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守好一庫碧水 打造生態價值高地
——湖北十堰市發展生態農業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紀實
一泓碧波三千里,川流不息,潤澤沿岸民生。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通水十週年。截至6月中旬,工程已累計輸水近650億立方米,相當於為北方“搬”去4400多個西湖,直接受益人口超1億人,為沿線26座大中城市、200多個縣(市、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資源支撐和水安全保障。守好北方的“水井”,人人都是“守井人”,這一共識在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的湖北省十堰市已深入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水源區生態保護修復,強調要把水源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劃出硬杠杠,堅定不移做好各項工作,守好這一庫碧水。
7月30日,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將在十堰市舉行。“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堅持政治上高站位、守護上高標準、治理上高水準、機制上高能級,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準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確保一庫碧水北送、確保群眾共同富裕。”十堰市委書記黃劍雄表示。
因地制宜保水護水
——絕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庫
汽車駛上丹江口環庫公路,仿佛進入了一片綠色仙境,周身被一庫碧水和青山環抱,如詩如畫。數十年來,十堰人民傾力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兩次移民46.9萬人,關閉轉産規上企業561家,5萬漁民棄漁轉産。“我們‘十八般武藝’齊上陣,目標就是絕不讓一滴污水進入河庫。”十堰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彭艷説,從去年開始,十堰市啟動了小流域綜合治理擴面工作,在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1個省級試點的基礎上,在其餘8個縣(市、區)各選擇了一個市級試點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
十堰支溝眾多,一個小支溝就是一條小流域,護水的難度可想而知。治理小流域,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説到底,就是要改變過去農村生産、生活污水無序排放的局面,減少農業的面源污染。
治水先治土。早在2016年,鄖陽區就率先引進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公司,從改良土壤入手,堅持化肥減量、源頭減排,把有機廢物轉化為養地産品,用於提升地力、修復土壤,減少水體污染源。這種“水土共治”的環水有機農業模式自在當地推廣以來,用五年時間改良了鄖陽區超過30%的土壤,項目區畜禽糞便利用率提高到93%,年減施化肥15%,減少300多噸氮進入水體。
走進丹江口市三官殿街道獅子岩村,田地間的一塊人工濕地和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引人注目。獅子岩村黨支部書記張宇介紹,該污水處理設施可以收集10戶以上村民的生活污水,通過磷劑沉澱處理後排入人工濕地,再經A/O工藝凈化後進入儲水池,這樣就又可以迴圈利用了。此外,村中還修建了畜禽集中養殖點和幹糞堆積棚,收集來的糞水直接接入管網凈化,幹糞收集發酵後可作有機肥還田。
除了生活污水,農業生産出的“肥水”又要如何凈化?獅子岩村是通過在農田週邊修建生態攔截溝渠,渠中種植凈水植物進行凈化。在茅箭區茅塔河小流域,一種“脫氮溝技術”則可將“肥水”變“瘦”。
“脫氮溝寬2米、深1.5米,溝裏的濾料由廢棄食用菌袋料、木屑、砥石及生物菌劑等混合而成。農田地下潛流從濾料中通過,可有效削減75%以上的硝酸鹽氮污染,最大限度降低氮流入河體。”説起脫氮溝,十堰市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站長李濤很是在行。據他介紹,脫氮溝技術由十堰市農業農村局與華中農業大學聯合研發,靶向治污成效明顯,現已在十堰市9個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推廣1.2萬餘米,為農業面源污染的末端治理打開了新思路。
