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風采 資源 建設 産業 合作

“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走進迪慶 深度挖掘生態扶貧典型

來源:中國網生態中國 編輯:時貴 人氣: 發佈時間:2019-06-24 11:42:15
摘要: “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走進迪慶 深度挖掘生態扶貧典型 6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網生態中國頻道、生態中國公益慈善基金、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組委會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走進迪慶藏族自治州公益活動成功舉行。活動得到了雲南省迪慶州委宣傳部、迪慶環境保護局、雲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次天泉生物)等單位的大力支援,來自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中國綠色時報、雲南省電視臺、雲南日報等近20位中央、省、州媒體人參與了此次公益采風活動。

正在扶貧基地上班的當地藏族村民

6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網生態中國頻道、生態中國公益慈善基金、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組委會共同主辦的“美麗中國夢.生態中國行”走進迪慶藏族自治州公益活動成功舉行。活動得到了雲南省迪慶州委宣傳部、迪慶環境保護局、雲南天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次天泉生物)等單位的大力支援,來自中央電視臺、農民日報、中國綠色時報、雲南省電視臺、雲南日報等近20位中央、省、州媒體人參與了此次公益采風活動。

迪慶環境保護局負責人在帶隊采風時介紹稱,迪慶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立足點,及時啟動州級生態村創建工作,目前,全州累計創建州級生態文明村123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16個,2015年,迪慶州被列為首批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迪慶最寶貴的資源、最明顯的優勢、最靚麗的名片。

不過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由於迪慶生態紅線面積佔比高,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在引進産業項目過程當中迪慶必須時刻繃緊生態保護這根弦,帶污染的項目堅決不允許上高原進迪慶。“有矛盾就要想辦法解決矛盾,經過多年探索與努力,目前迪慶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高原特色農業、高附加值生態種植業等,通過發展生態可持續産業,提高生態經濟效益,收到了較好效果。”該負責人介紹了迪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齊頭並進的相關做法。為保護生態環境,迪慶將進一步推進鞏固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工程,同時也會加大力度引進類似于天泉生物這種既保護生態又促進經濟發展的高附加值産業項目,並協助生態扶貧企業發展壯大。

天泉生物董事長張國武受邀介紹生態扶貧經驗

“就是在迪慶州這種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的大背景下,我們天泉生物被邀請參加了上級多部門在迪慶召開的招商推介會,公司董事會研究認為我們的川貝母種植項目適合迪慶,可以真正幫助迪慶老百姓奔小康,並且有效保護迪慶生態環境。”天泉生物董事長張國武介紹稱,該公司長期從事生物醫藥培育、種植、研發等工作,並在全國建有多個相關生態扶貧基地,受到各地政府與老百姓的歡迎。

天泉生物董事羅坤接過話題介紹稱,在雲南省及迪慶相關政府部門的邀請下,經過組織專家考察論證決定,于2018年8月正式開始在迪慶小中甸和平村投資建設川貝母基地。首期佔地162畝,建設標準育苗大棚84個,播種川貝母種子約3億株,大田標準種植162萬粒。在投資建設迪慶川貝母基地的同時,公司銷售團隊開始兵分多路與上市藥企、連鎖藥店建立合作關係,確保基地種植生産的川貝母成品銷售無憂。

天泉生物工作人員在扶貧基地現場為村民培訓種植技術

扶貧基地所在地,迪慶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村委會小中甸村民小組組長格桑農布高興的表示,自從該基地落戶和平村以來眼看著村民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基地從他們村租用土地,每畝每年給村民700元租金,村民到基地上班,按100元每天計算,從不拖欠一分錢工資,截止目前到基地幹活的村民一共已領取140多萬元工資。“以前傳統種植,1畝地撐死也就每年掙500多塊錢,那還得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現在村民僅地租就能每畝收700元,再加上工資,每畝地已達到5000元的收入。”格桑農布認為,這種項目應該多引進,既不破壞生態又可以增加村民經濟收入,村民還能在基地學到許多先進的種植技術,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當有村民擔心這樣的好事能維持多久時,天泉生物總經理劉存表示,接下來公司會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與各科研單位、相關高校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攻克川貝母存活率不足等現實問題,同時在目前迪慶川貝母基地投資1200多萬元的基礎上,將再追加1000萬以上投資,天泉生物將竭盡全力助力迪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事業,爭取給更多藏區百姓帶來更多福利,好事只會辦得更好。(中國網王時貴、姚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