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石嘴山市民營經濟破浪前行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image.png

石嘴山市民營經濟破浪前行。

image.png

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人在操作設備。

image.png

石嘴山市政務服務中心成為便民利企的窗口。

image.png

寧夏泰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化植物工廠內,不同編號的蔬菜在三色光源照射下長勢旺盛。

image.png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寧夏旭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車間作業。

image.png

空中俯瞰石嘴山市新區行政中心。

3月4日,石嘴山市召開全市企業家座談會,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門負責人悉數到場。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和第三屆全區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部署要求,聽取企業家們的意見和建議以及企業發展壯大的規劃,安排佈置下一階段工作。會議要求,石嘴山市各級部門要用心用情用力支援和幫助企業發展,全面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和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政策落實,依法平等保障生産要素,嚴格規範涉企執法行為,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要對民營企業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主動認領、認真梳理、逐條研究、逐項解決,要建立臺賬、跟蹤問效,把企業的訴求辦好辦實辦到位。

多方合力民營經濟取得新突破

2024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石嘴山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決策部署,以産業轉型示範市建設為目標,以服務民營經濟為主線,有效落實所有政策,紮實推動高品質發展。石嘴山市民營經濟總體呈現“56889”特徵,貢獻近50%的GDP、近60%的研發投入、近80%的稅收、近80%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法人單位數量。

在今年2月25日召開的第三屆全區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暨營商環境全方位提升推進大會上,自治區黨委和政府授予石嘴山市5家民營企業“寧夏優秀民營企業”稱號、3位企業家“寧夏優秀民營企業家”稱號。

市場主體佔比穩步提升。2024年,石嘴山市累計存續經營主體7.76萬戶,其中民營經濟主體7.73萬戶,佔經營主體總量的99.5%。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9319戶,其中新增民營經濟主體9312戶,佔新增經營主體的99%以上。2024年寧夏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中,石嘴山市上榜企業27家,較2023年提高1%。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制定《暢通資源要素配置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主要任務分工方案》《石嘴山市2024年營商環境提升行動工作方案》等政策,對石嘴山市11部地方性法規、1部規章、208件規範性文件、13370件政策性文件進行全面清理,進一步規範涉及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文件,激發了民營經濟活力。

金融支援力度持續增強。深入實施“五文刻‘石’”等金融服務提檔升級工程。2024年,新增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貸款134戶43.79億元,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貸款527戶23.85億元,個體工商戶貸款7300戶20.81億元;全面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走訪小微企業41691戶,聯合銀行業機構向2929戶企業授信22.84億元;兌現穩增長資金524余萬元,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各類資金1.7億元,有效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兌現各類獎補資金8100萬元,支援科技創新和製造業發展等減稅降費退稅11.4億元。

法治保障力度明顯提升。紮實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辦理各類涉企案件261件。部署開展金融領域虛假訴訟、涉企“挂案”清理等專項監督,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繫點26個,公佈監督舉報電話,完善線索查處機制,梳理並整改涉企行政執法不規範問題34個,進一步規範涉企行政執法行為。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2024年,石嘴山市累計創建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137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48家、227家,自治區創新型示範企業、自治區瞪羚企業、雛鷹企業分別達到13家、10家、11家。獲批組建“石嘴山高新區裝備製造産業科技創新聯盟”,集聚石嘴山市7家裝備製造重點企業及哈爾濱工業大學等5家區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優勢,大力推動高端裝備製造領域關鍵核心技術聯合開展技術攻關。

助企紓困機制日益健全。制定印發《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訴求閉環辦理工作機制》,大力推行市政府分管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和縣(區)政府及園區負責人“1+1+1”組團服務,持續深化助企紓困解難幫扶專項行動,全年召開4次“百日攻堅戰”助企紓困解難座談會,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採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119家(次)企業開展調研走訪,詳細了解生産經營方面存在的困難,傾聽企業家訴求,共辦結各類問題訴求264項,現場辦公解決45項。

石嘴山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經驗表明:政策是陽光,民營企業是樹,二者深度交融,民營經濟必定長成鬱鬱蔥蔥的森林。政策是帆,民營企業是船,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民營經濟必定長風破浪。

寶藏企業之大窯飲品

走進位於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寧夏大窯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只見一瓶瓶飲品在全自動化流水線上穿梭,傳送帶推動著它們,灌裝、封口、貼標、質檢、卸垛、包裝一氣呵成,中間過程不需人工干預。廠區外,挂著蒙、陜、豫等牌照的大貨車排隊裝貨,已經裝貨的大貨車緩慢駛出廠區,奔赴全國各地。即便是遠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的超市裏,也能見到大窯公司的産品,思明區一家新疆餐館的桌面上就擺著大窯的嘉賓系列産品。

寧夏大窯飲品有限責任公司有6條生産線,每天向市場投放240萬瓶飲料。不僅有大窯嘉賓系列産品,還有塞北山泉礦泉水、趣解蘇打氣泡水、查元香氣泡茶、窯記酸梅湯、飯伴兒芒果香橙果汁飲品等多種産品,暢銷全國31個省市的130萬家終端餐飲店,還遠銷蒙古國。

