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聞

雲霧縹緲見崆峒

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崆峒山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它自帶古意,一場煙雨,群山瞬間如畫;一場花開,湖畔恍惚如詩;一場戲曲,人生仿佛如夢;一記鐘鳴,世事盡皆洞明……

密林秀水之間,黃帝問道廣成子,收穫了治理、養生之道;八台九宮十二院的古建築依山而建,堪稱“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崆峒武功橫空出世,聞名天下;眾多詩人沉醉於此、擊節而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西元1630年,徐霞客從老家江蘇萬里尋蹤而來,崆峒山輕柔的晚風,拂去他一路的風塵。作為他生命中壯遊的一個重要景點,崆峒山見證了徐霞客的驚喜。

時值盛夏,正是徐霞客當年初見它時的季節。崆峒山是懂得人的深情的,它保持著最初的樣子,等待故人的歸來。

古代,沒有發達的交通工具,也沒有快捷的資訊,崆峒山卻一直是文人墨客、旅行家心儀的地方。

“鬥星高被眾峰吞,莽蕩山河劍氣昏。隔斷塵寰雲似海,劃開天路嶺為門。松拏霄漢來龍鬥,石負苔衣挾獸奔。四望桃花紅滿谷,不應仍問武陵源。”譚嗣同的這首《崆峒》,寫盡崆峒山的山之高和花之美,山河莽莽,花紅滿谷,恰是最好的人間四月天。春水湖畔,花徑繽紛,山水秀麗,黛山眉,碧水腰,桃花面,春風相宜。

輕風吹拂過的崆峒山,壯闊而美好。有駱賓王“河流控積石,山路遠崆峒”的遼闊曠遠,有李白“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壯”的壯懷激烈,有杜甫“防身一長劍,將欲倚崆峒”的豪氣幹雲,有夏元鼎“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豁然開朗,有遊師雄的“至今洞猶存,峭壁宛遺跡”的悠然神往……

香峰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崆峒山的景點實在太多。

山峰,流瀑,飛鳥……千百年過去,青山依舊,湖水如故。崆峒山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溫柔地環抱著它。

從崆峒古鎮坐景區觀光車到達崆峒山中臺,需經過58道險峻的彎道。彎道旁多處是陡直的崖壁,最典型的就是“海內真崆峒”,這是一處大規模的絕壁、斷崖,崖高近百米。沿途可以清晰地看到鳳凰嶺,它中部隆起,南北兩端稍低,整個山體酷似展翅欲飛的鳳凰。崆峒十二景之一的“鳳山彩霧”指的正是這裡。

轉過58道彎,與崆峒主峰馬鬃山迎面相逢。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瞬間奔涌而來:自然的,歷史的,詩意的。

九宮八台十二院,問道聖地是崆峒。

自秦漢時期這裡就有了人文景觀,此後經過歷代的修建,山間道觀林立、亭臺掩映,樓堂館所、廟宇寶剎,逐漸形成了“九宮八台十二院”中的四十二處建築群,成為一座聞名天下的道教名山。

明、清時期,人們把山上名勝景觀稱為“崆峒十二景”:香峰鬥連、仙橋虹跨、笄頭疊翠、月石含珠、春融蠟燭、玉噴琉璃、鶴洞元雲、鳳山彩霧、廣成丹穴、元武針崖、天門鐵柱、中臺寶塔。

近些年來,又先後新修了觀音堂、通天橋、飛升宮、王母宮、問道宮等三十五處景點。整個建築群莊重典雅,氣魄宏偉,在角落處散發著濃厚底蘊。

中臺是最好的觀景點,但見主峰馬鬃山疊居於五台之上,氣勢磅薄,直插雲天,峰頂的宮觀依山勢而建,錯落有致,重檐飛角,莊重精巧,甚為壯觀。如果逢著雨霧天,則會看到崆峒山皇城的雲海奇觀,山色更顯空靈迷蒙。山是靜態的畫面,雲海便是飛揚靈動的渲染,飛旋、騰躍、回轉、曲折……虛實相間,呈示了宇宙萬物內在的韻律和節奏。

行在崆峒山,山上有雲來雲去,山下有歲月悠然。崆峒山,是靜謐的,也是生動的。

儒、佛、道,在崆峒煙雨的萬千氣象中,升騰流轉,把中國文化的豐富性融匯得那麼自然,那麼生動。

矗立在中臺的風景名勝區標識碑的背面刻有北斗七星,為我們揭開了崆峒山山名的由來。在中國第一部辭書《爾雅》中記載:“北戴鬥極為崆峒。”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為崆峒。關於崆峒山山名由來,還有兩種説法:一是崆峒山的洞穴很多,最出名的有玄鶴洞和崆峒洞,這些洞穴或伏于地表,或在懸崖峭壁之上,取其空空洞洞之意;其二是崆峒山是道源聖地,強調了道教清靜無為的思想。

