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跟著詩歌去旅行

2024年春晚西安分會場上,《山河詩長安》千人齊誦《將進酒》的場景恢宏震撼,再現了盛世長安之景,也擦亮了西安的名片。為接續“山河詩長安”熱度,豐富西安文旅內涵,7月17日、18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的“千年古都 詩韻長安”——2024全媒體西安文旅行活動舉行。20余家主流媒體代表及10余位文旅網路達人,在著名文化學者、陜西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商子秦的帶領下,進行了別具詩歌魅力的西安采風之旅。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悠悠灃水,千載奔流,滋養出中國首部詩歌總集——《詩經》。7月17日上午,采風團一行首先來到全國首個以詩經文化為主題的4A級景區詩經裏小鎮。這裡古色古香、詩意盎然,煙雨濛濛中更有幾分“蒹葭蒼蒼”的詩意。商子秦以《詩經裏聽“風”“雅”“頌”》為題,講述了詩經裏的來歷。大家一起走過詩經裏的各個景點,在遊園的同時,感受古人從容風雅的詩意。

活動第二站是昆明池·七夕公園。這裡曾是豐鎬故地,孕育了西周的絕代風華,後來又成為漢代水軍訓練基地。一些人還認為這裡是牛郎織女傳説的誕生地。因而,昆明池·七夕公園和詩歌有著太多的緣分。杜牧的《七夕》、杜甫的《牽牛織女》、秦觀的《鵲橋仙》……如果説“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最具中國古典的浪漫,那麼“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則彰顯了大漢王朝的實力和威儀。在昆明池·七夕公園的畫舫上,商子秦領著大家齊誦杜甫的《牽牛織女》:“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詩情與美景交織,令人感慨。

灞河邊折柳相送,誕生了許多送別詩。送別詩是唐詩中重要的類別,而送別文化,更是獨屬於“灞柳飛雪”的浪漫。途經灞橋生態濕地公園時,商子秦分享了“折柳送別”的故事。以灞橋、灞柳和灞水為主題文化的灞橋生態濕地公園,重現昔日長安“灞柳飛雪”的美景,使灞河的歷史文化得以復蘇。

當天下午,華清宮以大唐迎賓禮迎接采風團的到來。在華清宮內,大家聽商子秦講述《長恨歌》的偉大。他説:“無數詩人走過這裡,在這裡沉思。於是,有了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也有了張繼的《華清宮》。”

采風團成員還在華清宮體驗了拓片的製作過程。媒體代表周英説:“唐詩給長安的厚重歷史添上了濃濃的詩意。長安因唐詩而被人們牢牢記住,唐詩也因長安而更加豐潤飽滿。徜徉在唐詩平仄有序的韻律中,長安在我們眼裏越發靈動起來。”

18日上午,采風團一行來到翠華山尋訪山水詩的意境。

作為終南山主峰所在地,這裡從來都不缺乏詩意。從王維的“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到杜牧的“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僅唐詩中,就有千首和終南山相關。

在這裡,采風團一行與“李白”進行唐詩“飛花令”,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在翠華山影壁處,商子秦和飾演“王維”的青年學者史飛翔共同帶領采風團成員齊誦王維的《終南山》,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在翠華山感受了山水詩的魅力後,采風團前往長安唐村體會田園詩的意境。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商子秦在這裡為采風團成員解讀了田園詩的魅力。

歷代田園詩人那份親近自然的閒適與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都寄託在了綠水青山間。商子秦盛讚:“長安唐村,煙火原鄉,詩意田園,古韻老腔。終南疊翠,雲嵐茫茫,山如滄海兮碧濤洶湧;潤泉牧歌,滿目風光,粉荷綻放兮稻穀飄香。”如今的終南山下,處處是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

采風團最後一站來到位於曲江新區的沉浸式唐風市井生活街區長安十二時辰。采風團成員穿上漢服,一秒入唐。

商子秦説:“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高峰,關於曲江的唐詩有很多很多。雁塔題名的故事人盡皆知,白居易自豪地寫下了‘十七人中最少年’,而杜甫、韓愈等眾多詩家都曾為曲江賦詩,不少經典名句更是千古流傳、膾炙人口。唐詩為曲江增添了無窮魅力,也成為長安十二時辰等文旅精品項目的有機組成部分。”

兩天時間中,采風團從詩歌起源地詩經裏小鎮出發,循漢唐雄風走過了昆明池·七夕公園、灞河之濱和華清宮,在翠華山、長安唐村尋覓山水田園詩的深意,在曲江池邊感悟唐詩的恒久魅力。采風團成員劉青説:“此次活動從詩歌起源地開始,到唐風市井生活街區的沉浸式體驗結束,每一步都飽含詩意。我愈發熱愛腳下的土地。”

商子秦説:“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詩歌之城。長安處處有詩意,千百年來文人墨客在這裡留下了無數詩歌名篇。這次活動引導大家以詩歌的名義來西安旅行,既創新了西安旅遊的形式,又促進了文化和旅遊的深度融合。”(記者 李衛 實習生 趙含玥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跟著詩歌去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