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基地變身教科書
“我打了94環!”7月11日下午,在銀川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體驗光電射擊的學生張旭峰興奮地説。
這是銀川市唐徠中學寶湖校區今年開展的第三次研學,面向初一全體學生,採用自願報名的方式進行。旱地冰壺、光電射擊、陶器製作、帳篷搭建、製作魯班鎖,從7時30分到下午5時,孩子們在這裡度過了特別的一天。
“瞄準靶心居然這麼難。”“95式模擬光電射擊槍支原來是這個樣子。”“原來把泥巴捏成形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在光電射擊和陶器製作課程中,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分享著感受。
“做魯班鎖雖然有誤差,但是一定要保持在合理範圍之內,也就是説,得有合理的余量,才能將魯班鎖組裝起來,為我們的生産生活所用。”在製作魯班鎖體驗課程中,老師楊富榮提出了一個概念,引來了同學們的贊同。
“我覺得研學最大的特點在於我們有了更加真實的體驗,可以自己動手參與活動。老師剛剛提出的‘余量’讓我覺得很新穎。再比如怎麼去搭建一個帳篷、什麼地方適合去搭建帳篷,都是我在學校裏的課堂上學不到的,研學旅行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點。”學生李孜伊説。學生潘琪認為:“這樣的研學旅行很有意思,作為一個平時比較內向的人,我可以在這裡通過合作組隊的方式和不同班級的同學熟悉起來,不僅能結交到朋友,還可以開闊眼界,鍛鍊動手能力。”
作為每年承接大量研學的實踐基地,銀川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設置了包含軍事體驗、勞動體驗、手工創意、科學探究在內的272門課程,可以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學情進行精準的課程設計。銀川市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外聯部部長梁鵬説:“我們希望秉承‘延伸學校教育、銜接社會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服務理念,讓更多青少年有知行合一的體驗,能將一些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同具體的生活環境相結合,去認識花、認識樹,也能親手種植,在這個過程中了解植物生長的變化,感受勞動所能創造的價值。”
圍繞著“弘揚科學家精神,做新時代追夢人”這一主題,銀川市唐徠中學寶湖校區在組織這場研學活動之初,就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及老師和家長的意見對研學內容進行規劃和選擇。該校德育工作處副主任楊楊説:“我們希望通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思維和能力,比如製作魯班鎖,能夠讓他們體認魯班鎖各棱條榫卯吻合的結構特點和製作工序,體驗製作過程。既涉及理論知識學習,也鍛鍊動手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希望他們有更多元化的視野,增強創新意識,真正做到全面發展。”
近年來,研學旅行成為教育和旅遊深度融合的新風口。在寧夏,賀蘭山岩畫景區、水洞溝景區、沙湖生態旅遊區、西夏陵博物館、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領新耘智·3D列印創新基地等多家單位被評為寧夏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當教育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用腳步丈量世界,“研學基地”就變身成為教科書。一天的體驗結束,學生張喜喜説:“我希望下次能到更多不同的地方研學,讓我能更好地了解家鄉,體會到我所生長的地方的更多魅力,也讓我更好地理解實踐出真知,探索更多未知領域,開闊自己的眼界。”(記者 楊嘉琪)
來源:寧夏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研學基地變身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