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圍場:山水林田湖草項目 扮靚美麗鄉村

來源:中國網生態中國頻道 編輯:曉輝 人氣: 發佈時間:2019-07-22 20:47:20
摘要: 走進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山水林田湖項目核心區哈裏哈鄉三義號村,整治一新的河道、河渠兩側花海景觀在綠樹、群山環繞下,一步一景,“山之魂、水之靈、林之舞、田之歌、湖之韻”在這片大地上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嶄新畫卷。

如今,走進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山水林田湖項目核心區哈裏哈鄉三義號村,整治一新的河道、河渠兩側花海景觀在綠樹、群山環繞下,一步一景,“山之魂、水之靈、林之舞、田之歌、湖之韻”在這片大地上繪就了一幅美麗鄉村嶄新畫卷。

2016年,圍場縣啟動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項目以哈裏哈鄉為核心,以伊遜河流域和旅遊公路沿線為延伸,重點實施造林綠化、濕地保護、河道整治、農業新技術等四類工程,總投資2.796億元,項目區涵蓋12個鄉鎮、流域總長80公里,流域面積 2427平方公里。

造林綠化,恢復植被

“我們根據造林地條件和相關技術指標,將該工程分為人工造林、乾旱陽坡造林、稀疏林地補植補造、工程固沙、川防林、封山育林6種綠化方式。”該縣林業局綠化辦主任劉子華介紹説,目前,已栽植苗木36600畝,完成一期工程栽植任務的91.4%。

造林綠化工程計劃總投資1.29億元,主要通過人工造林、乾旱陽坡造林等方式是對哈裏哈、棋盤山鎮實施全域造林7.29萬畝。工程建設完成後,可新增有林地7.2945萬畝,項目區森林覆蓋率將提高9.6個百分點。

濕地保護,涵養水源

“主體工程主要實施兩道疊水壩、兩個池塘、四個生境島、四個水閘、1500米親近棧道及植被恢復工程,使項目區在短時間內恢復成為生物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越,生態功能完整的濕地保護小區。”林業局黨組成員王永文介紹説。

釣魚臺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4473萬元,退耕還濕350畝,人工輔助自然恢復濕地330畝。其中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濕地保護、恢復區土地整理、植被恢復、棲息地恢復、河流恢復、濕地生態水管理、科普宣教七項系統工程。

目前,巡護木棧道、濕地巡護木平臺、巡護路跨河橋已完工,建設生境島6.8公頃,恢復河道原貌1920延長米,主河道建設3道梯級抬水、生境島內建設8道梯級抬水,種植針闊喬木1500株(叢),播種草坪、宿根花卉地被植物11.7萬平方米。

河道治理,改善環境

“工程以蓄水、疏河、綠化、美化為宗旨,採取輸挖子槽、河道疏浚、河岸整形、覆土種植花草灌木等綜合措施,以純生態、近自然的建設手段,打造以‘綠韻木蘭、水潤圍場’圍場特色的治理效果。”該縣水務局局長王金波介紹説,項目建成後可以有效地減少河道含沙量,涵養水源,凈化水質,改善生態環境。

生態河道治理工程,項目計劃投資3650萬元,治理河道7.3公里,上游6.1公里以保護為主,下游1.2公里以治理恢復為主。其中下游1.2公里治理恢復工程共新建跌水壩7座、15個生境島,河岸綠化450畝。

科學種植,美化環境

“運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種植馬鈴薯,項目區內可以總增産5萬噸,總節水900萬噸,總節藥15噸,總節肥6000噸,總節工7.5萬個。”該縣農牧局扶貧項目産業辦主任王金學介紹説,項目的應用可以達到“三節”(節水、節肥、節藥),“三省”(省工、省力、省心),“三增”(增産、增收、增效)的效果。

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項目計劃投資5000萬元,涉及11個鄉,共治理土地5萬畝,打機井423眼,配套水泵482套。項目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農作物種植,可節水節肥30%以上,畝均增産20%以上。

同時,在三義號村示範點,佔地237畝,通過土地流轉租種的方式,全部種植萬壽菊;佔地125畝,主要栽植八寶景天、石竹、萱草等花卉,根據不同地被植物花色或這個葉色的不同進行紋理圖案的景觀種植搭配,形成獨具特色的大地景觀。

“我們將嚴格按照《項目總體規劃》和《試點項目年度實施方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該縣財政局局長、圍場縣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申軍説,項目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創新舉措、攻堅克難,全力將該縣的“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建成樣板、樹成典型。(通訊員寧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