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垃圾管理修法調研 一次性物品成熱點

來源:新京報 編輯:曉輝 人氣: 發佈時間:2019-09-05 10:01:39
摘要: 近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組織下,北京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走進街道社區,圍繞是否應該總量控制、是否應該禁止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等8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中的關鍵問題,聽取居民、物業代表、社區工作者的意見。近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組織下,北京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走進街道社區,圍繞是否應該總量控制、是否應該禁止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等8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中的關鍵問題,聽取居民、物業代表、社區工作者的意見。

原標題:垃圾管理修法調研一次性物品成熱點

8月28日,部分人大代表來到西城區廣外街道京鐵和園社區參觀垃圾分類情況。新京報記者王貴彬攝

8月28日,部分人大代表來到西城區廣外街道京鐵和園社區就《北京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修訂聽取居民、餐飲企業、物業等代表的意見。新京報記者王貴彬攝

8月30日,中國農業大學向新生展示分類垃圾桶模型。新京報記者李木易攝

近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組織下,北京市、區、鄉鎮三級人大代表走進街道社區,圍繞是否應該總量控制、是否應該禁止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等8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中的關鍵問題,聽取居民、物業代表、社區工作者的意見。

連日來,中共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以人大代表身份來到基層,與社區居民、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面對面交流,並聽取意見建議。據介紹,此次發動市、區、鄉鎮三級近1.5萬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層一線,聚焦垃圾分類工作重點問題,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就是要讓法規修訂的過程,成為開門立法、發動群眾、廣泛宣傳、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過程,讓垃圾分類真正成為北京市民的新時尚。

按計劃,這些意見建議待整理匯總後及時報市人大常委會供《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時參考。近期,《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將提請市人大常委會一審。

垃圾分類迫在眉睫

每場意見徵詢活動,人大代表都會先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

作為人大代表,東城區委統戰部部長湯欽飛在建國門街道的意見徵詢上介紹了為何要修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北京等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底,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廚余垃圾有機質含量高,簡單填埋會污染環境,混合垃圾在運輸處理過程中,容易發酵,污染環境。此外,居民丟棄的垃圾中,約20%-30%是可回收的,50%-60%是廚余垃圾,真正有害的只有1%左右。”湯欽飛表示,垃圾分類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迫切要求。北京生活垃圾清運量從2012年的648萬噸增長到2018年的929萬噸,6年間增長了43.4%。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每日填埋垃圾1.09萬噸,庫容接近飽和。

石景山區人大代表田景安在環衛系統工作多年,他在意見徵集活動中結合石景山區垃圾分類的實際情況給居民、物業等與會代表宣講了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田景安説,目前,石景山區每天有數十噸廚余垃圾,收廢品的每天能夠拉出100多噸的廢品,每天到環衛部門垃圾轉運站的幹垃圾約500噸。“2003年之前,幹垃圾以填埋為主,那時候一天有數百噸。黑石頭山有個垃圾填埋場,填埋垃圾會污染水源,每年還佔用大量土地。為了治理黑石頭山,2003年到現在,石景山已經花了1個多億。”

8月23日,外交部街33號院,北京市、東城區兩級人大代表前來徵詢居民對修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意見,建國門街道附近幾個社區的二三十名居民參加。建國門街道還把街道專門負責垃圾分類的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員請到現場。

建國門街道是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此前已經有很多完善的做法,在一些小區安裝了智慧垃圾桶,整個街道範圍內設立8個綠色生活驛站,分別坐落在街道的樓房集中區,每個驛站配備垃圾分類指導員,回收居民的廢品,並給居民統計垃圾分類積分。

因為平房區一些垃圾桶撤了,外交部街社區居民陸曙東發現一些不文明的現象。“有的院子把原來的垃圾桶撤了,但不知道哪個單位提供了一個鐵箱子,有兩個樓就把垃圾扔裏面。有的院有人更過分,我見過他們竟然直接把垃圾扔到馬路上。平房區垃圾分類是難題,但是西總布衚同做得就很好、很乾淨,我覺得應該推廣他們的經驗。”

