去就像個癌症病人,督察指出問題後,經過整改,如今看到了希望。”岳建華回憶起督察廣東時黑臭的練江。

發展理念更端正。近年來,“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還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已經成為各地發展過程中的共識。

“要緊盯問題,加快整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回頭看’發現的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尤其要聚焦過去一直反映但仍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陳小平説,“作為長江經濟帶沿線省份,江西還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在打污染防治攻堅戰、持久戰和殲滅戰的同時,我們還要打升級戰,從源頭上調結構、優佈局、促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潘碧靈表示。

“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踐本身就是對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的有力詮釋,站在治污攻堅主戰場上,我們要更敢於擔當,較真碰硬,狠抓落實。”張華平説。

在複雜嚴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

鬥爭精神、鬥爭本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在摸爬滾打中增長才幹,在層層歷練中積累經驗。

立身百行,以學為基。“必須加強理論武裝,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不斷往深裏走、往心裏走、往實裏走。”張華平説,“平時要反覆學,築牢基礎,遇到問題時要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找方向、尋路徑、求答案,問題解決後還要回顧反思,加深理解,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學以致用,擔當作為。“年輕幹部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是蜜罐里長大的,缺乏大風大浪的歷練和複雜環境的考驗。”岳建華説,“我們要在風口浪尖上鍛鍊,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複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幹。”

要把握鬥爭規律,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治污攻堅的每個戰役都非常重要,非要排序,碧水保衛戰放在第一。”于會文説。“千河之省”四川境內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800多條,總長度達11萬公里,連起來可以繞地球近三圈。四川不僅要保障本省9100萬人民喝上乾淨水,還要守好長江第一道崗,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治水壓力可想而知。

于會文介紹,四川省將持續發力,用河長制的力量“一拳發力”,用科技的力量把脈開方,用資本的力量推進實效,用管理的力量精準施策,用社會的力量打一場“全民戰爭”。

要注重鬥爭方法,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在策略問題上靈活機動。

江西省創新領導體系,在推動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過程中成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省委書記、省長為“雙主任”,下設綠色發展、自然資源保護、城市污染防治、交通運輸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10個專業委員會,分專業、分領域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2018年,我們首次把全省110個縣區(開發區)納入空氣品質排名,各縣區的書記、縣(區)長親自抓大氣污染治理。今年以來,委員會已經召開了三次會議,高位推動,狠抓整改。”陳小平説。

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我們不是為了鬥爭而鬥爭,而是要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于會文舉例説,“例如,治污需要實實在在的項目,可有的項目明擺著不賺錢,怎麼辦?我們採取了‘肥瘦打捆’的方法,把利潤不同的項目搭配起來招標,雖然慢一些,但對後續的管理和推動非常有利。”

鬥爭離不開自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張華平説,“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與‘庸、散、懶、慢、浮’的不良習氣作鬥爭,從自己做起,穩住心神、管住行為、守住清白,在鬥爭中才能心有底氣、一身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