走在十堰鄉間,可以看到院落乾淨整潔、垃圾分類井然有序,村民的門上張貼著“文明戶”的獎狀。點滴變化間,是人們對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積極響應。近年來,十堰市以鄉村建設“六件事”為抓手,從廁所改造、污水處理、垃圾分類、養老中心、托幼服務、農村公路等方面入手,發動群眾共建共用美麗家園,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以農村廁所改造為例,截至目前,累計建改農村戶廁52萬餘座,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4%。而作為“廁所革命”試點縣的竹山縣,紮實推進戶廁改造全覆蓋。
響應越積極,行動越堅定。在張灣區方灘鄉沉潭河村,一支由20人組成的守水護水志願服務隊會在每週五下午自發出動義務巡河,並沿河打撈河面漂浮物及垃圾。志願服務隊隊長楊宗嚴告訴記者,隊伍裏不僅有村幹部,還有老漁民和新移民,“保護環境就要從點滴小事做起。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居民,守護碧水清波,共建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據介紹,在張灣區,像楊宗嚴這樣的守水護水志願者已有7萬餘人。
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菌棒生産旺、魚兒“遊”上岸、茶樹認種忙
十堰“九山半水半分田”,耕地資源較為匱乏,卻坐擁優越的山水、生物資源。如何處理好生態保護和産業發展的關係?十堰市錨定湖北省委賦予的“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定位,在保護中求發展,推動産業綠色轉型成為破局的關鍵。
走進鄖西縣河夾鎮楊家灣村的中國·鄖西智慧綠谷,一片片高大翠綠的菌草起伏盪漾。近年來,鄖西縣搶抓國家菌草發展戰略機遇,依託國家菌草中心專家工作站,積極引進菌草,開展菌草新品示範種植和“以草代木”種菇實驗,全縣累計種植菌草面積達2.1萬餘畝,節省林木近20萬立方米。“種菌草可以防風固沙、保護水土,而且用菌草代替原先的木屑制棒也更省錢,一年可節省約30%的成本。”湖北綠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順國説。
在食用菌制棒車間,記者看到,一名工人正站在全自動生産線前監測菌袋打孔。吳順國告訴記者,4套全自動生産線採用國際知名品牌的PLC控制系統及執行軟體,可實現定量上料、定量補水、定時攪拌、均勻分料,全部生産過程實現一鍵啟動、人機分離,只在換袋及追加封口鉚釘時需要手動操作,其餘過程完全自動化。産量由原先的70余工人日産菌棒2萬棒,突破到10余工人日産菌棒9.6萬棒。成本下來了,菌菇産量卻提升了。“光照、溫度、濕度的變化都會影響菌棒出菇,現在這些因素都可以通過數字化控制中心來智慧調控,確保實現全年迴圈種植,全天候出菇。我們的菌棒出菇率可以穩定在98%。”吳順國自豪地説。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水吃水做水産。受湖庫拆圍和重點水域禁捕退捕影響,倒逼十堰漁業轉型發展,推廣工程化迴圈水、陸基圓池、“零排放”圈養等現代養殖方式,讓“魚兒上岸”,目前全市設施漁業總規模突破200萬立方米。
在丹江口市龍山鎮設施漁業,記者看到,基地配套了內外迴圈兩個水系統,內迴圈可過濾養魚用水,外迴圈將排出的污水沉澱、發酵後排入魚菜共生池,經處理後再還田灌溉,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的“零排放”。據基地負責人張夢恩介紹,基地還將大數據、智慧終端等先進科技和無線感測器、高清監控等智慧設施設備用於生産,通過“智慧大腦”全方位監測水溫、氣溫、光照、含氧量、魚群的活動情況,真正實現了高密度、智慧化、無污染的數字智慧養殖。據悉,該設施漁業總造價1.2億元,目前基地養殖魚苗共計200萬尾,一年可産2批魚,預計再過五年便可回本。
5月的鄖西縣神霧嶺茶場,滿目青翠,生機勃勃。茶園內,一張張加厚高強度地膜嵌在其間,看不見一絲雜草;各種類型的滅蟲設備像衛士一樣佇立在茶樹旁;噴灌設備穿插在茶樹間,等待適時澆灌……這些綠色低碳技術的應用,為傳統茶園注入了“綠色智慧”,也提升了茶葉品質和産量。去年,神霧茶業集團被授予“全國首批生態低碳茶認證企業”,生態低碳茶園的招牌還吸引了各界茶葉愛好者前來認種。以全國茶商和中國人壽公司為試點,首批推出的50畝茶園已全部被認種,産值增加50萬元,後期還預約認種了300余畝。2023年11月4日,浙江力石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十堰商會組織考察團,深入竹溪縣就“認養一畝茶園”項目進行對接,首次計劃認養茶園1000畝,目前已簽約認養茶園500余畝。
好茶葉離不開好技術的加持。竹山縣是産茶大縣,中國高香型生態綠茶之鄉,“聖水毛尖”“十星紅茶”等名優茶不僅得到眾多消費者青睞,也得到眾多專家好評,多次在茶事活動中榮獲大獎。特別是2018年在第二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上,竹山縣“聖水毛尖”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國家級茶葉“大咖”肯定,榮獲綠茶組金獎,竹山茶葉的優異品質再次贏得茶界關注。為進一步提升茶葉品質,實現綠色轉型、低碳發展,該縣與中茶所、省果茶所、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示範推廣茶葉綠色整合技術,共同推進竹山茶産業鏈建設。記者在採訪時偶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阮建雲在生産車間指導茶葉製作工藝。阮建雲説,這是他今年第三次到此為茶廠工人講解茶葉綠色低碳生産技術,“在最為關鍵的田間管理、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以及茶葉精深加工環節,我們都會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生産綠色生態茶。”
