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siluchina.com.cn/templates/siluchina/china/images/china-logo.png)
甘肅積石山縣稅務: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積石山縣稅務局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始終牢記“為國聚財、為民收稅”的職責使命,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工作要求,將民族團結進創建與稅收工作深度融合,全力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納稅服務舉措,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以稅務之力澆灌民族團結之花,奮力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高品質發展。
民族産業發展“稅”來幫
作為積石山縣特有的少數民族保安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保安腰刀是他們民族的圖騰和精神的寄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保安腰刀已從實用性向藝術性轉變,從過去的“糊口手藝”到現在的“非遺傳承”,小腰刀見證了大發展。
為了幫助家鄉民族企業做大做強,以“稅力量”讓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保護與傳承中盡情綻放,積石山縣稅務局主動對接納稅人涉稅需求,為少數民族産業“量身定制”個性化服務,採取“方言+普通話”輔導模式,以生動形象的形式向納稅人繳費人解答涉稅訴求,確保少數民族納稅人懂政策、會操作,將惠農惠企政策紅利更好地從“紙上”落到“賬上”。
馬尕主麻是積石山縣保安族工藝傳承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積石山6.2級地震中,馬尕主麻的腰刀工坊倒塌,機器損壞,成品被埋,看著多年苦心經營的心血毀於一旦,馬尕主麻幾近崩潰。積石山縣稅務局第一時間組織幹部前往現場,向馬尕主麻詳細講解延期申報、救濟金所得稅減免等稅收優惠政策,極大地提振了馬尕主麻重建工坊的信心和決心。
民族特色服務“稅”來創
“你好,我想代開一張勞務費的發票,怎麼代開?”一大早,就有保安族群眾舉著手機用保安話向辦稅服務廳的工作人員“求指導”。縣政務中心稅務服務窗口雙語導稅員熱情相迎,接過群眾的手機悉心指導起來,不到20分鐘就完成了發票代開業務。
立足“甘肅省唯一多民族自治縣”的實際,積石山縣稅務局積極響應民族地區群眾需求,及時組建成立“紅石榴”志願服務隊,在縣政務中心稅務服務窗口設置“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崗和“紅石榴”示範崗,配備“多語導稅員”“多語宣傳員”,充分發揮少數民族稅務幹部的多語特長,採取“方言+民族語言+普通話”輔導模式解答各民族納稅人繳費人涉稅訴求,確保少數民族納稅人懂政策、會操作,有效解決了群眾因語言不通而引起的辦稅“難”問題,用真情實意和傾心奉獻繪就了一幅稅務幹部服務少數民族納稅人繳費人、齊心架起一座跨越語言障礙的“連心橋”的生動圖景。
民族特色宣傳“稅”來説
“民族政策照萬家喲,各族兒女跨駿馬呀,舒心的花兒漫呀漫不盡呀,奔向那個現代化呀。我可愛的家鄉呀,幸福的積石山呀……”在積石山縣柳溝鄉龔馬家小學校園裏,同學們稚嫩、高昂的歌聲在校園久久回蕩。
為深化青少年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積石山縣稅務局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與積石山縣柳溝鄉龔馬家小學聯合開展“法入童心 共築民族情”主題活動。稅務幹部通過問答互動、小遊戲、講故事等形式,將民族團結進步知識與稅法知識融合講解,使孩子們初步懂得稅收的基本概念、稅收的來源和用途、稅收的分類等稅法基礎知識,引導孩子們當好“小小稅法宣傳員”,播下依法納稅、誠信納稅的種子。
積石山縣稅務局以青年幹部培養為契機,進一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組織幹部參觀劉家峽水電廠紅色教育基地、劉家峽廉政主題公園、布楞溝村黨史教育基地、胡廷珍烈士紀念館等,通過參觀走訪、情景模擬、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常態化開展黨史黨性、紅色故事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宣講,進一步激勵稅務幹部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鬥志,立足本職崗位,踐行初心使命,構築共有精神家園,
為支援地方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更大的稅務力量。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積石山稅務局將持續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奮進偉力,匯聚民族合力,以稅務力量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新局面。(通訊員:劉曉珍 鄧鵬)
來源: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 責任編輯:鄒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