大雅寶社區居民任美玲現場直接談到,她覺得他們小區廢品回收做的不太到位。“負責資源回收的人只收塑膠瓶、紙箱子和書本,其他的都不收。小區很多老人,只能去很遠的地方賣這些廢品。”

“我們是要求對於可回收垃圾應收盡收,如果有不收的,直接給我打電話,我的電話就在綠色生活驛站貼著。”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員邢智磊現場表態。

外交部街33號院此前安裝了幾臺智慧垃圾桶,甚至可以刷臉積分。居民李洪范説,這些機器經常壞,影響居民分類的積極性。邢智磊解釋,機器是試點投放,如果刷臉不行,還可以刷卡或按指紋。

宣傳工作可以“再加把勁兒”

石景山蘋四社區居民馬琳提到,前幾年,也曾經搞過垃圾分類,為什麼悄沒聲地沒影兒了?

記者參加了多個區的意見徵集活動,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基本所有的居民、物業代表都是支援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但是多數拿上海舉例,忽略了北京是國內首個以立法形式規範生活垃圾處理行為的城市。《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12年3月1日施行,距今已經有7年多。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就已經提出了現在通行的“四分法”,分別是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上海市的分類方法其實與北京類似,廚余垃圾被稱作濕垃圾,其他垃圾被稱為幹垃圾。

馬琳覺得北京垃圾分類宣傳不到位,“甭説社區老人對於垃圾分類根本搞不明白,我自己都不敢保證。應該加大宣傳力度,製作宣傳圖發到各家各戶,像看圖識字一樣比照著做。”

在朝陽區雙井街道座談會上,一名富力社區居民代表表示,現在很多居民都很支援垃圾分類,但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分,“垃圾分類的宣傳工作可以再加把勁兒,真正落到個人身上。”東城區天壇街道居民馬燕意見類似,希望能製作一些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動漫公益廣告,宣傳垃圾分類,通過電視、地鐵、公交等進行播放。

富力社區另一名居民代表提出應該詳細地介紹如何分類,“一些小細節的問題希望有人能給我們老百姓宣傳到位,比如説‘裝垃圾的塑膠袋要直接扔在桶裏嗎?’等等。”

物業的職責和苦衷

小區的垃圾分類,物業責任重大。

“在推行垃圾分類中,很多小區目前都在面臨物業管理方面的問題。”昌平區回龍觀鎮龍澤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伊然表示,物業作為垃圾收運的主體、責任人,必須要意識到其自身責任。

市住建委去年發佈了《關於加強物業管理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通知》,物業企業負責本物業管理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並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提高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和參與率,引導業主或居民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東小口鎮副鎮長嵇傑表示,個別物業公司對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作用發揮不明顯,甚至因為人員、設施投入問題,抵觸垃圾分類工作。“個別物業公司作用發揮不明顯,需要強化約束。”

物業也提出了自己的苦衷。

在西城區京鐵和園社區,物業代表付峰雲表示,他們每年掏出去的垃圾清運費有二三十萬元,不堪重負。

“我們小區300多戶,隨著老百姓生活水準提高,傢具、床墊、電器更新換代加快,老百姓現在就扔在樓道裏,敲門問也沒有任何人承認,有的甚至堵塞了消防通道。我們為此清理一次樓道垃圾,要十車才能拉完。”付峰雲説。

付峰雲算了一筆賬,現在床墊很大,一車拉不了十件,算下來一張床墊的清理費用接近25塊錢。如果是建築垃圾,要1500塊錢一車,只能淩晨往外運。“現在雖然每年每戶收30塊錢的垃圾外運費,一年也就收7萬塊,但是物業掏出去的垃圾清運費有二三十萬。雖然我們跟街道、社區配合得比較好,可以解決一部分,但是大部分只能自己解決,大概有10萬元的缺口。”

嵇傑建議建立完善的垃圾4+N模式,除生活垃圾四分類之外,建立全面的分類垃圾消納體系。

“可以包括建築垃圾、裝修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修剪産生的垃圾等。”嵇傑表示,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選擇資源再利用的方式最為重要。

不應該缺位的設施

部分地區垃圾分類配套設施暫未跟上也是一大問題。朝陽區富力社區居民代表介紹,現在該社區有些居民已開始進行垃圾分類,“我家的垃圾會分成四個袋子,但是樓道現在只有一個垃圾桶,只能一起扔進去。”