作為被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表彰過的企業,大窯公司專注于本土品牌的發展傳播,在堅守“老味道”的同時積極創新,擁有獨立的調研、設計、開發、調試科研團隊,長期對接國內外一線技術,在飲品加工、果蔬汁萃取、低溫發酵、品質把控、分析檢驗、過程式控制制及特色果蔬資源開發和利用上,均已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作為食品生産企業,大窯公司廠房結構、環保綠化、配套設施均按照歐盟食品企業標準建設,採用全國領先的生産技術、設備、生産線和監測設備,嚴格保證産品品質。通過了與國際接軌的6S、GMP管理體系及品質標準認證,積極推行數字化車間和HACCP管理體系落地運作,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衛生。

獨樹一幟的運營戰略更是大窯公司産品走向全國的秘訣。2021年,大窯飲品聯手國內頂尖品牌戰略諮詢公司,開創“大汽水,喝大窯”的行銷口號。2022年,大窯産品在央視黃金檔等展開全媒體、多渠道宣傳。如今,大窯公司已成長為一家集研發、生産、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飲品企業,鑄就了家喻戶曉的“金字招牌”,成為飲品行業一顆耀眼新星。

寶藏企業之荊洪科技

2月25日,石嘴山市惠農區,經過2次前進和倒退,一輛危化品運輸車穩穩地停下。寧夏荊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裝卸工孫滿貴先用鐵夾子給車身除靜電,取出沉重的裝車臂安裝妥當,隨後打開閥門。在壓力作用下,一種“神秘液體”涌入運輸罐。1小時後,23噸液體灌裝完成,司機將駕車沿京藏高速公路、福銀高速公路一路馳騁,最終抵達上海港。“神秘液體”將從那裏出海,運往德國的巴斯夫工廠。“巴斯夫每月需求量500噸至600噸,我們需要2輛貨車不間斷運輸。”該公司總經理吳志強説。

“神秘液體”是戊二醛中間體,用於生産戊二醛。戊二醛被譽為繼甲醛和環氧乙烷消毒之後的第三個里程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對金屬腐蝕性小、受有機物影響小、穩定性好等特點,用於醫療器械和耐濕忌熱的精密儀器消毒與滅菌,比如對手術刀具、石油井口的消毒,都只能使用戊二醛。

寧夏荊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位於湖北襄陽市的湖北荊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者是中國最早生産戊二醛的企業之一。2016年,湖北荊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來石嘴山市設立寧夏荊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生産戊二醛。來寧夏設廠是因為這裡戊二醛原料資源豐富,“我們原來在湖北襄陽生産時,也是從寧夏購買原料,但運輸途中會産生化學反應,影響産品品質。”吳志強説。

如今,寧夏荊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3次大規模技術更新,已形成年産6萬噸、年銷售3萬噸戊二醛的能力,穩坐國內頭把交椅,産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寶藏企業之盈豐植保

“合作社與北京新發地、上海江橋、廣州江南等國內大型農産品批發市場的86位客商建立了長期銷售關係,搭建穩定的外銷渠道,蔬菜6個小時就能從田間地頭抵達批發市場。”平羅縣盈豐植保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洪波介紹。

蔬菜並不稀罕,稀罕的是用高科技種出來的高品質蔬菜。這個季節,走進合作社的設施溫棚,可以看到翠綠的辣椒、鮮紅的番茄,夏季有散發著誘人芳香的甜瓜。管理員再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只需拿出手機打開App,就能進行所有操作,既節省勞動力,還能精準地調節和補充蔬菜生長所需的肥、水、光照。科技賦能生産出來的蔬菜,顏值高、營養豐富,且綠色無污染,深受消費者青睞。

平羅縣盈豐植保專業合作社成立以來就不斷追求科技進步,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種植環境由露地轉向大棚,品種由單一轉向多種,目前已引進蔬菜新品種78個,還使用蚯蚓生物、“三零”等27項新技術。這些新技術都依靠“蔣洪波特色種植業勞模創新工作室”推廣,工作室由30多位農技專家組成,常年為周邊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培養了一批“土專家”“田秀才”。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讓産品變成商品?平羅縣盈豐植保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與9個鄉鎮的3200多家蔬菜種植戶簽訂種植協議,示範帶動5000余戶經營主體和農戶發展特色蔬菜種植。協議的核心內容就是採取保護價收購,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2024年銷售蔬菜500多萬公斤,全部按照每公斤高於市場價0.1元的標準收購,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

該合作社還實現田園向公園的轉變,打造了集科普教育、休閒採摘、觀光農業為一體的“盈豐共用田園”,為周邊農戶提供就業9000多人次,2024年吸引觀光研學2萬多人次,增加收入100多萬元。

平羅縣盈豐植保專業合作社為農民脫貧致富,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探索新路,2015年被評為“自治區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2019年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責任編輯:王琦】
(原標題:石嘴山市民營經濟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