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基仁 | 編輯:李旭
風來了,風沒了,風還在……這是中國體育産業四年來過山車般的大勢演變。從火爆,到沉積,到復蘇,體育産業在風口過後,依然頑強地佇立在那裏,靜靜地等待“奇點”。
每人平均GDP超過8000美元,體育消費就會迎來爆發“奇點”,體育産業就會步入黃金週期,這是國際上屢試不爽的規律。但在中國,這一規律失靈了。
中國體育産業的“奇點”何時來臨?亮點、難點、痛點在哪?它能不能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産業?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體育産業調研組2018年第四季度走訪了北京、江蘇、上海、福建等地,實地調研並採訪了二十多位體育産業界人士。
這是一份重磅名單:陳剛(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顧曄(江蘇省體育産業集團董事長)、米昕(蘇寧體育集團副總裁)、曾鋼(PP體育常務副總裁)、曹福生(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銀涂鎮鎮長)、徐彬(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強煒(體育産業資深人士)、楊揚(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創辦人)、程杭(虎撲體育董事長、動域資本合夥人)、姜瀾(時任上海久事體育集團董事長)、張大鐘(阿裏體育創始人、時任阿裏體育首席執行官)、鄭捷(安踏集團總裁)、李玲(安踏集團副總裁)、朱敏捷(361度集團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市場官)、卞光明(青鳥體育董事長)、張濤(萬國體育首席執行官)、肖劍(萬國體育副總裁、原中國國家男子重劍隊主教練)、趙國臣(騰訊體育運營總經理)、趙軍(體奧動力首席執行官)、靳飛(華熙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五棵松場館管理方)、張軍慧(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這些被採訪者分屬政府官員、體育産業操盤手、資深專家等,涵蓋了産業決策、競賽表演、健身培訓、媒體平臺、網際網路+體育、場館運營和體育用品製造等體育産業所有重要領域。感謝這些體育産業大咖對新華社記者敞開心扉,各述高見。特別感謝安踏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在晉江與調研組一席長談,提供了諸多真知灼見。
我全程參與了四省市的調研採訪,在與體育産業大咖們交流時,最深的感受可以用六個字概括:情懷、信心、期盼。中國體育産業,既沒有樂觀者描述得那麼美好,也沒有悲觀者想像得那麼淒涼。
被採訪者無一例外都有濃烈的體育情懷。每個人都很難,都徬徨過,但最後都選擇了堅守。正如楊揚所言:方向是對的,卻不清楚路在哪,但還要走下去,希望自己走對。
被採訪者高度一致看好中國體育産業的未來,堅信“奇點”終將來臨,堅信體育運動、體育消費終將成為民眾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
被採訪者各有各的難處,各有各的困惑,各有各的痛點:政府對體育産業的重視和扶持力度有待加強,企業尤其是民企的市場主體地位還得不到足夠的尊重,民眾體育消費習慣有待培育……體育産業從業者自己在努力,也期盼經濟、社會大環境變好,希望更多的民眾養成參與體育運動、增加體育消費的習慣,希望能降低一些運營稅費,希望能有一份穩定的場租合同……就在我們結束採訪後的近一段時間內,國家層面出臺了支援、扶持民營企業,降低小微企業稅收等政策措施,這對體育産業同樣是重大利好。
體育産業近四年來之所以潮起潮落,是因為有些人沒有認識到體育有其特殊的規律。體育産業是個“慢産業”,需要長期耕耘,甚至相當長一段時間只求耕耘不問收穫。任何想賺快錢的投機者,請遠離體育産業。
“慢産業”的另外一個含義,是指體育産業的壯大,最終要依賴體育消費群體的聚沙成塔。老百姓不肯掏錢,你從哪去培育體育消費市場、壯大體育産業?“體育真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嗎?”一些受訪者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也許很難給出一個標準答案。但是,趨勢向好無可置疑。體育産業這個朝陽産業,太陽終將升起!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網體育頻道立場
責任編輯:趙一鳴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