拓寬生態變現之路
——好山好水,是綠色資本更是金字招牌
從2014年開始,中國環境科學院和湖北省統計局一同對十堰市生態價值情況開展測算和評估。2017年結果顯示,十堰市的生態價值優勢明顯,約11.11萬億元,是同期GDP的92.5倍,其中生態資源價值10.11萬億元,生態産品價值568.29億元,生態服務價值9392.21億元。
如何拓展生態變現之路,將生態優勢真正轉化為綠色動能?近年來,十堰市在丹江口市、竹溪縣率先建立了“兩山”轉化平臺公司,推動碎片化生態資源的集中收儲、規模流轉和專業開發,暢通了政府與市場、金融與産業、資源與資本的對接渠道。竹山縣星夢茶業將當地優質山泉水與優質紅茶結合,生産的“紅茶醋”飲品一炮打響,並通過中歐班列遠銷俄羅斯,實現了將優勢資源整合,轉化為經濟優勢。鄖陽區則利用本地豐富的橄欖産業資源,創新提出了“預期碳匯收益權+”擔保模式,構建起林業碳匯確權、交易、還款于一體的碳匯金融閉環。2021年,位於鄖陽區的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全國首筆碳匯貸共計3000萬元,後續全區累積獲批碳匯貸4.3億元。小小油橄欖,搖身一變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去年,竹溪縣樟泉飲品有限公司通過取水權質押的方式,將企業的取水權利作為融資質押物,成功在竹溪農商銀行獲得貸款20萬元,這是湖北省落地的首筆取水權質押貸款。
近些年,十堰市還充分發掘“好山好水”的生態賣點,打造了“武當山茶”“武當山珍”“丹江口翹嘴鲌”“房縣黃酒”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農産品火起來的同時,也為鄉村産業振興、農民增收致富打開新局面。
張勇是土生土長的丹江口人,2014年,48歲的他二次創業,將家鄉餐飲品牌“丹江漁村”開到了首都北京,讓全國人民都有機會嘗到來自千里之外的鮮美——丹江口翹嘴鲌。除了提供餐飲服務,北京丹江漁村還是“南水北調庫區移民就業基地”和“丹江口農副産品展銷基地”。漁村的多數員工都是來自南水北調庫區的移民,經過系統培訓,他們成為有穩定收入的員工;漁村內設有農副産品展銷廳,筍幹、紅薯粉、道茶、武當蜜橘等丹江口特産應有盡有。張勇説,他在北京做丹江漁村的初衷,就是要將鄂西北餐飲文化特色發揚光大,做家鄉農副産品和首都市場的對接平臺,幫助更多庫區移民實現就業。
十堰的水是全國首批“中國好水”,一方水土釀一方美酒。十堰境內的房縣地處北緯32°黃金線上,特有的地理地貌和獨特的氣候孕育了豐富的釀酒微生物群落,賦予了“房縣黃酒”釀造的特殊自然環境。2017年,房縣黃酒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2020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近年來,房縣黃酒産業堅持品牌融合化發展,通過舉辦詩經黃酒文化節、黃酒發展論壇和中國微生物年會,使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先後獲評“世界美酒特色産區”“中國黃酒文化起源地”。通過打造花田酒溪中國黃酒民俗文化村、廬陵王酒莊等黃酒文化匯聚地,加快推進三海黃酒小鎮建設,實現農文旅深度融合。目前,房縣黃酒品牌估值13.28億元,全産業鏈綜合産值達35億元,黃酒産業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産業。
多年來,十堰市充分發揮山區農村特色産業優勢,建設起以食用菌、中藥材、茶葉、水果、黃酒、木本油料為重點的六大産業鏈,目前六大産業鏈綜合産值達426億元,已成為強市富民的致富産業、朝陽産業,2023年全市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8.2%。預計到2025年,六大産業鏈綜合産值有望突破600億元。
水為命脈,綠為底色。全國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會在十堰市舉行,讓十堰市發展生態農業助推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探索成為關注的焦點。這座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移民城市,正在以它的堅韌、奉獻和智慧,再一次擔當使命,向我們展示出一幅農業生態振興的生動圖景。(記者孫眉 見習記者 王臻)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堅決守好一庫碧水 打造生態價值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