很多時候,我們找尋風景,找尋古跡,其實是為了尋找一種狀態,一種人的意識與景物合一的狀態。

穿過登臨道教主峰的第一道門——朝天門,攀登669級臺階才能到達皇城。走過始鑿于唐貞觀元年369級的天梯,便到了崆峒山最神秘之地——“黃帝問道處”。據説,崖壁上紅色的木閣是廣成子的懸棺,相傳廣成子隱居在崆峒山修煉了1200多年,得道成仙,成仙以後將自己的法體留在了這裡。

《莊子·在宥》中記載:“黃帝立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聞廣成子在於崆峒之山,故往見之”。五千年,廣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黃帝聞而造焉,曰:“我聞吾子達于至道,敢問至道之精?”廣成子曰:“自而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黃而落,日月之光益以荒矣,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足以語至道!”黃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復往邀之。……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心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黃帝問道頗為不易,他不遠千里跋涉而來,先吃了一頓閉門羹,便開始自省,然後才登山問道。廣成子以長生之道喻治國之理,令黃帝豁然開朗。

再沿左側經過四海龍君殿,往前走少許路程,便到九天聖母殿,殿旁還保留著一塊古樸的青石棋盤,旁邊有一株傘形古松彎身而立,人們稱其為“觀棋松”,傳説此地便是廣成子和赤松子經常下棋的地方。

在這美景的背後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説。

黃帝來崆峒山問道時,廣成子、赤松子二位仙師正在對弈,忽聽外面仙童來報黃帝駕臨,便留下了一局沒有下完的棋。後人稱之為:“亙古一盤棋,無人知勝負。”

行走在崆峒山古建築之間,仿佛是場時間和空間的穿越,感受著難以置信的美。這些建築群形制體現著“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樓、閣、宮、殿、亭、臺徐徐展開,抽象的概念便在一磚一瓦、一石一木中,得到具體的闡釋。那是建築,也是心之歸所。

一路向上攀登,全是方正嚴整的古建築。典雅莊重,這是中國人對建築的審美。黑虎靈官洞,是崆峒山保存比較完整的單體明代建築。磨針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為六角重檐磚石結構,是山上保存較完整的明代建築物。

十二元帥殿是道教建築中唯一的一座穿廊式建築,建築面積63平方米。皇城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組明代建築群,建築風格為殿上建殿、殿內有殿、殿後藏殿。

東臺至皇城這一中軸線上,每座廟宇都充分體現出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群方正嚴整、中軸突出、縱深成串、左右對稱、主次分明、高低錯落的傳統風格。

位於馬鬃山東南山脊的“雷聲峰”古建築群,始建於北宋乾德年間,包括三官殿、玉皇樓、三星殿、雷祖殿4處古建築和27尊塑像。建築群順應山勢,山高廟險、古松柱天,特別是峭壁之上的建築隨山脊起伏錯落變化,其險峻陡峭之取勢,橫空馳騁之韻律,堪稱“建築史上的經典之作”。

站在皇城向東俯視,崆峒山中臺塔院的淩空塔盡收眼底。淩空塔始建於北宋天聖七年。寶塔為八角七級樓閣式空心磚塔,塔頂生長有近200年的松樹,挺拔蒼翠,構成了嘆為觀止的“古塔托松”勝景。明代詩人羅潮讚曰:“浮屠高七級,中虛外壁立。絕頂八窗開,晴山樹歷力”。

“崆峒武術,威峙西陲!”金庸筆下的崆峒武功高深莫測,神秘奇詭。千百年來,崆峒武術傳承著中華傳統,既蘊含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又體現了現代文明與歷史文明的一脈相承,也是地域文化的代表。

史料記載,西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自稱大夏國皇帝。在進攻慶陽、固原時,宋軍一路潰敗。慶曆二年二月,西夏騎兵長驅直抵平涼,破城而入,人們紛紛逃往崆峒山。

夏軍尾隨而至,兵圍崆峒山,圖謀取之,在此岌岌可危之時,崆峒山慧明院主組織領導全山僧道及民眾依山佈防,以險居守,與夏軍騎兵抗衡並主動出擊,騷擾偷襲敵軍。護院武僧法淳率武藝超群的僧眾,與敵軍展開殘酷激烈的戰鬥,最後夏軍無奈而退。

崆峒山一戰,血染山林。崆峒武術,以弱勝強,使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産得到了保護。

崆峒武術,從萌發至今,不乏武技出眾的人士,遺憾的是從秦漢至明初,在地方誌、舊山誌和各類文獻資料中少有記載。明代成化年間,著名道士、武術技擊家張三丰遊居崆峒山五年,他主張通過精氣神的修煉達到長生,把技擊自衛和養生長壽結合在一起,極大地推動了道教和崆峒山武術的發展。

現今崆峒山道教文化中流傳著黑虎拳、白虎拳、護山棍、神槍棍、鐵扇子、拂塵、攔面叟等拳械套路和佛教文化中習練的金龍掌、連環槍、四門鞭桿、月牙鏟等拳械套路。

來源: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鄒鈺坤

(原標題:雲霧縹緲見崆峒)