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是成都馬拉松?
2019-07-23 13:10:35 來源:體育中國

中國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不是北京馬拉松,也不是廈門馬拉松,而是成都馬拉松。5月14日,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中國田徑協會、成都市人民政府、萬達集團在北京共同宣佈了這個消息。3到5年的評估期後,成馬或將成為世界第七大滿貫。

那麼,為什麼會是成都馬拉松?

“大滿貫”的誘惑

提起大滿貫賽,最先想到的就是網球,其實馬拉松也有著自己的世界大滿貫賽——世界大滿貫聯盟(WMM)組織的賽事。目前包含波士頓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紐約馬拉松、東京馬拉松。

自2006年設立以來,大滿貫在馬拉松跑者的心中,是當仁不讓的“王者榮耀”,代表了當今馬拉松運動的最高水準。大滿貫以完善的賽事安排,有序的賽事規劃,體貼的賽事服務為人稱道,成功挑戰六座城市的跑者還可以獲得“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勳章。

不僅對跑者極具“誘惑”,大滿貫還能實打實地為舉辦城市帶來改變,這體現在集聚效益和發散效益兩方面。

作為在世界範圍內炙手可熱的殿堂級賽事,六大城市在迎接賽事到來的同時也在迎接世界各地龐大的跑友隊伍。大量外來人口的匯集,能帶動城市的旅遊經濟、交通運輸經濟、餐飲娛樂經濟等。不同産業之間相互競爭、相互補充,刺激城市消費,此為集聚。

據調查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紐約馬拉松,吸引了近25000名外國跑者,在紐約創造的當地消費稅和住宿稅總額達2220萬美元;近萬名選手一共捐出3450萬美元的慈善金額……綜合各方面的收益,該賽事創造的經濟效益高達25億人民幣。

而當比賽結束後,人群和關注度逐漸發散,大滿貫的“後勁”開始顯現:城市綜合管理能力的提升、贊助企業知名度的提高、傳播與宣傳效應的增強等發散效益,會在賽後慢慢發酵。

從人文的目光來審視,大滿貫的意義則更加深遠。六個舉辦城市各有特點,大滿貫也帶著城市的風格特色,成為城市的標簽之一,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舉辦城市的氣質。

萬達的因素

成馬入選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萬達體育的助力不可忽視。

有人説,在體育這條賽道上,萬達“回來”了。4月29日,萬達集團出資建設的大連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舉行奠基儀式,王健林出席了活動。在萬達經歷模式探索、業務調整之後,這被視為其對體育領域的又一次加碼。

2014年初,萬達集團正式佈局體育,並接連祭出大手筆:以4500萬歐元收購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20%股份;耗資10億歐元並購全球著名體育媒體製作及轉播公司盈方體育傳媒集團100%的股權;收購美國世界鐵人公司(WTC),總花費達到6.5億歐元。這番佈局讓萬達的體育版圖頗具規模。

去年,萬達體育在成都國際馬拉松賽合作方公開招選中勝出,成為2018年成都國際馬拉松的獨家運營和推廣合作夥伴。而此前,萬達體育與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已達成戰略合作,計劃在未來10年內在亞太地區打造3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萬達想用2至3年時間,讓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在中國落地。

成都的意志

消息公佈後,很多跑友不約而同都提出了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是成都馬拉松——這個僅僅舉辦了3年的賽事。

成都地處中國西部內陸地區,要成為全球資源配置的核心節點,必須釋放出超人的城市意志,呈現出比北上廣更強烈的渴望。體育就是成都的選擇。要知道,快速接入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就能成為與東京、波士頓、倫敦、柏林、芝加哥和紐約齊名的城市——這個決定就不難下了。

事實上,越是成功的體育賽事,就越是呈現體育影響、商業力量和城市意志三者匯流的趨勢。以網球為例,四大滿貫賽事不僅成就了網球令人咂舌的商業價值,更是造就了全球聞名的體育都市。

近年來,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積極地爭取國際性賽事舉辦權。世警會、世大會、世乒賽、世運會等賽事的相繼落地,體現了成都的決心和意志。而隨著這些國際性賽事的舉辦,成都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將得到提升,為大滿貫的推廣創造了有利條件。

其次,成都在舉辦大型賽事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成都馬拉松自運營兩年來,共有超過54個國家和地區的48000名跑步愛好者參與其中,是中國馬拉松賽事中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而成都雙遺馬拉松則已連續舉辦4年, 2017年獲得了“成都年度城市事件”獎。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董事總經理蒂姆·哈茲瑪曾點贊成都馬拉松賽道的設置:“將綠道、公園以及成都的許多人文景點都串到了一起。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賽道設計,是對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一次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