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圓滿落幕—— 讓更多人了解賽車文化

2023-11-27 20:06:41.0      來源:人民網     

競速、漂移、超車,驚險精彩;電單車、房車、F3(三級方程式)賽車,輪番上陣。11月19日,第七十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圓滿落幕。這項在城市賽道舉辦的著名國際賽事吸引力十足,今年共有39個國家和地區的270多名賽車手競速澳門。

“本屆賽事進展順利,達到預期目標。”澳門特區體育局局長、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委會協調員潘永權介紹,本屆賽事觀眾達14.5萬人次,第二周4天賽事觀眾近9.9萬人次,11月19日約有3.6萬人次觀賽,創歷史新高。

70年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從未中斷。這項創立於1954年的賽事,經過歲月磨礪,不斷成長成熟。

體驗更精彩

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國際汽聯GT世界盃、TCR亞洲挑戰賽、大灣區GT杯(GT3、GT4)、CTCC中國汽車場地職業聯賽……本屆大賽車共設11項賽事,打造豐富的賽事體驗。“澳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本屆大賽,在賽程安排上精心設計,賽事內容增加了近一倍,力求精彩紛呈。”潘永權説。

“各項賽事環環相扣,高度專業化、科技化,非常考驗辦賽經驗和能力水準,澳門做得很好。”國際汽車聯合會有關負責人評價。

“非常精彩,令人難忘!”多名賽車手稱讚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委會的組織工作認真專業、賽事服務週到細緻、比賽氛圍熱烈友好。賽事統籌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援和配合,特別是在城市道路上比賽會給市民、遊客出行帶來不便,但大家都表示理解,積極支援賽事舉辦。“這一點很重要,這也是賽事能夠連續多年舉辦的重要因素。”潘永權説。

“這次過來既是參賽,更是學習交流合作。”力盛雲動(上海)體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顧曉江説。

澳門舉全城之力辦賽,讓人印象深刻。在集車區、大看臺、傳媒中心,各種服務設施一應俱全;賽車隊、志願者、交警、服務人員各司其職,盡責敬業;贊助商、車企、賽事運營方緊密銜接,通力合作。該賽事的高水準和專業度深受業界好評,被業界認為是“十項最精彩的街道賽事”之一和“不能錯過的二十項頂級賽車活動”之一。

活動更豐富

“大賽車給澳門帶來諸多積極影響。”在潘永權看來,不僅有體育經濟帶來的收益、城市管理升級帶來的效益,還有滲透在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珍貴“財富”。例如,多年積累的辦賽經驗,民眾對大賽車産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等。

今年圍繞大賽車,多項延伸活動密集舉行:遊客走進大賽車博物館,了解這段歷史;在賽前近距離欣賞賽車,和心儀的賽車合影留念;坐上模擬賽車,感受比賽的緊張刺激;參與大賽車賽道歡樂跑,親身體驗賽道坡度及轉彎難度;舉起相機拍下精彩的賽車瞬間,參與抽獎;選擇喜歡的賽車模型、帽子、冰箱貼等,帶回家中珍藏……“在澳門感受到賽車給全城帶來的歡樂氛圍,體驗了體育賽事賦予城市的活力。”遊客黃先生説。

“每年11月的第三個週四至週日,大賽如期而至。辦好大賽車是一代代澳門人接續傳承的責任。”賽事現場的工作人員説。

近幾年,澳門“體育+旅遊”融合發展初顯成效,打造“體育之城”的目標前不久首次出現在特區政府2024年財政年度的施政報告中。“這是基於澳門實際,在探索創新中提出的目標。”潘永權説,近年來,澳門的發展離不開內地的支援。下一步,希望通過引進大型體育賽事品牌活動,進一步推動澳門與內地的交流合作。

推廣更給力

賽車看似是一個人的比賽,其實是一項團隊協作運動,而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起初,澳門大賽車只是本地賽車愛好者自發組織的俱樂部賽事。約6.2公里的東望洋賽道,最窄處僅7米。如此高難度,使之成為世界上唯一同時舉辦汽車和摩托車比賽的街道賽事。”提起大賽車的堅守與創新,潘永權娓娓道來。2016年特區政府統籌各方力量,讓賽事日臻完善,不變的賽道涵養著持續精進的賽車風采。

為讓大賽車進社區、進學校,特區政府不遺餘力。11月以來,澳門多所學校舉行賽車圖片巡展活動,以展板方式講述大賽車故事。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委會與教青局協作,邀請學生到現場觀賽,讓他們親身感受賽車的熾熱氛圍。在議事亭前地、佑漢街市公園、三盞燈圓形地、氹仔嘉模墟等處,設置大螢幕轉播賽事、播放賽車訊息。

“用書畫的靜,表現賽車現場的動。”在“慶祝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70週年簡史回顧書畫展”現場,展覽主辦方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説。許多中學生在賽車手畫像和書法寫就的文字介紹前駐足觀看,體會中國傳統文化與昂揚振奮的體育精神的有機融合,加深對賽車這項體育運動的了解與喜愛。

“從今年開始,體育局與澳門汽車總會在部分中學啟動了培訓計劃,教孩子們開卡丁車。已有10多個參加培訓的學生申請了車手證。”潘永權透露,校長、老師、家長對此都很支援,有些家長還為孩子購買了卡丁車,支援孩子參賽。“要讓更多澳門青少年及各地旅客了解大賽車的發展歷程、文化意義,進而持續支援大賽車乃至特區體育、旅遊事業健康發展。”潘永權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