就此,雙井街道工委書記董健建議,在社區配備的垃圾分類設備要儘早跟上。“可以考慮將不同類別的垃圾桶和垃圾袋顏色設置鮮明些,這樣方便老百姓扔垃圾。”

昌平區東小口鎮九台社區工作者、環衛專幹李曉飛表示,像垃圾桶日常維護這樣的小細節也應注意。“前期工作發現,很多居民有時候不想扔進桶裏的一個原因是,他們覺得垃圾桶臟,不想動手掀蓋子。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督促好物業進行解決。”

一路順保潔公司清運車隊隊長張瑞財表示,分類後的垃圾運輸方面目前存在較大的困難。“以我們為例,我們現在只有一輛垃圾清運車,上面寫著‘廚余垃圾’。投放點垃圾分類後,我們只能全都堆在這一輛車裏,會造成一定的困擾。”“因此我們建議,針對不同類別的垃圾,配置對應的垃圾運輸車。”

東小口鎮人大主席李松岩建議統一規範垃圾運輸車輛,“要不然居民一看,你這垃圾全都扔在一個車上了,這還行?我們建議,針對四類不同的垃圾,可以規範四種對應不同顏色的垃圾車,以方便區分。”

廚余垃圾是分類關鍵

田景安説,廚余垃圾一定要分好,廚余垃圾分不好,等於白分了。

“每天的80噸濕垃圾是燒不著的,並且在焚燒的時候,會産生有害物質。通過乾濕分類,先解決要燒的這部分垃圾不濕的問題。石景山用了5年普及廚余垃圾分類,現在基本所有餐館都納入廚余垃圾分類體系。”

東小口鎮人大主席李松岩也強調,廚余垃圾處理對於整個垃圾分類進程最為重要。“個人家庭産生的廚余垃圾相對較多,若能從源頭上控制廚余垃圾的分類,一定會有較好效果。”

東小口鎮副鎮長嵇傑表示,廚余垃圾的處理最為重要,應該重視起來。“我們認為廚余垃圾、餐廚垃圾進行有效分類,將更能提高垃圾分類的實際效果。”

嵇傑坦言,截至8月27日,回南家園小區試點能夠實現垃圾減量率65%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居民實現了廚余垃圾正確投放率超過90%。東小口鎮環境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于曉傑表示,居民垃圾分類參與度高也是減量重要原因,“參與度高就能做到減量。”

嵇傑介紹,根據回南家園小區的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廚余垃圾佔該小區垃圾總量比重約為30%,將廚余垃圾分離出來,一方面能達到垃圾減量目的,另一方面對廚余垃圾進行生物處理,可以形成肥料等。

“廚余垃圾分類屬於沒有獲利的項目,大多數第三方公司不願意主動開展廚余垃圾分類,或者收取高昂的服務費用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因此,廚余垃圾的處理最為重要,應該重視起來。”嵇傑表示。

過度包裝和一次性物品成熱點

“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去商店買牙膏,如果牙膏盒退給商場,就便宜1毛。現在個人拿回來,放家裏完全沒用,只能增加垃圾。”建國門街道一名退休居民對當年節約的做法讚賞有加。

臨近中秋,月餅的過度包裝問題成為很多居民關注的問題。

“現在月餅都用很大包裝盒,不僅給居民增加成本,也給國家浪費資源。包裝富麗堂皇,直接用的卻只有一點東西,大部分資源都浪費掉了。”家住外交部街33號院的鄭世榮講了六十年代買月餅的事。“那時候月餅就是用兩張紙捆起來,我覺得很實惠,也節約”。

建國門街道的居民萬瑞芬也對過度包裝的月餅有看法,“包裝特別好看,也捨不得扔,但放家裏又佔地方。八九百一盒的月餅,我覺得特別不值。”

與過度包裝同樣成為討論熱點的還有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針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修訂,本次徵求意見包括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是否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餐飲企業和外賣服務企業是否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食具,旅館是否不得主動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西城區廣外街道居民李淑香認為,現在不論是賓館還是餐飲企業,一次性牙刷、食具等物品太多。

在朝陽區建外街道座談會上,國貿大酒店負責人表示,目前該酒店已取消部分一次性用品的提供,如咖啡攪拌棒等,部分一次性用品已變更為可回收材質用品。新國貿飯店負責人郭連平則表示,取消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主動供應難度較大。“可能普通旅館能做到,但我們星級較高的酒店為了維持服務品質,很難做到不去主動提供一次性日用品。”該負責人説,目前他們使用的大部分一次性用品均可降解。

郭連平表示,若全市統一規定,均要求酒店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他們一定會認真執行。“需要相關部門加強執法,確保所有酒店一個標準。”

獎懲平衡是難題

在徵求意見過程中,很多居民希望能對居民在垃圾分類上有容忍度,比如有些老人實在是做不到,很難分清家裏的垃圾如何分類。

“我們社區70歲以上老人佔30%,他們對於垃圾分類根本搞不明白。一開始很難做到嚴格分類,我自己都不敢保證能分對。”蘋四社區的馬琳説。

很多居民都坦言,自身做得也不夠好。八角街道居民李桂雲説,“我自己執行得就不好,家裏的垃圾,不管是紙、水果皮什麼的都裝在一塊。”

東小口鎮人大辦負責人王文強認為,在修訂後的條例施行初期,應該以獎勵為主,“在廣大居民接受垃圾分類並養成習慣後,制定一定的緩衝期,再開始對不當行為進行懲罰。”東小口鎮九台社區居委會主任潘雲起也表示,推行垃圾分類政策,獎罰需擺在前面。“只有獎,沒有罰,條例很難實施。應獎勵在前,懲罰在後。”

對於獎勵的方式,很多居民贊成使用積分的方式,東城已經有多個街道在試點,積分可以用來換取一些生活用品。

為鼓勵租客主動進行垃圾分類,昌平區東小口鎮魏窯村首創一套“房東激勵機制”。

東小口鎮環境衛生管理中心主任于曉傑介紹,房東激勵機制主要是實行物業費返還激勵。對流動人員繳納物業費情況較好的房東,返還其租戶物業費1/3比例的金額。當然返還物業費是有一定條件的,該村將垃圾分類工作前置,每個房東包括其所有租住的房客,每月參與廚余垃圾分類投放達到一定次數之後,再進行物業費返還。

對於懲戒的形式,居民也提出了很多建議。

東城區東四七條居民馬志蘭設想可以使用“紅牌警告”的形式。天壇街道金魚池西區社區居民孫秀琴認為,對單位、飯店、旅行社應進行嚴格管理,以懲罰為主;對社區居民以獎勵為輔,對部分嚴重不履行義務者應拉入黑名單。金魚池中區社區居民淩福元表示,罰款需建立在政府已有垃圾分類措施完備的情況下進行。

■關注

定時定點投放是破解之法?

東城建國門街道有多名駐外使館的退休人員,他們結合自己在國外的經歷談了對垃圾分類的看法。

陸曙東曾經常駐象牙海岸使館。“30多年以前,我在象牙海岸工作,晚上五六點,收垃圾的過來把垃圾都收走。當時沒有分類的概念,但是能夠做到定時定點收垃圾。”張維民曾經在法國待了近10年,他講到,2000年左右的巴黎已經定時定點收垃圾,“對於大件垃圾,法國有規定,某月某天來收一次,直接有壓縮機開來,全都壓碎帶走。”張維民説。西城區朗琴園居民李喜生也提了一個類似的建議。“對於可回收的垃圾,是不是可以每天收一種,比如週一收廢紙盒、週二收破布、週三收傢具。”

東小口鎮副鎮長嵇傑認為,定時定點投放機制一方面可以讓居民逐漸形成“到某個時間才能扔垃圾”的意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極大程度地節省人力督查成本。

在一些老舊社區,也有居民提出了自己的擔憂。石景山蘋四社區居民馬琳直言,他們小區這兩年才杜絕從樓上扔垃圾,強制執行分類,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如果簡單地撤桶撤站,只定時定點收垃圾,居民很有可能無法接受,以前不文明現象會再反彈。(李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